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4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件(北师大八年级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901355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14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件(北师大八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历史:14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件(北师大八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历史:14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件(北师大八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历史:14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件(北师大八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历史:14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件(北师大八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14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件(北师大八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14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课件(北师大八年级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1975年1月13日,周恩来抱病出席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并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20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指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接近、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人民生活达到世界中上等收入水平以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转化的渐进过程。,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高举伟大的旗帜,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新宪法的颁布(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

2、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地位,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法,2、其他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

3、国民法通则,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993年11月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先进典型:邯郸钢铁总厂,国家的就业制度和人民的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国家的就业方针:劳动者自主就业 市场调节就业 政府促进就业人们的就业观念:告别了“铁饭碗”“大锅饭” 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建立,三、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1、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1991年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 2001年,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过去的十

4、年是中国外交成功的十年。我们打破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所谓制裁,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在联合国人权会十连胜,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上海APEC会议的圆满举行,我们和各大国的关系和周边国家的关系都有了新的发展,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四、高举伟大的旗帜,江泽民指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确立为党的 指导思想,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综合国力提高,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理论指导,更加完善,推动,互相,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