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间的影响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973621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间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间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间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间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间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间的影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间的影响 姓名 班级:学号:要分析互联网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间的影响,就要先对互联网和旅游行业单独进行特点分析。互联网产业定义为以现代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网络资源搜集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生产、贮存、传递和营销信息商品,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现阶段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的特点主要有: 信息数字化。信息资源传递由纸张上的文字变为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上的光信息,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查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地信息,既可以在计算机内高速处理

2、,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远距离传送 。表现形式多样化。互联网表现形式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涉及领域从经济,科研,教育,艺术,到具体的行业和个体等。以网络为传播媒介。互联网产业的信息的存在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虚拟化的姿势状态展示的,人们得到的是网络上的信息,而不必过问信息是存储在磁盘上还是磁带上的。体现了网络资源的社会性和共享性。数量巨大,增长迅速。传播方式的动态性。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速灵敏,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等特点。信息在网络中的流动性非常迅速,电子类取代恶劣纸张和邮政的物流,加上无线电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充分运用,上传到网上的任何信息资源,都只需

3、要短短的数秒钟就能传递到世界各地的没一个角落。信息源复杂。互联网的网络共享性与开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所取和存放信息。互联网最有价值之处不在自己生产很多新东西,而是对已有行业的潜力再次挖掘,用互联网的思维去重新提升传统行业。从这个角度去观察,互联网影响传统行业的特点有三点: 1、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性格局,竭尽所能透明一切信息。 2、对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整合利用,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 3、互联网的群蜂意志拥有自我调节机制。 把人类群体思维模式称为群蜂意志,你可以想象一个人类群体大脑记忆库的建立:最初的时候各个神经记忆节点的搜索路径是尚未建立的,当我们需要反复使用的时候就慢慢形成强的连接。在互联

4、网诞生之前这些最初的时候各个神经记忆节点的搜索路径是尚未建立的,当我们需要反复使用的时候就慢慢形成强的连接,在互联网诞生之前这些连接记忆节点的路径是微弱的,强连接是极少的,但是互联网出现之后这些路径瞬间全部亮起,所有记忆节点都可以在瞬间连接。这样就给了人类做整体未来决策有了超越以往的前所未有的体系支撑,基于这样的记忆模式,人类将重新改写各个行业,以及人类未来、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旅游业主要由旅游代理商、旅游供应商、旅客三个因素组成。旅游方式主要分为散客旅游和旅行社组团旅游两种,采用传统的旅游接待方式,旅游中的许多工作是由人的密集劳动来完成的。其特点是:1.营销手段以传统的旅游营销方

5、式为主。即通过报纸、电视、杂志等媒介广告宣传的手段认同企业根据技术人员自身设想或意愿研制产品,但效果往往难尽人意,而且成本高。2.商品交易旅游业的商品交易都是通过现金交易完成,顾客随身携带现金,既不安全,也比较烦琐。3.联系方式旅游接待方式主要通过电话、电报、传真进行联系,时间长且费用高。4、旅行社职能的淡化。旅行社作为中间服务商,主要职能是提供咨询服务、票务处理、设计和推销旅游产品。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旅行社受到冲击最大,如果它不重新构筑生存的基石,那么它将可能消失。主要表现在:(1)旅行社的咨询服务功能将被 Internet 的网络的自动查询所替代。(2)旅行社旅游产品的推销模式和手段将

6、被网上营销所替代。(3)代理票务的收入将会随着旅游预订系统(CRS)和银行付款系统(BSP)的完善和推广而下降。5.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的成果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手段和商务模式,也正以空前的速度进入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传统商务的各个领域。因此,旅游电子商务具有无限的潜力,它将成为未来旅游业营销的新模式。落后的旅游管理手段及方式,严重制约着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建设正在使资本经济变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并将迅速改变传统的经贸交易方式,旅游

7、经济在相应地受到了冲击的同时却也赢得了发展的机遇。旅游经济以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完全可以适应并有必要走上信息化的道路,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就在 10 年之前, 。在 10 年前,旅游对中国人来说可能还是一种奢侈品。 “驴友”和“背包客”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新鲜词汇。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国内游或者国外游,都只能选择跟团,之后让别人决定自己的旅行路线与内容。10 年之前的旅游行业,尚归属于“传统行业” , 在 10 年之间,中国人的旅游理念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LP所倡导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与此同时, “旅游”的概念却发生了质的改变,并且这一概念下面正在裹挟进来越来越多的东西无论是涉

8、及旅游的信息工具,还是衣食住行的需求,抑或是旅游行业本身的商业模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第一 个性化与旅游观念转变。2003 年,在德国一边上学一边给雅虎打工的肖异,发现内地人对海外旅行的知识知之甚少。那时候,他在广场上见到的内地人几乎都是西服革履的商业旅行团。像他这样的耍单的留学生,则总是被西方人误认为是日本人或者港台人。随后,携程在 2003 年登陆纳斯达克大大鼓舞了肖异,使他在 2004 年 2 月创办了穷游网。他认为,国人能够接触到的海外旅游信息的渠道极为单一,而这正是穷游网可以填补的空白。几乎与此同时,在澳大利亚一所大学商学院即将毕业的蔡景晖,给已经定居在澳洲的LP的创始人 惠勒

9、夫妇寄去了一份商业企划书,内容是将LP引进到“驴友”这个词刚刚在年轻人中间流行起来的中国。与他们不谋而合的还有蚂蜂窝的两位创始人陈罡和吕刚。他们二人在搜狐网做同事期间,就已经是圈内闻名的背包客了。但他们发现,他们强烈的分享旅途体验的愿望,在当时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去实现博客过于繁杂且查找不便,豆瓣不错但对图片支持太差,摄影论坛又过于聚焦于摄影,旅游论坛同时充斥着大量广告贴所以,陈、吕二人便索性在 2006 年创办了蚂蜂窝社区,打算办一个纯粹的旅行者分享网站。实际上,上面所提及的身在世界三地的这 3 组创业者,都赶上了旅游行业的大变革时代。而这种大变革,主要体现之一是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个性化。这

10、一过程发生在 20042010 年之间。在这个时间段之前,基本上只有在这三组“钱、闲具备”的创业者条件之上的人群才可以选择个性化的旅游方式。而一般人群还只能跟团出行,购买“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标准化旅游产品,偶尔还会遇到被强迫购物的纠纷。在这种初级的旅游观念里面, “看”是最重要的内容,旅行者可以自我掌握的环节很少。但随着中国城市人群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白领人群,正在抛开旅行社,走上自由旅程不仅仅是“看” ,而是沟通、是体验、是“旅途中的人生” 。除了经济因素之外,旅游信息的逐步通畅,是旅游个性化的另一个推动力量,它进一步降低了旅游的成本。这是互联网改造旅游行业的一个里程碑。从

11、这时开始,旅行者可以自己掌握的环节越来越多。第二数字化与 PGC 社区崛起。10 年间旅游行业大变革的体现之二,是旅游内容主要是游记与攻略的数字化。10 年前,旅游内容以书籍和网络垂直社区的两种方式存在。其中,书籍的受众要远远超过垂直社区的受众,这一局面延续到了 2010 年。垂直的旅游社区在中国的出现不可谓不早。早在世纪之交的时候,门户网站就上线了旅游频道,携程网在初期也有名为“目的地”的旅游社区板块。特别是北京的绿野网和深圳的磨房网,成为了中国背包客们的精神家园。但这些以 UGC(用户生成内容) 形态存在的旅游社区,却有着明显的缺陷:一方面,海外的旅行内容较少,不能满足海外游客的需求;另一

12、方面,优质旅行内容的作者不能保证作品的更新效率,UGC 内容参差不齐,甚至线下活动组织多于线上内容更新后者至今仍是这些尚存于世的老牌垂直社区的短板。然而,随着 2010 年开始的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旅游内容的免费大餐和碎片化阅读开始异军突起大量优质的旅游内容开始数字化到免费的 App 之中,纸质书籍和 PGC 社区之间对旅行者的影响力发生了逆转。 “未来的旅游信息一定是电子化加个性化。这是纸质媒体所难以实现的。”蔡景晖对商业价值说。第三 移动互联重塑旅游内容。2011 年开始的移动互联网的持续爆发,改变了诸多传统行业,对于旅游行业来说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移动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

13、改变,不仅仅是上文提到的“旅游内容数字化” 。比这更重要的,是它将与旅行相关的衣、食、住、行、社交等各个领域,都打包裹挟在了“旅游”这一概念之下。而这种裹挟的结果,就是导致“旅游中”这一之前与互联网无甚关系的旅游环节,变为了与互联网联系最紧密的旅游环节。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与互联网发生关系的,只是旅游前的信息查询、OTA 预订和旅游后的内容分享。但当智能手机出现之后,旅途中分享、翻译工具、导游工具、食宿点评以及地图工具等,全部借助移动互联网出现在了人们的手中。特别是当基于 LBS 的服务出现之后,信息的屏障最大限度消弭,似乎旅途中的一切皆有可能。总之,2010 年以来开始普及的智能手机和随后爆

14、发的移动互联网大潮,极大地改变了旅游的概念内涵。很明显,原属于传统行业范畴的旅游行业,已经成为了和互联网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之一。10 年后回望,发生在旅游行业这项典型传统行业身上的巨大变革的每一步,都与互联网密不可分。沿着时间线回溯,我们可以把旅游与互联网迄今结合的过程分为 3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携程与艺龙(即 Expedia 模式) 的“鼠标+ 水泥” 。在这个阶段中,旅游概念的内涵本身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并且可供旅行者选择的个性化产品非常少。第二阶段,去哪儿和 PGC 社区的出现,使得旅游信息朝透明化大大迈出了几步。可供选择的旅游产品个性化组合开始增加。第三阶段,是移动互联网对旅游的重塑,及与之相伴的 PGC 内容爆发。在这一阶段中,不但信息的总量与流速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且“旅游”这一概念出现了新的内涵与外延,与之相伴的是涌现出之前从未有过的旅游产品与工具。在前两个阶段的结合过程中,价格始终是影响旅行者决策的最大变量。但到了第三阶段之后,价格在旅行者决策中的参考权重大大下降,由移动化和碎片化阅读获取的其他信息,在决策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裹挟进众多需求的旅游行业,实际上已经在 10 年间,由一个传统行业变成了与互联网结合最紧密的行业之一。这种转变过程,是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绝佳案例,也是互联网影响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