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珠三角外资大规模撤离的思考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0952690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珠三角外资大规模撤离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珠三角外资大规模撤离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珠三角外资大规模撤离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珠三角外资大规模撤离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珠三角外资大规模撤离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珠三角外资大规模撤离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珠三角外资大规模撤离的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珠三角外资大规模撤离的思考摘要:珠三角,昔日无限繁荣的“世界工厂” ,如今却可能风光不再。自 XX 年以来,珠三角经济发展便经历了一场寒流:上千家鞋厂倒闭,而更多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也计划迁离这里。如此大规模的撤资使我们不得不深究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寻求解决之道,文章从这一目的出发,对该问题展开探讨。关键词:珠三角;生产要素禀赋;产业生命周期;“中国制造”危机;新型工业化一、前言产业转移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一国或地区为实现自身产业进步,在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等因素发生变化后,将处于创新、成熟或衰退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与行业的产品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甚至企业总部转移到另一国家

2、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是产业转移国或地区与产业承接国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其在客观上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的移动,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分工结构的优化。二、对珠三角外资大规模撤离现象的分析珠三角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20 多年前,珠三角作为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从制造业到港口物流、工业服务和金融服务等领域都实现了高速发展。珠三角面临的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问题,依然是受国际产业转移规律的推动。一方面,珠三角低端制造业在土地、能源、劳动力、环保等要素资源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其面临的经营成本压力明显加大,

3、其向珠三角落后地区以及内地的纵深转移将成为必然。另一方面,这种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整个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逐渐呈现乏力态势。珠三角经济增长面临着高速发展后的换档期,珠三角经济结构体系面临着升级改造的压力和国际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产业转移的机遇。珠三角地区出现的产业转移现象并非孤立的、单独的经济社会现象,它是隶属于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转型和产业升级大背景体系之中的经济现象。20 世纪以来,得益于中国具有的劳动力、成本和市场容量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中国成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牵引下国际产业大转移的主战场。但是中国类似与珠三角这种以制造业特别是低利润占主导的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正越来越受到前所

4、未有的挑战。国际低端产业转移给制造业带来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生产能力的过剩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以及低附加值产品的价格竞争。随着资源瓶颈的日益凸现,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开始面临发展的瓶颈。从世界各经济区域体的发展规律来看,产业升级和产业空间转移是地区经济质量提升的必经之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成为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经济体系在未来 10-20 年里的关键问题。三、如何实现中国的产业升级中国应该采取“提升全球价值链战略” ,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在开放条件下推进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由当前的低附加价值环节为主,向上下游高附加价值环节提升。这一战略由

5、以下核心内容组成:第一,有为政府。从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看,后起国家必须集政府之力与市场之力,才能追赶上先行国家。强调有为政府,不是主张搞管制经济,而是要求政府准确把握全球产业分工的趋势,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按照战略目标,通过体制创新,引导市场力量来实施战略。如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在华开展更高水平的研发活动,重点扩大跨国公司研发的“溢出效应” ,通过制定合适的政策,鼓励人员的合理流动、信息交流、与本土企业或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起自主创新的长效机制。第二,创造动态比较优势。全球化发展到今天,除劳动力之外的生产要素可以自由跨境流动,资源禀赋不再成为决定一国的国际分工地

6、位的关键。决定一国分工地位的是战略、体制和人力资源。后起国家必须围绕这几个基本要点,创造动态的比较优势,从而引导全球的生产要素向本国汇聚,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近年来,中国企业进行了不少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如在电信设备产业,华为、中兴公司走出了一条利用国际国内资源,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发展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的新路子。在数控机床产业,中国企业走出了一条通过跨国并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路子。第三,扶持本国的跨国公司。鉴于中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目前比较可行的政策是选择一批治理结构好、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作为培育跨国公司的试点,为他们开展国际化经营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适当

7、放松外汇管制,满足试点企业更灵活地在全球调配资金的要求。建议允许中资跨国公司总部统一管理与使用境内外成员公司的外汇资金,放宽母公司对境外子公司放款限制,允许外汇资金在核定额度内跨境调配,事后向外汇局报备。四、小结XX 年初,珠三角地区外资大规模的撤离充分证明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当初外资蜂拥进入中国主要是为了利用中国的成本优势而获取高额利润,当中国市场成本发生变化进而侵蚀到外企的利益时,选择撤离就成了外资的本能反应。中国目前承接的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若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加强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和承接,因为只有产业升级才能改善供给状况、缓解供需矛盾,开发新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它是扩大内需、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丁敏.日本产业结构研究M.世界知识出版社,XX.2、(韩)安忠荣著;田景等译.现代东亚经济论M.XX 大学出版社,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