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966917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科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科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科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科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姓名:科学学科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周次 单元(主题) 课时 备注1 空气的性质 2 认识空气的性质。2 冷空气和热空气 1-2 认识空气流动的规律。3 空气中有什么 2 认识空气的主要化学成分。1-44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1 冷热与温度 1-2 目的是建立温度概念,学会测量水温。2 热的传递 1 目的是认识热传递的方向和方式。3 加热与冷却 2 发现热传递的基本规律。4 吸热与散热 2 发现物质吸热散热性能的差异。5-85 水的变化 2 目的是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和自然水体的不同存在形式及成因。1 制造声音 1 发现将声音与物体振动建立联系。2 声音的传播 1 研究声音的传播媒质

2、固体、液体、气体。3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 知道防治噪音的方法和保护听力的方法。9-114 不同的声音 1-2 学会如何科学描述各种不同的声音。1 我们吃什么 1 指导学生认识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2 怎样搭配食物 1 指导学生获取一些合理搭配食物的科学方法,知道安全饮食的基本常识3 食物的消化 1 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消化过程。12-154 我们吃的食物安全吗1-2 培养学生安全饮食的习惯。1 排序 2 理解排序的科学含义16-182 分类 2 培养坚持类的特征的能力。19-20 复习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姓名:科学学科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周次 单元(主题) 课时 备注1 空气的性质 2

3、认识空气的性质。2 冷空气和热空气 1-2 认识空气流动的规律。3 空气中有什么 2 认识空气的主要化学成分。1-44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1 冷热与温度 1-2 目的是建立温度概念,学会测量水温。2 热的传递 1 目的是认识热传递的方向和方式。3 加热与冷却 2 发现热传递的基本规律。4 吸热与散热 2 发现物质吸热散热性能的差异。5-85 水的变化 2 目的是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和自然水体的不同存在形式及成因。1 制造声音 1 发现将声音与物体振动建立联系。2 声音的传播 1 研究声音的传播媒质固体、液体、气体。3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 知道防治噪音的方法和保护听力的方法。9-114 不同的

4、声音 1-2 学会如何科学描述各种不同的声音。1 我们吃什么 1 指导学生认识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2 怎样搭配食物 1 指导学生获取一些合理搭配食物的科学方法,知道安全饮食的基本常识3 食物的消化 1 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消化过程。12-154 我们吃的食物安全吗1-2 培养学生安全饮食的习惯。1 排序 2 理解排序的科学含义16-182 分类 2 培养坚持类的特征的能力。19-20 复习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姓名:科学学科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周次 单元(主题) 课时 备注1 空气的性质 2 认识空气的性质。2 冷空气和热空气 1-2 认识空气流动的规律。3 空气中有什么 2 认识空气的主要

5、化学成分。1-44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1 冷热与温度 1-2 目的是建立温度概念,学会测量水温。2 热的传递 1 目的是认识热传递的方向和方式。3 加热与冷却 2 发现热传递的基本规律。4 吸热与散热 2 发现物质吸热散热性能的差异。5-85 水的变化 2 目的是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和自然水体的不同存在形式及成因。1 制造声音 1 发现将声音与物体振动建立联系。2 声音的传播 1 研究声音的传播媒质固体、液体、气体。3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 知道防治噪音的方法和保护听力的方法。9-114 不同的声音 1-2 学会如何科学描述各种不同的声音。1 我们吃什么 1 指导学生认识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2

6、 怎样搭配食物 1 指导学生获取一些合理搭配食物的科学方法,知道安全饮食的基本常识3 食物的消化 1 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消化过程。12-154 我们吃的食物安全吗1-2 培养学生安全饮食的习惯。1 排序 2 理解排序的科学含义16-182 分类 2 培养坚持类的特征的能力。19-20 复习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占据空间吗一、教学目标1、探究过程和方法: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2、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知道空气是

7、有压力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不仅占据一定空间,而且有质量,不能随意压缩做占据的空间课时安排 二课时三、 教学准备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三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橘子皮、橡皮、橡胶塞、自行车气门心、气筒、塑料袋、塑料管、白、餐巾纸、天平四、教学过程教学安排教学措施对应目标一、导入1、 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但是这个问题你想过吗?2、 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 板书课题 从身边入手,由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二、自主学习1、初步认识空气占据

8、空间的秘密(1)实验一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 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 (2)实验二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我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3)做了 2 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演示实验方法 由学生来验证实验提醒:杯子要竖直放入水槽中 前后对比,让学生产生疑问教师

9、演示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气球放在瓶子里就吹不大?”的问题 板书 小组讨论,作记录 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原因,重点是要他们自己说 知道一定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看似容易的实验,但是实验原理的揭示和上一个实验不同,学生要自己发现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2、空气有质量(1)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你能告诉我空气有多重吗? 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能大概知道一部分空气的重量 演示空气在水中的跑动实验,说明了什么?比水轻的物体浮上来 你能不能用气球、竹签、塑料绳想个方法验证我们的实验结果?把你设计的方案记录在 P70 上 (2)我们可以为空气的性质这一栏上添个新的性质了:有质量 把讨论的方案记录在小组讨论板

10、上 请学生演示 按照活动设计完成实验或用天平也可以 板书 质量 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是有重量的,空气的质量比水轻,所以能在水中浮上来,就是看到的气泡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1) 实验一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 (2)自我设计实验 我们的实验对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把观察的结果记在活动记录 P71 上 (3)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有压力,不能随意缩小 (4) 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空气的“不能随意缩小”的性质? 从生活体验中发现现象 强调口一定要扎紧 分发

11、针筒 板书 不能随意缩小 这个空气的性质比较难以说明。学生已经知道空气的这个性质,不容易说出来。 自我设计实验是让学生体会解方程验算的过程,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安排4、理论运用实际(1) 制作空气枪讲解制作方法 小组动手制作,比一比谁的“子弹”射的远 你能说说制作原理吗? (2) 制作压缩空气水“火箭” 讲解制作方法及原理 室外实验 提醒学生不要对着人“开枪” 可放在课后,教师演示一个也行 动手完成趣味实验,加深印象 三、课外拓展 1、观察生活中利用空气性质的地方 板书设计空 气 占 据 空 间 吗性质: 要占据一定空间有质量不能随意压缩所占据的空间,有压力教学反思:2、空气是会流动的吗一、教学

12、目标1、探究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 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2、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课时安排 一课时三、教学准备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四、教学过程教学安排教学措施一、导入1、 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2、 把书翻到 P6,这课的标题是“空气是会流动的吗”,又是个问题,先来说 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法? 3、

13、 把你们的假设写在课题的后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还要研究空气是怎么流动的。 板书课题 学生把自己假设的答案写在书上二、自主学习1、风的形成(1) 请一个同学来吹个气球,如果对着脸放掉气球中的气,你有什么感觉? (2)这样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3)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会流动的,而且流动的空气就是风。那课题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啊,我们这堂课上完了吗?有关空气流动,你还想知道什么? 小组讨论体验 板书 流动的空气 风 从学生的提议中选取“空气是怎样流动的”问题2、空气的流动(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我这里有个会“跳舞”

14、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 通过这 2 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 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打开冰箱冷藏室 冷空气是下沉的 板书 热空气 演示 P6 实验二 小组先实验再讨论,记录观察结果 适当点拨 让学生自我总结板书 上升 板书猜想答案(下沉) 3、冷热空气的对流(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2)演示 P7 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 (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小

15、组讨论实验方案 用实物投影展示 把观察结果写在 P72(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 4、热空气的用途(1) 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风是怎么形成的吗?(2) 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3)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画流动图 板书 热气球孔明灯三、课外拓展 1、 制作热气球、孔明灯 板书设计 空 气 是 流 动 的吗 空气是会流动的 热空气 上升冷空气 下沉热气球 孔明灯教学反思:3、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探究过程和方法:会对小车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会对比不同情况下小车运动的不同,总结出空气对它们的影响2、知识与技能:知道有的飞行器要借助空气运动,例如飞机、帆船等空气也可以对运动的物体形成阻力了解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生活中体验科学的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对飞行器升空原理的探索兴趣,产生对人类发明的热爱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阻力、借助空气运动)难点: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作用课时安排 一课时三、 教学准备长型气球 2 个、胶带、剪刀、小车模型、卡纸、塑料绳、塑料纸、白纸,相关图片四、教学过程教学安排教学措施一、导入1、 这节课我们还是来研究空气,研究空气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