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从小说到电影 毕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961920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着》:从小说到电影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活着》:从小说到电影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活着》:从小说到电影  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活着》:从小说到电影  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活着》:从小说到电影  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活着》:从小说到电影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着》:从小说到电影 毕业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题 目 活着从小说到电影 (中、英文) The adaptation of aliving from novel to film摘 要文学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小说是用语言文字叙述情节、塑造人物和抒发情感的艺术;而电影则以直观的画面和声音冲击人的视听器官传达观念的艺术。张艺谋将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成电影后,在空间环境、思想主题、叙事视角等方面作了改动。这些改动源于不同艺术形式之间转化的需要,同时也折射出余华与张艺谋对于“活着”这一本质问题的独特思考。关键词:“活着”;小说;电影;改编AbstractThe novel and the film are two different form

2、s of art. The novel is devoted to describe the plots, mold the characters and express the emotions by language. The film conveys the conc- eption of movie and teievison to impact the peoples audio-visual organs with the face-to-face pictures and sounds. Changing in the aspect of space environment, t

3、hesis and perspective of stating. The above changes also gives the reason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different forms of art and also reflect the author, Yu Hua and the director, Zhang Yimous unique thinking of the essence problem-live.Key Words:Aliving;Novel;Film;Adaptation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目 录 .II

4、I一 电影对小说的改动 .1(一) 主人公生存环境的变化 .1(二) 人物命运 .2(三) 叙事视角 .4二 透析活着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的深层原因 .5(一) 主题把握的异同 .5(二) 艺术形式的需要 .61 电影和小说不同的生产与接受 .62 电影对于小说中可视性因素的选取 .6(三) 受众审美心理的影响 .7(四) 市场需要、商业影响 .8参考文献 .10谢 辞 .11活着:从小说到电影活着从小说到电影,从余华到张艺谋的再创造,不一样的艺术形式渲染着不一样的精彩。构成这些不同艺术效果的原因,不仅仅是表面上两种艺术样式的不同,更在于创作中的理解与侧重点的不同。“活着”对余华而言,“是为活着

5、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所活着”。 1作品表达的是“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2“乐观”可以说是理解余华这部小说的一个关键词,主人公富贵用一生的时间传达着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着他人。余华说“描述一生的方式是表达时间最为直接的方式”,“时间的变化掌握了活着里富贵命运的变化”,“时间的方式就是富贵活着的方式”。 3富贵就像吹散的蒲公英,无助而又无所欲地在风中起起伏伏。一旦着地便会随遇而安,顽强地生长,时间则恰似那使蒲公英散落的风,只是提供偶然的契机,带来严峻与残酷以及温馨与希望。而张艺谋看重这部小说则是因为它“写的是平常人的故事”。 4精彩的故事性才是电影的起点,再

6、进而转入到人物性格的挖掘,所以富贵的性格并不像小说那样直接、明了、有针对性,而是一种再创造。我们从主人公的生存环境和职业,人物的命运,叙事视角和叙事方法等角度进行对比解读,从而挖掘小说与电影存在差异的原因,认识到小说和电影是两种既相互交融又各具特质的艺术形式。一 电影对小说的改动(一) 主人公生存环境的变化在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空间主要在南方的农村,而在电影中,则把空间环境放在了北方的城镇。人物生存空间的改变必将影响人物的生存方式,小说中富贵是一个农民,而在电影中他则是个皮影戏艺人。空间环境在一部电影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没有特定的环境,影片的人物的活动就会变得难以理解。将人物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社

7、会环境下,这里面除了是想结合时间因素来突出时代对人物的影响(在城镇要比在农村更多地接触社会政治的风潮)之外,更多是导演关于电影色彩与造型的考虑。 通过改变人物生存空间,从而建立起影片的色彩与造型,这是电影改编惯用的手法。 在电影活着中,富贵变成了一个以表演皮影戏为生的普通市民,烧开水也成了支撑他们家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比耕田更有形式感,是一种有光有色的运动,皮影戏还要开唱,这样也就使电影的听觉语言同时也丰富起来,而且皮影戏在电影情节发展的好几个关键场景中起到了视觉冲击力的震撼作用。张艺谋在使自己的电影变得有色彩与造型的同时,却使另一个充满了无限魅力与吸引

8、的空间对象土地消失了。1 余华.活着.中文版自序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页.2 余华.活着中文版自序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5页.3 余华.活着中文版自序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9页.4 李尔葳.直面张艺谋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年版第 85页.3由于电影的空间从农村变成了城镇,富贵不再是一个农民,小说中的一条也叫富贵的老牛也不得不被删去了。这使小说中的“老人与老牛”这种谜一般美丽自然的情景被电影中的“老人与皮影戏”这样人为痕迹很浓的象征造型所取代。在小说中,“我”第一次在田间见到富贵,他便和这条老牛在一起:犁田的老牛或许已经深感疲倦,它低头伫

9、立在那里,后面赤裸着背脊扶犁的老人,对老牛的消极态度似乎不满,我听到嗓音响亮地对牛说道:“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只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疲倦的老牛听到老人的吆喝后,仿佛知错般地抬起了头,拉着犁往前走去。我看到老人的背脊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在小说中,活着,不仅是一个事实,而且是一种境界。最突出的是孤独与达观,富贵的亲人全部死去,只剩下了一条像他一样老的牛,它也被叫做富贵,以示牛与人同富同贵。这是一种蚀骨的孤独,同时也是一种透彻的达观,所以富贵说:“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

10、该给他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富贵好。定下来叫它富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我们很像,我嘿嘿笑,心想我早就知道了。”电影中没有了这条名叫富贵的牛,等于将富贵的另一半给挖掉了,而又给富贵补上了几个不死的亲人。这样,电影中少了孤独而多了热闹,同时也因为“牛”这一环节的去掉,削弱了小说富贵精神世界的哲学性。(二) 人物命运与原著相比,电影的悲剧意味平淡了许多,黑色幽默的意味更浓。电影中,减少了人物的死亡数量,让更多的人“活着”了。妻子家珍没有死,女婿万二喜没有死,尤其是将外孙苦根留了下来,给了观众一线希望,也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这种改动减弱了原著中所表达的生

11、命过于无常,死亡气氛太过浓厚的奇异气息,给人留下了一抹希望的亮色。虽说电影是减少了死亡的数量,但却提升了死亡的质量,每一次的死亡都让人感叹和记忆深刻。电影中人物的死因与时代密不可分,偶然中带有一定的必然。比如有庆之死,在小说中,有庆死得悲壮又发人深思,非常积极地给难产的县长夫人去献血,本来是做一件好事,结果却被抽干了血,死了。读者在这种离奇的死法带来的压抑感觉中,感受着那个时代的世态和人情。表面看来,谁也不必为有庆的死负责任,因为他是自己主动提出献血的,但是我们可以肯定,有庆献血时也是绝对没有想到自己会因此丧命的。但我们想想,一个十三岁孩子的善举最终却给自己酿成了丧命的悲剧,是何等的残忍与痛心

12、呀!医生和护士们失去了道德和良知,为了让一个“大人物”得救,让一个无辜的“小人物”付出了如此般沉重的代价。对于春生及妻子,他们虽然是于无意中造成了有庆的死亡,但这些对于富贵与家珍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呀,相信任何一个读者读到这里都不得不对这对饱经苦难,承受丧子之痛的夫妇表示同情,感叹命运的不公。活着:从小说到电影在电影中,有庆是被倒塌的围墙砸死的,死时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和大人们一起昼夜炼钢,缺乏睡眠,而富贵也为了不使他们家的人在这次炼钢的运动中和别人拉下距离,硬拖着沉睡中的有庆去学校迎接区长的检查,没想到到学校后,有庆又在学校围墙边沉睡过去,围墙又因为区长连日视察炼钢情况不得

13、休息开车出错而撞到。还有女儿凤霞的难产不治身亡,使影片在此时也达到了整个剧情的高潮。无论从影射还是寓言的层面,凤霞的死都映射着,同时也批评了文化大革命,那段无政府的混乱时期。凤霞的死是因为傲慢的红卫兵颠覆了医院的正常制度,二喜费尽心机请来的王教授也没能留住风霞的生命,他因过度饥饿一口气吃了七个馒头差点撑死,影片着力渲染有庆和凤霞死去时令人撕心裂肺的痛苦与悲哀,批判的锋芒也直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电影中人物的死因与时代的作用密不可分,偶然中带有一定的必然。这样的安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信性,从而使电影当中的富贵摆脱了宿命的阴影,同时这段表现大跃进和文革对于家庭影响的部分使电影在关注人物内在精神状态之余进入到对于外部时代因素的反省。更加突出了大跃进给当时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展现了“文革”的种种荒唐,使电影的批判色彩更为浓重。影片中的一些细节设计也别具匠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反讽色彩,使影片呈现出黑色幽默风格。如凤霞和二喜结婚时的全家福,背景是巨幅放着光芒的毛主席像,床单、枕巾、脸盆什么的上边都印着是毛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