初中语文七年级《人物的外貌描写》课堂实录附“赏识学生,轻松作文”的教研课评课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973764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七年级《人物的外貌描写》课堂实录附“赏识学生,轻松作文”的教研课评课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人物的外貌描写》课堂实录附“赏识学生,轻松作文”的教研课评课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人物的外貌描写》课堂实录附“赏识学生,轻松作文”的教研课评课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人物的外貌描写》课堂实录附“赏识学生,轻松作文”的教研课评课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人物的外貌描写》课堂实录附“赏识学生,轻松作文”的教研课评课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七年级《人物的外貌描写》课堂实录附“赏识学生,轻松作文”的教研课评课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七年级《人物的外貌描写》课堂实录附“赏识学生,轻松作文”的教研课评课反思(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物的外貌描写课堂实录师: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游戏的主题是请你猜猜我是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人物的外貌描写,看完后请你猜猜这个人是我们班的谁。出示一段外貌描写:浓密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红的小嘴巴能说会道,这就构成了一个可爱的我。生 1:是王超。师摇头。生 2:是李博雯。师又摇头。生 3:是李开元。师还是摆手。生 4:是朱诚斌。师笑而摇头。生:老师,那这个人究竟是谁呢?是男生还是女生?师(笑眯眯地):我也不知道。生大笑,有的一脸惊愕。师:为什么我们会猜不准呢?请大家说说原因看。生 1:因为这段外貌描写没有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生 2:因这这段外貌

2、描写太“脸谱化”、“大众化”,人物的特点不够鲜明。师:两位同学真是高明的医生,一下子就找准了病因。那么,怎样的外貌描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这就是本堂课我们要学习的重点。师:什么是人物的外貌描写呢?生: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表情、衣着、姿势等的描写。师:那么,外貌描写时要注意些什么呢?生 1: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生 2:外貌描写还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师:小学里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外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 1:凡卡。生 2:卖火柴的小女孩。生 3:小音乐家扬科。生 4:小年闰土。师:你还能背诵鲁迅笔下描写少年闰土的那段文字吗?生:能。“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

3、银项圈。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 师:老师真羡慕你有惊人的记忆力。能说说这段文字中的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2描写闰土的呢?生:脸、银颈圈。脸是紫色的,说明他是被海风吹的,表明少年闰土很勤劳;银颈圈是他父亲怕他死去戴上的,说明农村人很迷信。师:你分析得真深刻。如果我们要把一个人写活,你认为刻画一个人的什么部位最为重要?生(齐答):眼睛。师:为什么呀?生(七嘴八舌):因为眼睛最灵活。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为我们可以从眼睛中看到许多外表上看不出的东西。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

4、意思。” 师:进入初中以来,我们每天都与可亲的老师接触,不同的老师给大家留下了不同的印象,下面,我请大家来当一回小画家,用语言来描绘我们的任科老师的外貌,看看哪个同学为老师画得最像。生 1:我最爱的老师,她朴素。留着一头秀丽的短发。高高的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她成天留着一副笑脸。使人看了心旷神怡。并且令人有一种亲切感。老师的眼睛虽然近视但很锐利。在课堂上。不管哪一个人在做小动作,她都可以捕捉这细微的变动。从而使同学们再认真听讲。师问:这是谁呀?生答:董老师。生 2:一双能说会道的眼睛,在淡淡的眉毛下显得格外有神,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这似乎又给她增添了几分严肃;慈祥的面孔中运载着许多希望,使

5、我们再一次建立了自信与勇气;一张樱桃般的小嘴把我们引入了知识的大门;一声声嘶哑的声音,正是她“辛勤耕耘”的见证!你们能猜出这个和蔼可亲的她吗?师问:这又是谁呀?生答:陈老师。生 3:一张圆脸庞,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总爱一眨一眨的,闪耀着欢乐温和的光,那小巧玲珑的鼻子,微微向上翘着,一张小巧的嘴,说起话来总是有条不紊,使人心悦诚服。生(迫不及待):樊老师。生 4:浓浓的眉毛,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迸发出智慧的光芒,高高的鼻梁下那平凡的嘴循循善诱,把我们领进知识的大门。生(兴奋地大叫):余老师师:我们的同学真不简单啊,竟把每位老师不同的外貌特征都写出来了。可见3我们的同学平时观察十分仔细,目光也很敏锐啊

6、。师:那么,外貌描写是不是仅仅为了描写而描写呢?生 1:外貌描写还能够突出人物的性格。生 2:外貌描写还能烘托人物当时的心情。如考试失败了,我可以通过当时的外貌来烘托自己失落,沮丧的心情。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个经典片断,看看人物的外貌描写都有哪些作用?出示四个小片断后学生自己归纳:1、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要能够反映出他的身份、职业、经历、性格等特征;2、外貌描写要与特定的情境相融合;3、要善于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 师:要使笔下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不仅要绘其形,还要传其神,即通过外貌描写来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我们来静静地欣赏一幅名画父亲,然

7、后为这位父亲配上一段解说词。生 1:渴望着温饱,而又不失纯洁的眼神令人心痛,黑得打皱了的皮肤,下凹的双眼,粗糙的胡渣,破布包着的伤口,暗红的血刺痛了我的眼睛。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觉得他的生活都在毫无希望的黑暗中。但破瓷碗内浑浊的液体折射出最灿烂的阳光,被那阳光包围着的父亲,流露出了最简单的渴望。生 2:这是一个非常年老的农民,他,棕黄色的脸,上面长着无数条皱纹,皮肤黑得发亮,他的嘴唇干得几乎裂开,他的那双眼睛也深深凹进去了。他手上托着仅有的一点水,那水浑浊不清,可见那里是多么的贫穷啊!生 3:看,那一条条深陷的皱纹印刻在父亲的脸上,使他显得那样的苍老。从他那迷离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对新生活的渴望

8、。还有那一双满是疤痕的双手,让人看到了他的勤劳。 生 4:那位父亲前额突出,高高的鼻梁,宽宽的嘴巴,开裂的嘴微微地张开,好像要说些什么。脸上的皱纹好像田中枯涸的沟壑。他的目光是多么的安详。他的身后,正是他辛苦得来的结果。生 5:他那黝黑、苍老的脸上遍布岁月沧桑凿下的千沟万壑,凹陷的眼眶中的眼睛犹如星星点点的燎原之火,燃烧着火热的希望。干裂的嘴唇下耷拉着稀稀疏疏的胡子。长满老茧的双手干皱,指甲内嵌满大自然的黑色泥土。师:同学们的目光真锐利,不仅看到了这位父亲的脸部表情,还透视到了老人的内心。那么,我们能否通过一些方法来,来使外貌描写更生动传神呢?生 1:用生动的语言,如多用形容词来美化。生 2:

9、运用修辞。师:你能举几个例子吗?生:脸像红扑扑的苹果,头发像乱草窝,眼睛像鹰般敏锐。师:这些比喻是否到处适用?如老师现在的眼睛像鹰吗?4生:不像。当学生上课做小动作时,老师的眼睛就像鹰了。、师:除了比喻,还有其他修辞吗?生:拟人、夸张、排比等等。师:下面我们来给几句外貌描写整整容,使它更美化。好吗?出示两段外貌描写,后请学生润色。师:看来,同学们都是高级的美容师。接下来,我们要把今天所学的有关外貌描写的知识运用进去,来描绘特定场景中人物的外貌,使人物活起来。出示四张来自班级活动的图片,在背景音乐的播放中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六七分钟后生交流并相互评价。生 1:实习老师要走了。在这个简短的告别会上

10、,我们大家的内心都十分激动。这张照片是我们班的一个同学的,从她那水灵灵的双眼中,我看到她感动的泪水在双眼中打转,她深情地望着实习老师,似乎还在回忆着过去那段和实习老师相处的美好日子,我清楚地看到,她的嘴唇在颤抖,我明白她此刻的心情那是一种让人难以割舍的依依离别之情。生 2:看那个小伙子。双手使劲地挥着,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他牙关紧咬,两眼紧闭,使尽全身力气一步一步冲向终点。生 3:赛道上,她的倩影已蓄势待发,等待着枪响她秀长的头发在风中舞动,紧皱双眉,鹰隼似的眼睛凝视着前方!生 4:他黝黑的脸上流淌着晶莹的汗珠,双眉紧锁,牙关紧咬,眼神坚定,丝毫没有放弃胜利的希望与信念,瘦弱的手臂前后有力地

11、摆动着,健壮的双腿飞速地交替蹬地,向着终点冲刺师生评价同学的片段作文。师:课后完成一篇作文:我为画张像。(横线上可填上自己最熟悉、最佩服的人)。教学反思作文是一项凝聚大量心血和深厚功力的工作,在一节课的时间,使每个学生写出一篇真情灵动的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一节课的时间,快速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不现实的。然而,通过一节课,让学生树立或者转变一个观念,对学生进行一次习作训练,还是可以做到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打破作文的神秘感,使其弄明白生活就是作文,作文就是生活。“做人以实,作文以真”一直引导着我的作文教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在教

12、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一旦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写”了。而大部分同学在习作中不会抓细节进行描写。为解决这个难题,我设计了一些习作训练课。人物的外貌描写正是其中一例。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生机勃勃,作文却死气沉沉,关键的,就在于他没有意识到真实是文章的生命,细节是文章的血脉和骨肉。5基于这种理念,我在设计这节习作课的时候,注重的第一点是:以猜谜导入,使学生明白描写人物时要抓特征。我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强这一特点,利用猜谜引导他们思考,表达,再运用反弹琵琶的形式来引出外貌描写要抓特征的内容,自然贴切。水往山下流,人往高处走;我们也用不着劝说一只鸟去飞行,樊笼开放

13、之后它就立刻会飞的。凡是自然的事,就无须强迫。人有发展的极大空间,问题在于使人得到发展的机会与动力,不必强迫。孩子的心一旦融入进去,有了情感体验,他会有许多话要表达的,而且每人的思维角度不同,展现的个性也不同。我所注重的第二点是:在习作训练中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这节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作品和见解,而且借此引领学生掌握表达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积累。长此训练学生必收益匪浅。“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我们只须使他的固有的、藏在身内的东西展露出来。”孩子一旦有了兴趣,掌握了方法,他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孩子们容易从行走学会行走,从谈话学会谈话,从书写

14、学会书写”,同样的道理,他们可以从说真话学会真实,从模仿学会创造,从交流学会学习。模仿是讲究层次性的,由有意到无意,由习惯成自然,直到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 我所注重的第三点是:就地取材,让学生与生活对话,用心灵感受,描写身边的人。要培养孩子对作文良好的心理态度,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只在于给他们提供一个写作的材料,还在不知不觉中把他们带到了作文情境中。真实,是他们迈出的第一步。注意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启发他们做好写的准备,指导从身边选择合适的、自己最有话说的材料。使他们明白谁做生活的有心人,谁就能写出真情灵动的作文。当堂快速成文,当堂展示交流,这种评价方法

15、收效快。学生参与着、体验着、快乐着。虽然教无定法,但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定出有序的训练目标,并落到实处,就能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形态更加喜人,就能给学生一双矫健的翅膀,让他搏击长空,游刃有余。评课叶波阳1.董老师的课布局合理,层层深入,由浅入深,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2.董老师对学生特别包容,开始时候学生回答不到点子上,但老师没有否6定学生,而是充分肯定学生回答中有道理的地方,这样在多次的调动后,学生终对外貌描写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3.教师在课堂之上点评到位,看似信手捻来,但都是教师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4.能够用自己班级的照片来进行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宋芝娟1、整课堂设计环节由浅入深,层次

16、分明。2、课堂活动安排合理。3、课堂内容由名人描写,名画描写、熟悉人物描写,既给学生亲切的感受,又让学生欣赏到名人名作,课堂的难度、深度恰当。4、教师有时心比较急了,有些本来可以让学生说的环节自己先说了。5、最后关键环节时间安排仓促。6、实物投影最好利用起来。钟珺红一堂“好”作文课正如美景在心,它引起的必然是人精神的松弛舒畅和愉悦。这个“好”,换言之便是“由心灵产生的和再生的美”(黑格尔)。董老师的课正给人以这样地审美愉悦。一、胸中造化吐露开声,饶有兴趣诱之以情 一堂好课,必然要经过精心的准备、广泛的积储和深入的研究。如果说为师者的心中块垒尚不能“浇而化之”,何况学生呢 ?所以一堂好作文课出台前内秀自蕴、英华聚敛的过程不可轻视。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堂好作文课的标准首先便是讲课者自我心灵的陶醉和感动。正如高尔基所说:“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种材料一一也就是声调、色彩和语言的一种结合体。”简言之,一堂好作文课必然是经过心灵活动与语言组织、多媒体展现等的相互适应、相互改善然后才循序渐进、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