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构建五大功能区 打造江南宜居精典城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0912657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构建五大功能区 打造江南宜居精典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合理构建五大功能区 打造江南宜居精典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合理构建五大功能区 打造江南宜居精典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合理构建五大功能区 打造江南宜居精典城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合理构建五大功能区 打造江南宜居精典城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理构建五大功能区 打造江南宜居精典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构建五大功能区 打造江南宜居精典城(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理构建五大功能区打造江南宜居精典城合理构建五大功能区打造江南宜居精典城安康市东坝片区综合开发与建设展望安康市东坝片区濒临汉江,长期以来由于没有修建河堤防护,屡遭水患,片区群众深受其害,不能安居乐业。随着东坝片区防洪河堤工程和安康汉江四桥的建设,将给东坝片区带来崭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东坝片区将成为大规模、高水准综合开发建设的热土。为了加快东坝片区开发建设,经过深入调查摸底,综合研究,笔者对东坝片区综合开发建设提出一些思考。一、东坝片区的基本现状地理位置。东坝位于安康城区东南部、汉江和黄洋河交汇处。根据东坝防洪工程方案确定,河堤西起老城东堤头,北沿汉江 XX,XX 黄洋河左岸,南至安平公路枣园村

2、上街头护岸长度 5.4KM,其中汉江长度 2.7KM,黄洋河两岸总长 2.3KM,区域面积 2.46 平方公里。人文状况。东坝片区辖 2 个办事处 8 个自然村 3 社区,共有 6197 户,22139 人,耕地面积 3400 亩,有个体工商户528 户。东坝片区可实施综合开发范围内有老城办东关社区,新城办油坊、心石、白庙、高井 4 个自然村,共 2619 户,7892 人,有耕地 1759 亩,集体建设用地 1600 亩。河堤外有滩涂 2000 余亩。片区内还有安康轻工市场、金州体育场、金州康城、东坝小学、市污水处理厂、环卫局等市政部门和工厂、学校等单位数十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东坝片区居民

3、主要从事蔬菜种植和务工、经商等,片区 XX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100 余元,种植大棚蔬菜 1700 亩,产值 3915 万元;农民务工收入 1424 万元,商服业年收入3413 万元,企业年收入 3082 万元,其它收入 815 万元。从整体情况看东坝片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薄弱,居民的生存状况较差。建设拆迁状况。河堤及四桥建设在首期需拆迁居民 287户、949 人,农业人口 2400 人,拆迁房屋 2869 间,总面积5.9 万平方米,其中砖砼结构 3.8 万平方米,砖木结构 1.9万平方米,土木结构 0.2 万平方米,拆迁工厂、企

4、业 3 个、拆迁厂房 0.8 万平方米。二期改造拆迁主要涉及丁字街、油房街、白庙街及周围散户。需拆迁居民 2332 户、6943 人,拆迁房屋 12029 间、总面积 42.5 万平方米,其中砖混结构38.5 万平方米,砖木结构 3.7 万平方米,土木结构 0.3 万平方米,拆迁工厂、企业 6 个、拆迁厂房 1.2 万平方米。共计拆迁 2619 户,房屋 1.5 万间,49 万平方米。可开发利用土地状况。经过河堤建设及二期拆迁安居,东坝片区可置换出集体建设用地 800 亩,腾出国有建设用地 700 亩,可以用于城市建设及综合开发利用土地 1500 亩,河滩地 2000 余亩。二、开发建设东坝片

5、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东坝片区防洪堤防工程和四桥建设,对于加快东坝片区区域整体开发建设,提高安康中心城市的功能和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加大东坝片区综合开发建设,是拉大安康中心城市骨架建设的需要,通过片区综合开发可以有效提高东坝片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城市功能,扩展片区的发展空间,实现人口聚集。进而促进安康中心城市实现 60 万人口的目标。是提高东坝片区居民生活状况的需要,通过片区综合开发可以有效改变目前东坝片区居民杂乱无章的居住状况,改善居民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实现居民在社区集中居住,享受优良的人居环境和城市文明。是提高片区居民收入的需要,通过开发和建设产业,搞活旅游和商贸流通,可以扩大片区居民

6、就业,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加快实现片区居民收入翻番。是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需要,随着东坝片区的深入开发,片区的基础设施全面加强,配套设施有效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东坝将变成安康市江南的高品位生态新区,成为江南最宜居的湿地生态园林,花卉种植聚集区,城中村改造的标杆区,现代化城市高层建筑集中区。大空间视角绿化将彰显安康山水园林城市的特色。是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的需要,通过运用灵活的土地政策使土地资源通过搬迁、改造、整理,可节约建设用地 800 余亩,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三、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面临的发展机遇1、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机遇。近几年来,国家和陕西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7、,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大力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入城镇居住就业创业,使东坝片区成为转化、吸收周边农村居民的理想之地。2、国家基础建设投资的机遇。东坝河堤工程中、省、市各级将投资 10 亿元,安康汉江四桥建设将投资 5 亿元,这些巨额的投资将有效改善东坝片区基础设施条件,吸纳大批劳动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居民收入。3、陕西省实施山地危居群众大搬迁的机遇。全省实施山地危居搬迁工程,涉及安康市迁移人口 88 万人,汉滨区22 万人,迁移人口的主要去向是乡镇中心社区及安康中心城市,随着东坝片区基础条件的改善将承载和吸纳我区两山地区和相邻县农民 4-5 万人口到东坝居住

8、。面临的基础优势1、自然条件独特,区位优势明显。东坝片区处于安康市区中心位置,北临汉江,东接黄洋河。河堤建成后随着河堤公园和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将大幅提升东坝片区的人文及自然环境水平。2、基础条件优越,开发前景广阔。片区境内安康城区主干道巴山东路穿境而过,即将建成的河堤内环公路与安康城南安平公路、环城快速干道相连,汉江四桥建成后东坝将与江北新区连成一体,规划建设的朝阳大道、广场大道等区内交通干道将形成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为片区开发提供优越的交通环境。有金州体育场等大型休闲娱乐设施,有安康最大的家具商城及建材市场,有东坝小学等文教设施,为片区的综合开发聚集人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3、经济基础初具,

9、社会环境良好。片区内现已建成金州康城、朝阳小区、电信小区等大型商住社区,有正大制药、程鹏酒店、天河休闲中心、兴华建材市场等工商企业100 多家,为东坝片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基础环境。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东坝片区建设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基础设施薄弱,住户多,整体搬迁改造难度大。东坝现已形成的丁字街、油坊街、白庙街,街道窄且蜿蜒曲折,没有配套的排水、排污系统,对外交通出口只有朝阳门、东坝小学路口、白庙路口三个出口,群众出行十分不便。按城市规划要求,改造难度很大,2700 户居民整体搬迁彻底改造面临群众难离土,思想难统一问题。二是建设新型社区缺乏足够的建设资金。经初步测算,整个安居工程建

10、设需资金约 20 亿元,资金缺口较大。因此可见,片区综合开发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挑战很大。但只要我们勇于面对困难,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破解难题、创新机制、迎接挑战,通过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片区综合开发建设一定能取得全面胜利。四、片区开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东坝片区开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发展为主线,以增加片区居民收入和提高片区城市化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河堤工程、四桥建设和湿地公园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东坝片区综合开发利用步伐,以新型社区建设为载体,全面加强东坝片区骨干道路、给排水、电力、电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11、,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推进土地整理开发,发展新型产业,使东坝片区经济、社会迅速融入安康中心城市,促进片区内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城市化的根本性转变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工作中还要坚持“整体规划、梯度推进,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集约用地、机创新制,保护生态、绿化美化的原则。运用安康中心城市全覆盖的理念和“三个集中”的原则,着眼于推动村域、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一体化发展,努力做好市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实现局部建设与整体规划的有效对接,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想,从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规划东坝片区及周边村的发展,全面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作程度。通过加

12、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按照市场化要求,搭建融资平台,打破村域界限激活土地资源,争取项目资金,聚集民间资本,切实解决资金投入问题。通过合理安排建设居民安居社区、湿地公园保护区、生态农业观光、商贸物流区、运动健身区,配套建设广场、绿地、空间景观,停泊车位、市场、环卫设施等各类基础设施,配套社区医院、幼儿园、学校、超市等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突破户籍、社保、就业等机制障碍,努力把东坝建成中心城市江南生态新区的示范亮点工程,实现城乡人口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进一步激发城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五、建设五大功能区,打造生态宜居新城区东坝片区开发建设要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以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努力把东

13、坝建成居住休闲娱乐、运动健身、观光、养生,商贸物流为一体的中心城市东部桥头堡。力争到 XX 年片区居民全部搬迁到新型社区居住,片区人口达到 8 万人,市政建设、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居民年均收入达 3 万元以上。片区的创业环境达到最优,人居环境达到最佳,就业情况达到最好,综合竞争力达到最强,辐射带动效应达到最大,使之成为安康中心城市改造建设的亮点。建设五大板块,合理构建功能区东坝片区综合开发拟划分五个主要功能区即:高档宜居区、商贸流通及商住开发区、运动健身区、堤外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区、农业生态观光区。1、打造高档宜居区和安置社区。集中在四桥南路两侧到东堤区段修建 3-4 个高档宜居社区,以高层

14、建筑为主,配套建设绿地、花园、娱乐场所和社区服务中心。集中安置社区分为二期进行。一期主要解决河堤及四桥建设拆迁户安置,地点拟造在四桥以西至东堤,占地约 100 亩,建安置房 610 万平方米,主要解决一期拆迁 287 户、949 人安置居住问题。二期主要是对东坝区域城中村彻底拆迁改造,社区建设点在四桥东侧、占地 400 亩。建安置房 43 万平方米,解决东坝村 2332 户 7000 人集中居住问题。在此基础上在四桥南路东侧用 1000 亩土地进行商业运作,建高档社区 2 个,建设商品房 120 万平方米,吸纳两山群众 4-5万人口到此居住创业。2、打造商贸物流区。依托现有家居市场、建材市场、

15、果蔬市场打造商贸流通聚集开发区。在金州体育场以东、四桥南路南段两侧,南至巴山东路北侧建设商贸、物流聚集区。3、打造湿地公园保护区。依托汉江河堤公园,配套建设亭台楼阁,黄洋河内湖等设施,大力发展旅游商服业,打造现代生态休闲娱乐区。解决拆迁农民生产、生活就业问题。4、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区区。依托东坝现有农地在河堤东南段内侧建设 1000 亩生态农业观光区,建设公园式园林、草坪、绿地,使之成为中心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生态的休闲公园。5、打造体育健身区。依托现有体育场、建设篮球、排球、乒乓球、游泳等运动设施,使之成为中心城市居民体育锻炼养身的运动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心城市功能1、加快河堤建

16、设工程。优先选用外线方案,按 20 年一遇的防洪设施标准投资 10 亿元,从东堤头到南环快速干道东口建成长 5.4 公里的河堤工程,河堤底宽 146 米,外环配套绿地、花园等河堤湿地公园,内环配建公路,河堤工程建成后可彻底治理东坝片区水患问题。2、完成汉江四桥工程建设。投资 5 亿元建设长 1.5 公里,宽 30 米的汉江四桥,四桥建成后北接江北新区,南接南环主干,将极大改善安康中心城市车辆通行问题。3、完成片区主干建设工程。分期建设四桥南路、朝阳大道、广场大道等片区骨干交通网络建设。区内道路分为两级。一级主干道红线控制在 25-40 米,二级骨架道路红线控制 15-20 米。4、建设排污工程。提高东坝区域内的地平标高,建设由 XX 西的排水管线,使污水在现有东堤头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同时合理建设公厕、垃圾回收点等设施。培植发展二三产业,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到 XX 年,东坝片区基本形成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业,商贸服务业,公益服务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围绕滨江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带,发展经营性商户 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