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沿线工业走廊发展思路简析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0918021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道沿线工业走廊发展思路简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道沿线工业走廊发展思路简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道沿线工业走廊发展思路简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道沿线工业走廊发展思路简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道沿线工业走廊发展思路简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道沿线工业走廊发展思路简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道沿线工业走廊发展思路简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道沿线工业走廊发展思路简析国道段是纵贯我县南北的一条重要交通干道,长 33.8 公里,与公路、高速公路连接线相连。建设工业走廊,就是以国道至段为主轴,以公路和高速公路连接线为两翼,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主要内涵,实施沿路经济开发。工业走廊的地理范围,包括8 个乡镇。一、建设工业走廊的重要意义建设工业走廊,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项战略决策,是“对接、融入武汉”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1、建设工业走廊,是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项战略决策。一是有利于拓宽发展空间,降低发展成本。从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县开发区存量土地不足 500 亩,发展空间极为

2、有限;而国道沿线地区既有优越的区位、良好的经济基础,又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沿国道兴办工业园区,能充分发挥这一区域的区位交通优势,充分利用这一区域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降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企业商务成本。二是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十分激烈,发达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面临着各地围追堵截、竞相承接、供不应求的局面。建设工业走廊,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将极大地增强区域经济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竞争力。三是有利于促进产业聚集。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一般通过“工业园区”和“板块经济”两个实现形式。加快建设工业走廊,做大做强县开发区,发展乡镇工业小区,有利于促进产业聚集,逐步形成产业聚群和带

3、状板块经济。顺应时势沿国道建设工业走廊,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极,是当前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建设工业走廊,是“对接、融入武汉”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对接、融入武汉” ,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接受武汉经济辐射、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条件更为优越。作为武汉城市圈的次中心,近年来市本级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显现。建设工业走廊,打造我县“对接、融入武汉”的平台和纽带,有利于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和辐射,全面加快我县融入武汉城市圈步伐。3、建设?工业走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按照科学

4、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中心城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工业走廊,有利于增强乡镇经济实力,改变乡镇经济“短腿”的状况;有利于加快区域城镇化,逐步形成“一线串珠”式区域城镇经济带;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能将更多的农民从农业农村中转移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生活,从而逐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设工业走廊,以这一中等城市为依托,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等中心镇为极点,构筑区域城镇经济带,有利于形成县乡联动、以城促乡、以工带农的区域

5、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二、建设工业走廊的基础条件工业走廊,是我县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产业优势较为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区域。1、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工业走廊处在武汉城市圈 100 公里辐射半径之内,位于“武汉XX襄樊十堰”经济发展带上。走廊南端的?与市区接壤,离武汉市只有 50 公里。加上孝襄高速公路及连接线竣工通车、武安铁路增二线工程加快实施,这一地区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2、具有比较丰富的资源。一是土地资源。走廊地区土地平整,土地总面积 428 平方公里,占全县的 70%。耕地面积 26 万亩,占走廊地区总面积的 41%。二是人口和劳动力资源。XX 年末,走廊地区

6、人口 42.8 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1%。人口密度为 1000 人/平方公里。就业人员 26 万人,占全县的 72%。三是矿产资源。走廊地区矿产资源主要有岩盐、芒硝、石膏,现探明岩盐储量 1.9 亿吨、芒硝 1900 万砘、石膏 1000 万吨。3、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较强。XX年,走廊地区实现生产总值 41.8 亿元,占全县的 79%;财政收入 23500 万元,占全县的 92.4%。二是工业基础较好。走廊地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6 家,占全县的81.7%。XX 年完成工业增加值 16.1 亿,占全县的 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1.3 亿元,占全县的 86.

7、7%。三是对外开放步伐较快。XX 年,走廊地区引进资金 7.56 亿元,占全县的 89%。其中,直接利用外资 1691 万美元,占全县的 100%。完成外资出口 510 万美元,占全县的 100%。四是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县开发区平方公里规划区完成了“七通一平”建设,已落户企业 20 多家。?等乡镇工业小区初具雏形,共落户企业 42 家。4、具有比较完善的城镇体系。走廊地区有中心城区和 7 个中心镇,城镇建成区面积达 23 平方公里,占全县城镇建成区总面积的 85。城镇人口 18.6 万人,占全县的88。城市化率达 43,比全县平均水平高 8 个百分点。镇是全国文明镇,镇是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和

8、“百镇千村”工程试点镇。5、具有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方面,走廊近邻武汉天河机场、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 107 国道,区内国道、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交汇成网。电力能源方面,现有 220 千伏输变电站 1 座,110 千伏输变电站 2座,35 千伏输变电站 6 座;铺设天然气管道 18 公里,设计供气量 2150 万立方。供水方面,建有日供水 7 万吨和 1 万吨自来水厂各 1 座。邮电通信方面,程控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等多种通信设施完备,快捷信息传输网络已经形成。三、建设工业走廊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工业走廊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和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从目前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

9、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1、整体实力不强。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走廊区域总体经济规模偏小,产业基础较弱,发展水平不高。一是财政实力不强。走廊地区的 8 个乡镇中,只有镇年财政收入超过 1000 万元,镇超过 500 万元,其它 6 个乡镇都在 500 万元以下。二是市场主体数量不多,工业企业块头不大。走廊地区的 76 家规模工业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仅有 4 家,年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仅有 3 家。特别是走廊地区的个乡镇中,仅有 1 家年税收过百万元的工业企业。三是经济竞争力有待提高。走廊地区企业布局总体上还比较分散,企业集中度和产业关联度不高。部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为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2

10、、建设资金紧缺。工业走廊在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还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从目前乡镇工业小区开发建设情况来看,由于投资主体单一,投融资渠道狭窄,加上乡镇财政运转比较困难,乡镇政府在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显得力不从心。3、建设用地紧张。由于国家实施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建设用地成为工业走廊发展的一个突出瓶颈制约问题。受土地总体规划的限制,我县规划建设用地已所剩不多。目前,走廊地区规划建设用地总计只有 100 公顷左右,等乡镇规划建设用地已经用完。加上在征地过程中,办理手续时间长,征地成本费用高,与农民的协调工作难度大,导致项目难落户。4、环境需要改善。有的职能部门服务质量、办事效率不高,有的

11、行政执法行为不够规范。特别是有的部门在执行政策法规中与本地实际结合不够,执收执罚标准与企业的承受能力和期望值差距较大。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比较普遍,对乡镇企业的信贷扶持有待加强。四、建设工业走廊的总体构想工业走廊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对接、融入武汉”的战略要求,以交通干线为纽带,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招商引资手段,以培育市场主体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努力把国道沿线建成优势产业密集区、开放型经济密集区和城镇密集区,使走廊地区成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工业走廊的主要发展目标是:1、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 XX 年,走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82 亿元,年均增长 14

12、.5%以上;财政收入 5 亿元,年均增长 1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00 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18%。2、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到 XX 年,走廊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180 家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 20 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 30 亿元,年均增长18%。盐化工、塑料包装、食品加工、轻纺服装等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聚集效应明显。3、对外开放实现重大突破。到 XX 年,走廊地区累计引进资金 50 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12%;外资出口达到 1250万美元,年均增长 20%。4、工业园区建设得取显著成效。县开发区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乡镇工业小区形成规模。到 XX 年

13、,走廊地区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达 10 平方公里,年销售收入达到 100 亿元以上,实现税收 3 亿元。5、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到 XX 年,走廊地区城镇建成面积达 40 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 25 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 60%。工业走廊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在发展理念上,坚持在科学发展中加快发展。突出又好又快发展主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2、在发展动力上,坚持扩大开放与本地创业相结合。把承接沿海地区和武汉地区产业转移作为主攻方向,同时大力促进本地创业,使工业走廊的发展具备外力和内力两个动力源。3、在增长方式上,坚持加快从粗

14、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过于依赖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逐步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走低成本、低消耗、高产出、可持续的集约型发展路子。4、在开发步骤上,坚持由点到线逐步推进。先集中力量建好县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工业小区,尽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向线和面拓展,使走廊地区成为对全县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的优势经济板块。5、在产业选择上,坚持“两为主、一优先” 。 “两为主”,即遵循工业化一般规律,发挥比较优势,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一优先” ,即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鼓励和优先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6、在生态环

15、境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将工业走廊建成经济发达、资源节约、生态优越、环境友好的区域。五、建设工业走廊的重点任务建设工业走廊,既是当前加快发展的重点工作,又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战略任务,必须突出重点,扎实推进。1、建设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节点,是工业走廊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县乡联动、多元投入”的方针,以城镇为依托,以扩大经济规模、扩升产业层次、培植财源、增加就业为目标,努力把走廊沿线工业园建成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城镇发展的新区和“对接、融入武汉”的前沿区。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认真研究工业走廊的空间范围、功能定位、产业体系,结合我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工业走廊总体规划,对走廊沿线的工业小区、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城镇建设、道路交通、水网电网进行规划布局。二是创新投入机制,加快园区建设。按照“由点到线”的开发步骤,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扎实推进工业小区建设。在工业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实行“县乡联动、属地管理” 。乡镇要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集中资金投入工业小区建设;县财政要列支专项资金,支持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将相关项目资金“打捆” ,向 316 国道沿线倾斜。要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