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社区不同类型党员管理服务新途径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0820398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社区不同类型党员管理服务新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社区不同类型党员管理服务新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社区不同类型党员管理服务新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社区不同类型党员管理服务新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社区不同类型党员管理服务新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社区不同类型党员管理服务新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社区不同类型党员管理服务新途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社区不同类型党员管理服务新途径XXX 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党委下设 27 个党支部,其中 20个离退休党支部;社区中心党委共有离退休党员 779 人,安置党员 236 人,在职党员 53 人。多年来,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党委紧紧围绕上级党委的中心工作,积极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努力探索建设“创新、学习、服务、有为”四型党组织,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多次被XXX 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一、当前社区三类党员存在问题及原因近年来,大量的党员随着“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进入到社区,并伴随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

2、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益趋现,社区党员也逐渐形成了“三力三心型”社区党员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在职党员:“有力而无心”型。所谓在职党员,是指在社区居住,但组织关系隶属其供职单位党组织的共产党员。在职党员是社区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工作日的八小时之内服务于供职单位,由单位党组织负责管理;而工作日八小时之外的生活主要在居住社区。一方面他们相对年龄轻、文化层次高、思想品质好,事业心、责任心较强,又具有一定的宣传组织能力和协调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在单位受到过系统的党性教育,有较强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且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相对稳定的收入,有能力来促进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3、但是由于在职党员身份、工作和组织关系在单位,虽然住在社区,但却没有隶属关系,导致个别在职党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单位党员意识”比较强,对社区事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甚至个别党员在八小时之外不能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下岗、待岗及流动党员:“无力也无心”型。因社区居住人员结构比较复杂,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就业或棚户区改造导致居住地变化等原因,一些党员在流动比较大,并且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活动,因而形成了下岗、待岗及流动党员的党员群体。目前这类党员人数约 359 人,占社区党员的 1/3,是社区党员中一支十分重要的党员队伍。这一类群体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个体差异大。

4、例如:在个人文化素质上,既有文化水平较低的流动民工党员,也有文化水平很高的柔性流动人才党员等。二是稳定性较差。他们所从事的一般是那些流动性较强的工作,这使流动党员群体在数量上、分布上经常发生变化,他们的组织关系变动也十分频繁。因此,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动力不足,有些人由于面临生活窘境而感到既没精力也没心事和能力参与组织生活和社区建设,有些人走南闯北,接受新鲜事物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较快,市场经济务实、效率意识的增强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愿在党的组织活动上和社区建设上花费时间。离退休党员:“有力且有心”型。由于柴河林业局是一个老局,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因而退休人员占据大多数,从而社区离退休党员

5、也相应较多,离退休党员 779 人。总的来看,绝大部分老党员退休不褪色,仍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教育子女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勤奋工作,他们党性较强、政治觉悟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比较坚决,通常都是闲不住的,社区工作和社区组织的活动比较热心,想回社区后能继续为社区建设奉献余热。但是有的退休老党员不再追求进步,不再自觉主动学习和参加组织生活,他们认为自己为革命、为工作兢兢业业,奉献了大半辈子,到了离退休下来的时候,认为自己什么都退了,因而不愿接受思想政治再教育,对党的活动和地方建设不关心、不热情、不参与。 “工作退休、思想滑坡”的现象严重,有的离退休老党员不爱学习,对国家

6、大政方针和地方建设妄加评论,对党内的一些违纪违法的人和事道听途说,夸大其词,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和形象;还有一些老党员把交党费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负担,为了少交党费,要求把组织关系转往其他地方,有的甚至半年不交党费,个别的还有退党的想法。二、对实施“不同党员分类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党委在每个社区设立了党总支,并下设了在职党员党支部和离退体党员党支部,这些党员进行“不同党员分类管理”的实践性探索,并形成了较有特色社区党员管理的新模式。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 。XX 年,按照林业局的要求,建立双重管理,就是要明确在职党员所在社区党组织能够对其现实表现、成长

7、进步拥有话语权。针对这一情况,社区党组织建立在职党员登记表等一系制度,动员和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登记,接受居住社区党组织的管理与监督,调动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使其主动参与居住社区建设,并在参与社区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在职党员的积极性。各社区结合实际,开展“党员示范户” 、创建“文明院落”等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影响和带动社区其它党员和群众,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还根据在职党员的特长,及时组织开展“扶贫帮困” 、“共建文明社区”等多种形式的为民服务活动,密切他们与社区居民的血肉联系。二是以制度为保证,明确在职党员的责任意识。建立了社区党员管理制度 ,

8、以此来确定社区党支部与社区在职党员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创造条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制度,大大改善了在职党员的组织生活。对日趋增多的下岗、待岗及流动党员,实行“灵活管理” 。由于下岗、待岗及流动党员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柴河社区中心主要以“人文关怀”为主,从管理拓展到政治关怀、思想关怀和发展关怀全方位延伸,以此促进社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一是建立登记卡,实行动态管理。对掌握到的下岗、待岗及流动党员建立登记卡,登记卡内容包括党员基本情况、原工作单位、现就业单位及联系地址和电话号码,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加强就业培训,让其发挥作用。对日趋增多的下岗失业党员加强就业培训,要求他

9、们转变观念,实现下岗再就业。畅通就业信息,为下岗、待岗职工党员“找岗”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下岗失业党员自立自强,为社会多做贡献,使他们的能力和作用有用武之地。三是建立多种载体,加强教育管理。通过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等载体,采取直管、代管、协管的方式,始终保持对这部分党员教育管理的连续性,使他们“学习不断档,思想不掉队,组织不断线” 。同时,还对外出的党员,通过电话或网络做好定期联系、互通情况,努力使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切实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对离退休党员,实行“属地化管理” 。针对大量退休干部党员转入社区的实际,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实行“属地化”管理,就是把他们

10、划到与生活区最近的一个社区党组织,要求他们按时参加组织生活。一是建立信息库,做到“三知三必访” 。建立了离退休党员信息库,做到知家庭住址、知家庭情况、知特长爱好;生活有困难时必访、家庭有矛盾时必访、重大节日时必访的“三知三必访”要求,使离退休职工党员感受到社区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增强社区离退休党员的归属感。二是开展文体活动,加强文化修养。针对离退休党员的特长爱好,引导他们争做健康向上文体活动的带头人,鼓励他们成立兴趣小组,创办书画、读书、健身、棋牌、歌舞等活动,组织社区党员群众参加,深度开发离退休党员的潜能。三是创造机会,引导他们参与社区管理。社区通过动员、激励、组织和创造机会,引领离退休党员

11、围绕联系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反映群众的意见和为群众解疑释惑;围绕信访户、邻里纠纷等,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保平安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在社区工作中的主动参与度,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成立“党员志愿者者巡逻队”发挥他们的余热,做到“离岗不离党” 、“退休不褪色” 。四是实施结对帮扶工程,搭建社区救助平台。社区对困难党员和弱势群体等实行登记造册,组织离退休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并做好突发性的扶贫救助工作。每逢节假日,社区还会组织部分离退休党员为困难党员和弱势群体等送去温暖和祝福,把党的爱心送到社区内的每一户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家中。五是加强教育,严格管理不断提高离退休老党员的政治

12、思想素质。变过去的读读报纸、摆摆 XX 阵为政治思想引导式,国家大事、地方建设讨论式,单位工作、社区活动参与式,以成功的事业去鼓舞人,以先进的典型去激励人。特别是要在老党员中开展寻找光荣感的思想教育,讲理想、讲荣誉、讲奉献,不断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老党员继续严格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退休不退党” ,进一步加强组织观念和党性锻炼,政治思想上不能放松,坚决不能放弃。对拒不交纳党费、思想消极、不思进取,经多方多次做工作仍不改进的,则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畅通出口,确保离退休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六是以老党员的好家风带党风、促政风。在退休老党员中开展以“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弘扬孝文化、共筑魅力新社风”为主题的“六风”活动,开展了老党员义务教授学生书法、为小学生讲述林业局历史故事等活动,推荐有威望的老党员担任小区支部书记,在邻里纠纷、夫妻矛盾中进行调解,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各社区也树立离退休党员的典型事迹和人物,以点带面,宣传退休老党员治家理念、良好家风、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等方面好的做法、理念、体会等,进一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建设文明科学的家庭文化,崇尚魅力新社风,进一步提升家庭成员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以老党员的好家风带动社区的党风、促进社区政风,从而推动社区新风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