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会议上关于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发言稿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30791697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会议上关于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会议上关于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会议上关于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会议上关于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会议上关于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会议上关于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发言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会议上关于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发言稿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会议上关于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发言稿县是农业大县,有12个乡镇,200个行政村,1175名村“两委”干部。近年来,县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先锋工程”为牵动,积极探索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有效激发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管用并举,完善村干部选评新机制优化选任方式,创新管理机制,是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注重优化选任方式。我们在村党组织换届中大力推行“两推一选”和“竞职比选”选举模式。在136个村党组织中推行了“两推一选”;选择镇东等64个基础较好的

2、村推行“竞职比选”。通过采取这两种模式,一大批综合素质好、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人才被选入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切实优化班子结构,增强了整体合力。目前,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为43岁,比上届整体降低3岁;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82名,占村干部总数24%;具有“双带”能力的890名,占村干部总数76%。二是创新村干部考评机制。县委出台村干部考核评价办法,确定村屯经济发展、精神文明与社会事业、基层组织建设和临时性阶段性重点工作等四类18项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以考核结果定档次、定报酬、定任免。两年来,通过绩效考评提拔优秀村干部32名,各乡(镇)兑现奖金40多万元。三是探索“四权”治理新模式。为进一

3、步强化村党组织在村民自治活动中的主导权和影响力,我们围绕“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目标要求,在200个行政村探索推行了“四权”村级民主治理新模式。将村党组织的领导有机地融入村民自治中,从体制上改善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种组织的领导方式和途径。目前,全县200个村全部成立村代会,均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代会主席。二、落实待遇,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各项待遇,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一是落实村干部政治待遇。县委注重选拔政治素质好、议政能力强的村干部,他们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截止目前,全县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村级干

4、部达467人,占农村“两委”班子总数的39.7%,其中有1名党支部书记当选为县人大常委。我们还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有效途径,对工作上做出突出成绩、群众公认的,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县委已将工作业绩突出的吉庆村党总支书记孙克吉任命为奎山乡党委副书记。二是着力落实村干部报酬。按照市委有关要求,我县对提高村党组织书记工资标准等工作进行了测算,县财政补贴400余万元,大幅度提高200名村党组织书记岗位补贴,力争人均工资达到1.8万元。对离任不满和累计不满15年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基本情况台帐。与此同时,县财政每年拿出5万多元对市委命名的12名优

5、秀村党组织书记的工资、“两险”进行补贴。三是拓展村干部关爱领域。出台县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定期体检办法,每年12月份对村“两委”干部统一体检,并建立体检专门档案,费用由县乡统筹解决。对89名离任村党组织书记按每年不少于600元进行补贴,经费统一列入县财政预算。目前,已补贴167人次,金额近13万元。三、强化保障,营造干事创业宽松环境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基本保障,是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支撑。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将村干部激励保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包带乡村、定期检查、入村调研等工作制度,每名县领导分包一个村,带扶一名村书记;各乡(镇)“两

6、委”班子成员也分别帮带村“两委”主职干部90余名。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县委出台基层组织建设五年规划,重点以加强“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五个基本”建设,给予村党支部必要的党建载体和抓手;制定鼓励村级“两委”带头领创办产业项目,进一步为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搭建了平台。重新完善县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此外,还建立联系帮扶村党员干部制度,县、乡两级从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解决村“两委”干部生产发展和生活困难问题。去年以来,全县共有236名领导、49个部门与村干部建立了联系帮扶关系,共帮扶资金713万元、实施帮扶项目58个,解决问题170多件。三是加强基础阵地建设。我们以“阵地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采取上级资金援建、部门出资帮建和自筹资金改建等方式,着力解决全县58个村级组织无活动场所问题。由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出资和省市县党费补贴共计152万多元新建27所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高标准村级组织“六位一体”活动场所; 林业、财政等15个县直部门,出资帮建中山阳等15个村级场所;镇镇东等村自筹资金110多万元,改扩建16个村级场所。目前,全县200个行政建制村,全部建有“六位一体”活动场所,彻底改变“公章身上带,会议家中开”、村民无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场所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