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发挥办公室在人社工作中的综合协调服务职能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0938589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更好发挥办公室在人社工作中的综合协调服务职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更好发挥办公室在人社工作中的综合协调服务职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更好发挥办公室在人社工作中的综合协调服务职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更好发挥办公室在人社工作中的综合协调服务职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更好发挥办公室在人社工作中的综合协调服务职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更好发挥办公室在人社工作中的综合协调服务职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更好发挥办公室在人社工作中的综合协调服务职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更好发挥办公室在人社工作中的综合协调服务职能不论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大大小小的社会组织都不能没有办公室这一机构的设置,它担负着承上启下、协调关系、联系各方、发号司令的任务,是一个单位工作运转的枢纽和调度中心。作为一个沟通上下、联系各方的综合管理机构,办公室要善于统筹兼顾,围绕工作中心,充分发挥协调、服务职能,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一、加强多方协调,充当工作中的“润滑剂”办公室是机关的综合办事机构,要着力把握上情、吃透下情,把各方面的思想统一起来,把上下左右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各个层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做到有分有合,分工不分家,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运转。要从大局出发、坚持原则、

2、严格按制度办事,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公正合理的做好综合协调工作,防止和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上下级间的协调。首先,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办公室人员要深人开展调查研究,经常给领导提供有关的统计数据和业务管理信息,并依据党的方针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地提出可行性建议,撰写出客观全面的、具有前瞻性的调研报告供领导参考,为领导作出正确决策服务。办公室是领导的左膀右臂,参谋作用十分明显,不以言轻而金口难开,要敢于进言,敢于献计,大胆进谏。当然,进谏也要点到为止,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领导,更不能左右领导决策。其次,办公室所处的位置自然要求办公室要在领导和群

3、众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此,办公室要认真对待和妥善协调好上下级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善于做好群众工作,积极维护领导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团结。再次,领导之间由于各自分管着几个方面的工作,往往会从分管的工作出发,给办公室提出不同的要求,发出不同的指令,对此办公室人员要胸有全局,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在安排工作计划、各种会议和活动的工作中,要以正职领导为中心,对大是大非、事关全局的问题,必须多请示主要领导,按主要领导的意见去沟通和落实,对领导之间即正职与副职、副职与副职之间的意见,也要及时沟通,消除误会,努力使整个组织融洽和谐、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左右间的协调。首先,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个部门所处

4、的位置不同,也由于各类人员在思维方式、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以致于不能发挥整个组织的最大功能,不能形成最佳的合力。对此,各级办公室要通过联系、沟通、调解、协商等方式来有效地统筹协调左右之间各方面的关系,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绝不能把遇到的矛盾简单地上交给领导。其次,办公室在发挥协调功能中,要站在全局的立场和高度对各部门进行综合平衡,集中多方意见,多方协商,求同存异,秉公处理,要以公正平和的心态调整、理顺和改善各单位之间、人际之间的关系,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并且建立和健全各种协调制度,使协调工作逐步规范化、程序化。再次,办公室的协调工作要有的放矢,不能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

5、,否则就会被事情所淹没,有可能顾此失彼、事倍功半。协调中注意的问题。第一,有权不越权。办公室是综合管理部门,是协助领导施政、指挥和管理的左右手,办公室干部要切实摆正位置,既不能越权,更不能滥用职权。要始终牢记自己是参谋而非领导,是“配角”而非“主角” ,做到尽责不越职,出谋不决策,参与不干预。第二,有功不居功。办公室的工作多数是协助、辅助其他部门的,杂事、小事多,协助、辅助多,台下、幕后多,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没有引人注目的动作,一定要不争功,不居功,淡泊名利,忘我超我,甘当配角,当好配角。第三,有苦不叫苦。办公室的特点是事杂、面广,作为联络上下左右的“中枢” ,办公室经常处于矛盾的交叉点,稍

6、不注意不是上不满意就是下有意见。面对误解和委曲,办公室人员要受得住、不气馁,认真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二、增强服务意识,甘当工作中的“奉献者”服务是办公室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无论是文稿起草、信息调研、督查催办等政务工作,还是档案管理、文书处理、会议安排、后勤服务等事务工作,都是围绕“服务”这一中心运转的。办公室人员必须把服务于全局和服务于干部职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三项职能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从而使工作目标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清晰,工作落实更加到位。首先是为机关服务。不光要为领导决策搞好服务,还要准确把握领导的决策意图和工作部署,领导想不到的,办公室人员要想

7、到。领导想到的,办公室人员更要做到。要养成快捷高效、雷厉风行的作风。分清轻重缓急,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将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提高办文、办事、办会等各项服务工作的速度和质量,使决策落实得又快又好。领导交办和部门委托的事情,凡能做到的都要主动做好。既要照章办事,又要以理服人,既要尊重别人的长处,又要善待别人的短处,既要理解别人的难处,又要关心别人的苦处。其次是为基层搞好服务。对于县人社局来说,基层人社服务中心是人社工作的第一线,是县人社局无数只“无形的手” ,人社系统的各项职能和任务,都要通过基层人社干部去贯彻落实,为此,只有加强和巩固基层人社中心这个前沿阵地,

8、人社工作管理的职能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只有服务好基层,才能使整个工作更加有条有理有据。在处理基层问题时,属领导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请示领导;属相关部门解决的问题,要做好部门之间的衔接,防止互相推脱或无人负责的现象发生。最后是搞好接待服务。由于工作性质确定了接待的对象来自四面八方,既有上级领导,也有基层同志,既有系统内的客人,也有系统外的客人,为此要做到礼貌得体,落落大方,热情周到。既要体现东道主的热情好客,又要体现不亢不卑,谦恭得体。抓落实,强化督查督办作用。督查督办作用主要体现在确保领导决策的贯彻执行上,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推动各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的落实。做好督查督办工作,首先要切实抓好督查

9、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人为本,实现督查目标考核管理。其次,要注重时效,实现各项工作流程的规范有序。同时要协调各方,确立起督查工作权威。三、打造优质队伍,争当工作中的“顶梁柱”办公室作为为全局工作服务的综合部门,承担着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查督办等工作职责,是机关的综合调配中心、信息中心、参谋中心和服务中心。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要从繁杂的事务服务中摆脱出来,学会超前思考问题,无论是信息调研、综合协调,还是督促检查,都要做到不仅想领导之所想,而且要想领导所未想,积极、主动、超前搞好决策服务。增强学习意识,提高从政能力。实践证明,学习意识不强的队伍是没有生机与活力的,不讲学习的队伍,是不可能有

10、良好的从政能力,也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这就给办公室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政治立场坚定。办公室的同志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从政治上把握方向,从讲政治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二是业务要精通。办公室工作是一项全局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要在干部中提倡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鼓励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学习经济、文化、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力求达到业精技强,一专多能。三是作风要过硬。办公室工作任务繁重、庞杂,还需要经常加班加点。因此,还需要办公室的同志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甘当无名英雄。增强调查研究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

11、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 。在工作实践中,调查研究工作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是办公室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手段。办公室调研力量的强弱,调研水平的高低,调研成果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领导的决策水平。要把调查研究同全局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工作经验和工作难点,开展调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使调查研究的成果成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的依据。注重想大事、懂全局,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帮助领导想办法、提建议,从而让领导客观公正地作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办公室工作要有预见性,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的工作重点,估测领导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的发展变化,做到见事早、行动快,在领导部署前谋事,在领导决策前策划,制订好预案,满足领导决策需要。增强协调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涉及各方面工作,既是忙家、杂家,又是管家,经常加班加点,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作风,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难以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要求办公室必须是一个制度健全、管理严格、纪律严明、团结协作、政令畅通的战斗集体,自然也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经验,要做好办公室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要培养“办公室工作无小事”的责任感,努力增强工作的时效性,切实当好参与政务、管理事务的管理员和督办各项工作落实的督察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