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综合英语教程1翻译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958419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37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硕士综合英语教程1翻译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硕士综合英语教程1翻译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硕士综合英语教程1翻译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硕士综合英语教程1翻译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硕士综合英语教程1翻译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硕士综合英语教程1翻译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综合英语教程1翻译及参考答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硕士综合英语教程 1参考译文Unit 1创建低碳经济1. 对于主要由人类活动而迅速积累的温室气体引发了全球变暖这一事实,没有人再持有异议。除非我们协同一致,快速转向低碳经济,否则全球变暖的趋势将会愈演愈烈。这一危机日益彰显逼近。正如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所声称的:“如果在2012年之前我们还没有采取行动,那就为时已晚了。我们在未来两到三年中的所作所为将决定我们的未来。这是决定性的时刻。”2. 同工业化前的水平相比,地球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8摄氏度(1.4华氏度左右),速度为自1975年以来每十年增加0.2摄氏度;如果我们仍然

2、一意孤行,那么温度还会继续发生永久性的变化。这种温度变化听起来似乎不大,但事实并非如此。最后一个冰河时代时的全球平均气温不过比现今低约5.4摄氏度(9.7华氏度)。3. 很多权威的气候学家们都曾发出过这样的警告:如果我们现在的温度超过工业化前2摄氏度(3.6华氏度)的话,我们将会迈进一个危险的未知国度。没有人能知道到底全球变暖具体达到多少度会变得无法控制,并且造成像干旱、洪水、飓风以及热浪等自然灾害的逐渐恶化,造成诸如格陵兰岛或西南极洲大冰原坍塌以及伴随的全球海平面上升等意外的灾难性变化。但是我们还依然在我们唯一的家园上不断做着危险而又不受约束的尝试,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气候变化

3、视为他们这一代人的一项挑战。4. 华盛顿邮报4月刊报导到:“对于许多儿童和青年而言,全球气候变暖无异于当今的原子弹。对于环境危机的担忧正影响着这一代人,正如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和冷战等等挥之不去的战争游戏影响了20世纪的灵魂一样。”5. 有些可怕的预测可能并不会发生,但考虑到那些最优秀的科学家们发出的警告,如果我们再冒险尝试将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科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行动,想要避免全球变暖引发的最严重恶果则为时晚矣。环境损失6. 气候变化对环境所造成的后果预测众所周知。依据稳健可靠的优新科学数据分析,唯一保持不断变化的景象就是越来越糟的环境。作为首席科学政策专家之一

4、,哈佛大学的约翰霍尔德伦指出,在所有环境问题中全球气候变化是最危险的,因为气候就像一个信封,保障其中所有自然生态系统正常运作。如果这一包裹层遭到严重破坏,我们就会“对环境影响下人类福祉的每一个层面产生不利影响。” 7. 在联合国的主持下,IPCC2000多名科学家组成的官方机构于2007年4月发布了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鲜明的预警图。IPCC的报告声称“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所有大陆和一些海洋的物理及生物进程”。在诸多影响中,该报告尤其警告: 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和严重的风暴,包括飓风,将变得更加严重,对生命和财产造成更大损害。 飓风强度增加。(其他

5、最新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不只是强度,飓风的频率也会增加,同时伴随海表面温度升高)。 海平面上升,威胁亚洲的大型三角洲地区、欧洲沿海城市、北美和拉丁美洲的低洼地区,及小岛屿。单是格陵兰冰原融化就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7米。 水资源匮乏问题恶化,10亿至20亿人口面临缺水。 发生高温及洪水造成死亡、水及食物传染疾病的风险增加。 作物产量下降,一些地区饥荒严重,包括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 渔业不景气。 珊瑚礁系统退化。 全球20至30的植物和动物面临灭绝。经济损失8. 关于气候变化的具体经济成本很难确定,但如果我们不改变做法,这笔数字无疑会非常庞大。参考保险业的趋势,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暗示,当损害程度上

6、升到一定量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在全球变暖带来的诸多影响里,其中之一就是极端天气现象的产生。9. 2001 年在摩洛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上,如瑞士和慕尼黑等大型再保险公司(为其他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发出警告表示极端天气事件一再增加。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声称:“如果我们把过去十年和 20 世纪 60 年代相比较,真正大灾害性天气的数量增加了 4 倍。经济损失已经扩大了 7倍,保险损失也提高了 11 倍。”2004 年瑞士再保险公司在一份报告中警告说,气候变化加剧导致的自然灾害损失在未来 10 年内可能每年都会翻倍至 1500 亿美元。10. 由英国政府委托、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

7、古拉斯斯特恩爵士撰写的斯特恩评论气候变化下的经济引起了广泛讨论,他在其中更系统地总结到气候变化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影响巨大: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的行为可能会对经济和社会活动造成很大破坏,在本世纪末及下世纪,2其规模类似二十世纪前半叶大战和经济衰退带来的相关影响。想要逆转这些变化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11. 斯特恩认为造成这一重大破坏的成因很多,包括:如洪水、干旱、飓风、热浪、大暴雨等极端天气现象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由于保险费用更高或更不稳定,此类现象可能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同时存在突发大规模气候变化的风险。斯特恩还指出,迫于环境条件恶化,经济增长缓慢,生产力下降,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带

8、来哪些后果。创建低碳经济12. 想要设计旨在创建低碳经济的政策,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在哪一范围内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却不会触发全球变暖的危险后果。第二,在温度极限内要保持多低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回答这两个问题(温度极限和浓度极限)必须运用以历史气候数据为基础做出的科学分析和对未来状况的预测,以及通过最先进的计算机模型所描绘出鲜明的未来预测图。13. 如前所述,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水平约高 0.8 摄氏度(1.4 华氏度),并且将永久性再升高0.6 摄氏度(1.1 华氏度)。即使我们明天停止排放,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仍会继续上升,因为这些气体在大气中能保留很长时间不同温室气体一经排放,可能保留几十年

9、甚至几千年。14. 其证据是我们曾努力将全球平均气温保持在不超出工业化前温度约 2.0 摄氏度(3.6 华氏度)的水平,这一水平是美国进步中心及其他组织在 2005 年撰写的一份名为迎接气候挑战需要的报告中所倡导的,该报告隶属于由参议员奥林匹亚斯诺(R-ME)和英国议员斯蒂芬拜尔斯主持的国际气候变化专题小组。约翰霍尔德伦讨论到,科学观点所认为的适当温度目标最近已经下调:几年前,许多分析师和团体均表明将大气浓度稳定在上升 3 摄氏度的水平是合适的目标 但是前几年比工业化前平均温度仅高出的 0.8 摄氏度所产生的种种影响已经使得许多分析家坚决主张应该制定一个更高目标,一些国家(包括欧盟)将其设定在

10、 2 摄氏度。15. 如果这一范围内的温度目标没有实现,地球将面临严重风险。霍尔德伦在2007年2月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提交的声明中说:如果温室气体累积,将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提升至比工业化前水平高 2-2.5摄氏度的水平,那么人类将难以承受、无法治理的气候变化就非常有可能发生,并对人类的福祉产生影响。16.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的著名气候学家詹姆斯汉森博士发出了类似的警告:我们的结论是相对 200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超过 1摄氏度将构成 “危险 ”的气候变化,这一点从海平面上升和物种灭绝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可以做出判断。17.IPCC在2007年5月出版的第四次气候变化减

11、缓评估报告中分析到,现在的大气浓度同工业化前全球平均气温预计的升高程度持平。根据这一分析,平均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到2.4摄氏度的增长范围内将需要CO 2等量浓度或CO 2e,即和CO 2相比所有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潜力的测量方式范围为445等份/百万至490等份/百万,这一目标有相当难度。18. 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就显而易见、刻不容缓了。如果我们忽视了气候变化和依赖石油的风险,或不能左右政府来解决它们,那么我们终将被迫采取更加昂贵但又低效的应急方案。应对气候变化采用目光短浅、一切照旧的方法,将来应付越来越多的灾害损失就会变得更难,我们也会被迫放弃不顾全球变暖而投入的现有基础设施设备及任

12、何新的物质资本。19. 此外,我们将与成为开发替代能源和高效能源使用的历史机遇以及经济领导地位失之交臂。相反,我们应该抓住现在的挑战和机遇,开始创建低碳经济。Unit 2建构和谐社会1. 胡锦涛主席在对中国共产党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要将“构建和谐社会”放在首要日程。与会专家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以人为本。2. 萧灼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常委兼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认为和谐社会即以人为本。他的评论摘述如下:3.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央政府的首要任务。这项工程的伟大目标就是建立富裕的国家和创建社会主义体制。4. 讲话中提到,到 2020

13、 年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5.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制度得到改善;实行广泛意义上的依法治国;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应该得到具体的尊重和保证;城乡差别和区域发展差距应得以扭转;初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结构;全面提升家庭收入使人们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普遍提高就业率,建立城乡社会治安体制;进一步改善基础服务体制,政府部门应相对改进管理和服务水平;整个民族的意识形态和道德品质、科学精神、文化素养和健康状况得以明显的提高,良好的道德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社会整体创新意识将明显增强,基于创新精神的国家初步形成;公共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秩序良好有序;社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社会生态环

14、境将得以明显改善。6. 自从 1978 年我国提出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和国内外环境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喜人变化。正是在这种良好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7. 当前,中国的经济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计划经济的缺陷依然存在,市场经济既不成熟也不完善。社会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不确定因素。如:收入差距悬殊,农村所面临的许多严重问题,农民和3农业方面,农田流失,工作压力大以及不完善的社会治安体制等。8. 但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真真切切的巨大的成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贫困人数有了明显的下降。就业机会明显增多,许多根深蒂固的问题得到了逐步的解决

15、。以有序竞争和诚实为特征的和谐社会初步成型。9. 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出 1000 美元。从国际经验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 1000 美元至 3000 美元之间时,社会经济就进入了一个激烈变化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城镇化发展迅速,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变得更加复杂。从国际方面看,由于工资成本提高而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在这个时期,各种关系如果处理得当,国家经济就会平稳发展。否则,就有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动荡,资源浪费,生态环境失衡以及经济萧条。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就是要统筹和理顺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以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0. 我国的经济目前正处在一个黄金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

16、是世界主题,经济全球化依然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战争的危险虽然存在,局部战争虽然不断,但近期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我们可能取得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11. 另外,我党在执政期间,积累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的经验,积累了正确处理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和经济全球化的经验。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条件。12. 那么和谐社会的根本特点是什么?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和谐社会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社会。13. 和谐社会的目标将在以下几个领域有所表现:14. 首先表现为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富裕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应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富裕型社会;从收入差距较大到收入差距较小;从仍有部分地区、部分群众生活贫困到消灭贫困。15. 其次,和谐社会表现为社会各阶层人们互相尊重。劳动、知识、技术和资本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要素,无论是用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