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0853791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某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某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某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某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某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某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某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情况的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某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情况的调研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总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一项激励农民提高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市作为一个产粮大县,粮食生产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粮食直补政策执行得如何,不仅影响该市经济发展,也事关社会稳定大局。近期,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市粮食直补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粮食补贴的基本情况*市总面积 1895 平方公里,辖 20 个乡镇、办事处,现有耕地 61.81 万亩,其中水田 41.81 万亩,旱土 20 万亩。

2、XX 年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重点产粮大县,XX 年被确定为全省做优做强湘米产业的 43 个重点基地县之一,现有农业人口 94 万。XX 年补贴面积达 52.7 万亩,惠及农户 24万户,补贴资金达 4960.62 万元。为使 XX 年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能在春耕前发放到农民手中,市财政局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在 2 月 25 日如期完成 XX 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所有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到农民手中。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际种植面积的核定不准确。按照规定,每年的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户时按照 2003 年核定的农业税计税面积中上年度农民的实际种粮面积进行补贴。应该在

3、补贴发放前,由各乡镇组织人员到村到户实地核定并由农户签字确认,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一是很难保证面积核定工作的公正。在核定面积时,受人员因素的影响难以做到公平合理,很多村干部的随意性很大,责任心不是很强,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户之间的不平衡,引发新的矛盾。二是按核定的实际种植面积发放补贴的矛盾相当突出。在取消农业税以前,由于部分农户种田积极性不高,抛耕现象较严重,大部分乡镇在农业税征收过程中,采取不管是否种植都按承包土地中的计税面积征税。如果发放补贴时按照计税面积中的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将会引起农民的不满,导致不少上访事件的发生,在*乡就曾发生过因按实际种植面积发放补贴而上访到 XX 的事情。

4、基于以上原因,为确保农村社会稳定,避免矛盾的激化,在目前全市大部分乡镇便采取不管是否种植,都按 2003 年的计税面积发放补贴。从而普遍出现种与不种一样发放补贴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补贴资金的社会效益不够大。*市种植粮食还是以分散种植为主,种粮大户较少,散户较多, “两补”资金分到每户头上最多的不到四百元,少的仅几十元。根据调查,农户对这笔资金的利用没有体现鼓励春耕的初衷。一是由于补贴资金数额偏小,不能发挥促进粮食生产的效益。一部分农户领取到这笔资金后,认为这笔资金是零散小钱,随意用于打牌等娱乐方式消耗掉,并没有用于购买农资。同时,由于外出务工的收入所得相当可观,这笔资金

5、也远远不够补偿农户种田所丧失的机会成本,不能有效的阻止农地抛荒现象。二是由于乡镇金融机构的设置都集中在乡镇机关所在地,加大了领取补贴的成本。镇村金融服务尚比较欠缺,村镇一级的邮政储蓄网点、柜台少,为了支取数额不大的两补资金,不少农户要转车才能到达镇上邮政储蓄网点,还要排很久的队,费时费劲。还有部分农户由于信息更改等原因导致首次办理不成功,还需要再折回乡镇财政所、公证处等地开具证明再次办理。在*镇调研中发现,一农户为了支取 20 多元的补贴款,来回的车费和伙食费就花去 10 多元,这样造成两补资金所花费的成本过高,导致农民怨声载道。补贴资金代发尚不够到位。*市的两补资金代发工作由邮政储蓄银行完成

6、,共涉及 24 万多户账户。在资金代发的过程中,由于分散性强、数据多,过高的交易成本也凸显代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一是由于代发成本过高导致银行的服务不到位。资金代发工作对于银行本身来说利益微薄,为减少成本,邮政银行的软件便自动将超过六个月未支取的明细数进行压缩,而只显示汇总数额,导致农户对两补资金的明细账目存在疑惑。虽然市财政已和邮储银行沟通要求对方在网点显眼位置张贴告示告知农户可以要求银行打印明细,但在具体检查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农户仍不知道可以免费要求打印明细,部分网点由于人手不足,而金融需求较大,银行员工无力为农户再提供打印存折明细的服务,谎称要收费。农户的知情权未得到有效保障,不能做到使百姓

7、心中明明白白一本账。二是户名、户主更改情况多而复杂,部分补贴资金未能成功代付。村干部在提交分户数据的时候,部分农户的名字与银行储蓄系统中开户名不一致,导致这部分资金不能代发到账户中。还有部分农村家庭,由于分家导致户主信息更改或者需要增加,这些都未能同步在储蓄系统中进行更改,也导致资金代发不成功,而这笔代发资金还滞留在银行的专户等待更改成功后才能发放。部分乡镇垫付资金较多。2003 年“费改税”时,一些乡镇对移民、五保户以及水利、公路建设等占用耕地采取了免收农业税的补偿方式,上报农业税计税面积时没有将这些面积上报,而补贴发放的面积是以 2003 年核定的计税面积为依据,导致这部分农户得不到补贴。

8、为减少矛盾,这些乡镇便不得不垫付资金发放补贴,XX 年,*市共有六亩塘等 10 个乡镇不同程度的垫付了补贴资金,全市共计垫付资金 486015 元。三、完善粮食补贴政策的建议因地制宜,重构两补资金用途。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目前*市使用的水库、山塘、堤坝、渠道等水源工程大部分是 20 世纪 50-70 年代修建的“三边”工程,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加之年久失修,带病运行,水库山塘渗漏,灌排渠道淤塞,输水排水不畅。主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 40%,配套率不足 70%,全市 154 座水库有 86 座属于病险水库。*市近几年发放粮食补贴累计达两亿多元,但人均每年分散到农户个人手中的资金量就微乎其

9、微,使用效益不大。而水利设施的建设需要整块的资金投入才能进行的工程。如果能够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水利的兴建、维修、维护上来,必将能够从质的效果上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将直接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利于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另外,由于种粮效益低下,农村绝大多数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耕地抛荒、双季改单季、粮食作物改为经济作物非常明显,每年的抛荒面积数以万亩计。因此,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种粮引导激励效应势在必行。基于此,建议在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在适当时候重构两补资金的用途,不再将补贴资金分散发放到农户手中。一是将资金的大部分投入到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来,改善农田水利建设投

10、入不足导致的农业生产条件逐渐恶化的情况。二是在土地流转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将资金的小部分用于重奖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遏制耕地抛荒势头,保证粮食安全,真正发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服务,提供优质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要以农村金融服务为载体,通过储蓄网点发放到全市几十万农户手中。从两补资金的发放过程来说,必须做到以下两大因素:一是免费为已压缩的账户提供打印明细服务。邮储银行虽然已针对此项进行发文,但、村镇上的绝大部分邮政储蓄所还没有落实。应该加强邮储网点对此项工作的落实力度,网点必须在显眼位置张贴公示告知农户,或者在村级进行两补资金公示时同时公

11、示告知可以要求银行免费提供查询服务。最好是由邮政银行重新设置软件,不再对数据压缩,随时可以通过存折反映明细。同时,加大邮储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对违规收费和拒不履行提供查询明细服务的网点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二是简化信息更换手续和明细账目查询程序。考虑到农村地域广、金融资源少,从便民的角度出发,应简化某些证明手续。对于农户身份证与村干部、财政局提供的分户数据信息一致,而存折上姓名只有个别字不相同的,应当场为其做出更改,不要求其再到财政所开具证明。对于明细项目的查询,银行要求本人带身份证才能进行查询,但农村很多五保户和年纪较大的村民无法亲自前来,因此针对两补资金进行明细查询的,只要求其出示身份

12、证则可代为查询,这将极大地方便群众办事。加强监督,保障资金发放切实依法依规依程序。一是事前监督,做到公示公开。确保两补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将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粮食生产的正常发展。要用好两补资金,就要做到资金分配服人心、利人民。各村、镇在上报分户数据时,就应切实遵守资金发放程序,在村内做到“两有”:核定面积有签字,发放资金有公示。只有切实做到资金发放的公示公开,才能将个别矛盾和谐解决,消化在村集体内部,确保补贴发放的公开、公平、公正。二是事后监督,确认账实相符。资金发放之后不能放任不管,应由财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及时督促检查,通过走访村户,查验补贴资金的分配是否公平、公正,代发银行是否按照要求如期将资金下发到农户的“一卡通”上;是否存在资金下发前就已经代扣一事一议费用、农业税老欠、新农合医疗资金等费用;是否在发放过程中存在搭售其他业务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