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医药优势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0906262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中医药优势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发挥中医药优势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发挥中医药优势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发挥中医药优势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发挥中医药优势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挥中医药优势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中医药优势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挥中医药优势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中医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医学。从我国的历史上看,中医药一直是长期支撑中华民族医药医疗的主要基础。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曾经作为一种主要医疗要素,在农村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农村的医疗覆盖率达到了 85%以上,基本实现了农村的初级卫生保健。目前,我国有 80%的农村居民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要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一个可覆盖 9 亿农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有必要重新发挥中医药作用,建立以中西医并重的医疗保健体系,使其从边缘化的状态回到起支撑作用的基础地位上来,建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当前,在县级医疗机构中,中医

2、院发展明显滞后于综合医院;在实际工作中,医疗机构对中医药的认识不正确,随意撤销县级综合医院中医科和中西医结合科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县乡村卫生网络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医药的积极参与;由于中医药收费过低,过多地考虑经济效益,中医药人员看西医、开西药的现象比较普遍。目前,在中医药事业方面,明显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人才资源减少从全国看,上世纪 20 年代,我国有中医 80 万人,1949 年有 50 万人,60 年代起,全国掀起办合作医疗的高潮。到 1975 年,全国有赤脚医生 156 万人,现在只有 27万人。根据对一些地区和县级中医院的调研,大部分中医院中只有 10%的中医能开汤药处方

3、。也就是说,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 3 万人。我国的人口从 4 亿多增加到今天的 13 亿,而中医却从 80 万人减少到 3 万人。我市有农业人口 260 万,而农村中有执业资格的中医人才廖廖无几。二、民间中医和老中医的绝技正在不断失传现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人员约 50 万人,后继无人已成为中医发展的突出问题,这是中医日益衰退的原因之一。现在中医教育按西医方式培养,忽视了民间名医的言传身教,中医本是来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解放前从医的全国著名老中医已所剩无几。20 世纪 50 年代主要按传统方式培养的国内知名中医也为数不多。从中医院校毕业的中医医师拘泥于书本知识,不能深入潜心研究,不能获得前人

4、的实践经验,也没有机会拜师学艺,中医的业务水平只能靠平时的摸索,走了许多的弯路,有幸者还能步入门径,大多数人临床多年还在门外徘徊。中医的疗效在临床得不到体现,使中医医师渐渐地对中医治疗失去信心,最后导致全盘西化。我们接触过许多博士、研究生,虽然在理论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但十分缺乏民间中医的传承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三、以药养医导致农民看不起病由于我国医疗机构普遍是以药养医,医生诱导患者消费,医疗费用迅速上涨,超出了农民承受能力,致使农民“因贫致病,因病返贫” 。有调查统计,近 10 年间全国农村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 12.8%,比同期农民收入年均增长7.7%高出 5.1 个百分点。在农民的医疗费用中

5、,价格较高的抗生素类的药品滥用严重,尤其是静脉注射类的药品使用频率很高,而用价格便宜的中医药治疗的费用比例极少,造成医疗费增高。现在贫困地区农民承受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有近半数病人应该住院的患者因经济困难而未能住院治疗。四、执业难目前全国民间、个体中医人数中,利用祖传或师承的一技之长为当地百姓看病,有的已享有较高声誉,病人来源不仅限于当地。但是按现行的西医化管理政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取得职业证书和执业资格,按照执业资格要求门槛过高,根本无法考取。其中不乏有些在八九十年代已获得合法行医资格的老中医,最近也被取缔。 “行医几十年,一朝失资格”令众多民间中医和有关专家十分不解。几千年来,泡制药材

6、和制作丸散膏丹,是中医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根据目前的法律,中医不能使用自制丸散膏丹,不能泡制饮片。这使得许多偏方、验方、单方失传,传统医学发展障碍重重。建设农村新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应该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举的原则要充分发挥中医的全科性的作用和独到的优势。使广大农民的健康和保健水平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改善。针对当前中医药进入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充分认识中医药以“简、便、廉、验”的特点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广大农民还是相信中医药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就近采药应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的药材可以解决当地大部分需用。中医药的运用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

7、实践中总结出来,因而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医药不仅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卓有成效,而且形成了简便廉验的优势。 “简”是中医药因时制宜的表现,所谓“大道至简” ;“便”是中医药地域优势的表现,所谓因地制宜,随地取材;“廉”是中医药发挥人自身优势的表现,因人制宜,不浪费人力和物力;“验”是中医药综合集成各种优势的结果。中医药的这一优势不仅表现在中华民族在历史上虽曾屡遭重大瘟疫,却总能克而胜之,近年来中医药介入 SARS、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能充分证明这一点。再比如,在流感季节,中医对预防和治疗流感、普通感冒都有很多经验。比如儿科的外感发烧,咳嗽感冒过去多半用西医输液的方法解决,但现

8、在吃中药产生疗效的速度甚至可以超过输液,所以到冬季的时候病人很多,尤其是儿科。虽然中药吃起来没有西药方便,但物美价廉,一服药 5 块钱左右,和价格昂贵的抗生素比起来效果一点也不逊色。还是一些诊断很明确的慢性疾病,比如:慢性肝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等,西医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为病人提供帮助,而中药可以改善症状,相对而言疗效好、副作用小。另外疾病的恢复期,尤其是手术后、癌症放化疗后的调养;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和养生保健这几个方面中医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且经过临床来看效果不错。至今在广大的农村,中草药仍然在防病治病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我亲眼见到一位城市妇女的孩子每到春夏之交,常常尿急、尿黄、尿痛

9、,去医院打针吃药,花钱许多,但病仍不能治愈,后一位农民告诉她,可用车前草试试。她于是天天去田边路口采来车前草煎汤给孩子喝,不几日就好了,之后偶有重犯,但每一用之,无不应验。车前草,性寒,善祛下焦湿热。用药不在贵贱,贵在对症,用得好,萝卜赛过人参;用不好,人参变成砒霜。遍布广大农村中的中草药,运用得当,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如紫苏可治风寒;蒲公英清热祛毒,可治疔疮;夏枯草平肝降火明目;射干可治风热性咽喉肿痛;荠菜凉血,可降血压;鸭跖草善退小儿虚热;马齿苋可治痢疾等。中医药不仅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卓有成效,而且形成了简便廉验的优势。2、建立民间中医合法上岗的长效机制根据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

10、特别是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中医规律的准入考核标准和技术传承制度,加大职业培训力度,解放民间中医,量才使用,把长期游离于体制外的这支民间中医力量纳入正常渠道管理,变成国家的财富,使他们在农村医疗卫生方面发挥作用。3、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整体推进农村中医药工作。巩固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村卫生室中医力量建设,逐步完善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认真探索新形势下县、乡、村中医药业务技术合作的新形式。以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中医药人员及卫生技术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深入开展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4、制定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措施充分考虑到农民的要求。一是将所有中医诊疗技

11、术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补偿范围,核定的种类包括针灸、推拿、按摩、刮痧、水针、薰蒸、埋线、穴位注射、牵引、中医骨折手术复位等;二是将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部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如内病外治贴敷治疗哮喘、营养不良、腹泻,小针刀治疗疼痛性疾病,牵引治疗颈、肩、腰、腿痛等;三是将组方中药饮片纳入合作医疗用药目录;四是将中医门诊就诊率高的七种慢性病或疑难杂症如肿瘤、慢性肝炎、糖尿病等的门诊治疗费,实行年门诊限额补偿;五是积极鼓励中医机构或中医药人员自种、自采、自制、自用中草药,而且这“四自”中草药参照同种同属中草药定价,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通过政策调整,促进中医药参与当前正在试点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外地已

12、有了较好的先例:贵州中医学院从 1992 年起都在为农村培养乡土中医大夫,每年派出专家教授深入农村,为当地培养中医药乡土人才,教会他们识药治病的技能。并且通过这些受训的乡中医药人才带动当地农民学会利用和保护好中药材资源。农民在看病时,可以带上自采的草药交与医生,实行“以药换医”的新型农村医疗制度,如果病人带的药材多,医生还会补给病人药、医之间的差价。这样就减少了农村病人费用的支出,解决了农民“有病不敢医” 、 “有病无钱医”等问题。这一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健体系可以促进农民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减少其医疗负担、增加其收入。我市应予以总结、推广、提高。5、建立健全农村中医药人员培训制度提高其中医药专业知识与技能;继续抓好农村中医药人员的学历教育,不断提高其学历层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采取城市和农村的对口支援,对口培训、名医带徒弟的办法带动农村中医药人员的技术培训。6、加强农村中医药的监督管理要认真贯彻执行执业医师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当前,要按照卫生部等 7 部委局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切实加强中医医疗市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医活动、中医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和违法虚假中医医疗广告行为,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