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743119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进生产生的原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后进生的教育一、后进生存在的原因。 (1)家庭教育方面:小学阶段的后进生的存在与遗传素质、先天发育不足有关;但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是其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有的孩子是父母离异,孩子得不到温暖,缺乏约束和管教,个性心理发育不健全,其自卑感重,攻击性强。有的是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纵容,袒护子女的缺点,也造成其个性发育的缺陷。有的是家庭教育过分严格,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使孩子丧失了自信心,从而造成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2)从学校教育来看,教师教育观念的不当,也是后进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教师 “恨铁不成钢” ,没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揠苗助长。有的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过分注

2、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就会造成一部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的优点无法被发现,而逐步自暴自弃,沦为后进生。有的教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当学生出现品德或者学习上的问题,不是耐心教育,热情帮助,而是批评处理体罚,向家长告状等粗暴的方式,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进一步形成师生间的隔阂,从而使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这些做法对后进生的转变都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3)社区环境的影响。学校和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问题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到学校里。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与社会接触面不大,但是他们的可塑性强,随着他们的成长,受社区和同伴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到了小

3、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还充满了无知和好奇,一旦家庭教育出现偏差,自我约束力不够强,再加上外来的诱惑,也极为容易染上不良的社会习性。现代社会传播媒介飞速发展,一些不健康的影像书籍会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再加上一些个体经营者缺乏社会责任感,为谋取私利,想方设法引诱他们进入 “两室三厅” ,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分散,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这些原因都导致后进生的存在。二、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首先,正如上文所述,小学后进生的存在与他们先天的遗传素质有密切联系,身心发展一般来说有缺陷和不足,相对同龄的孩子他们的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个性上或是争强好胜,容易与人发生争吵,或是严重

4、自卑,这种不健全的个性心理反映到日常的学习,生活表现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后进生现象。其次,他们心理上有要求进步的火种,但往往得不到满足,对优秀的学生充满了羡慕和嫉妒,但又表现出鄙视和瞧不起,甚至用捣乱的形式来引起教师的注意。但他们有共同的特点,是受到批评和孤立时也感到愤怒和苦恼;当稍有进步受到表扬时,会兴奋不已,洋洋得意,每犯一次错误心理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懊悔,涌现起一定程度的改正错误的希望,但出于各种原因,这种心态上的转变并不一定就能从行为习惯上直接表现出来,因此后进生的教育过程具有很大程度的反复性。只有认识到后进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才能有足够的耐心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发展和进步。三,把握良

5、机,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一句话说的好, “善用物者无弃物,善教人者无弃人,为有春风多着力,朽树也能成荫” 。后进生的教育离不开认知的疏导与情感的激励。认知疏导离不开讲道理,道理讲得明白,可以说服人;道理讲得有力,可以征服人;道理讲得透彻,可以折服人。当然讲道理既要有符合实际的内容,又要有引人入胜的形式;小学阶段后进生的教育更富有技巧性。教师讲的道理既要深入浅出,又要一针见血,能促动他们的心理。许多后进生性格内向、脾气很犟。教师在转化此类后进生时,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采取迂回的法,消除其心理隔阂,然后循循善诱,方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任何一个小学生对老师

6、都有比较强烈的崇科拜心理和依恋心理。教师的一句关怀和温馨的话语使他们消除情感上的戒备,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是永恒的真理。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 “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的血和肉” 。当学生真切地感到老师的爱时,即使老师狂暴地批评也会使之心悦诚服,产生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对错误的痛悔。反之,一个平常缺乏爱心而被学生厌恶的老师,即使以最温和的言词,恳切的态度,帮助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认为是虚伪的而拒绝接受。在教育过程中,当后进生认识到教师对他的信任、尊重、关心爱护时,心理必然会产生内在动力,消除自卑感,对前途重新寄予希望。因此,我们对后进生充分的关怀和热爱也是针对他们潜意识中存在着

7、要求上进的心理。2,发掘闪光点,情感激励。后进生缺点毛病多,经常听到的是批评,遇到的是不信任和冷漠的目光,而优点往往被忽视。后进生不是生来就是后进的,他们也有自己的闪光点。经验表明,老师真心实意、实事求是地肯定后进生的优点,往往成为后进生思想转化的突破口。如果老师能看到他们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就会让他们感到老师是足够公平的,有助于他们全面的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所以,老师的表场要常挂在嘴边。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教师上课时应该设计一些有层次性的问题,用一些比较容易的完成来鼓励学习上的后进生,让他们大胆的尝试,从而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如果学习优秀的学生和他们同时举

8、手,要先请后进生来回答,有进步就表扬。当犯错误时,课堂上不批评指责,不让学生难堪,课后再予以帮助和教育。同时,还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后进生获得更多的成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不同其他同学横向比较,要同自己的过去纵向比,就能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在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做为教师应该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素质,铺设进步的阶梯,让他们看到光明和希望,激起更高的学习热情。例如:一位同学平时纪律松懈自由散漫,但体育很好,在一次校运会上,他勇夺 800 米长跑第一名。得知这一消息后,我在班会课上表扬了这位同学,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并鼓励他要严格要求自己,改掉不良习惯

9、。同时任命他为班级劳动委员。这位同学不负众望,不仅在纪律上有很大进步,同时在年级五项评比中,每次都取得好成绩,老师、同学父对他的进步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3,磨炼意志,培养自控能力。针对后进生的心理特征,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我觉得在教育过程中,尤其在现在独生子女教育中耐挫力的培养,抗诱惑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尤其对于后进生,这一点至关重要。现代小学德育中,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队课活动中,可以根据有关的心理教程设计课例,针对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进行训练。这不失是一种科学系统的好方法。同时在对后进生反复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认识到这一点,在行为表现中学会自我控制。

10、4,发挥集体、家庭、学校的合力。后进生由于其特殊性,需要适当采用个别教育的方法;但是,也不可忽视集体的教育作用。要把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首先,与任课老师的配合,发挥老师集体的教育作用。后进生上课情况怎样?学习成绩如何?我经常与任课老师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帮助和教育他们的方法。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在班上组织学生成立互助小组,和科任老师一起帮助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其次,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它可以使班级产生凝聚力和同心力,在潜移默化中给每一个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如集体的行为规范,良好的班级舆论,对每

11、一个学生都是一种约束,一种激励。再次,要取得家长、社会密切配合。我经常进行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建立联系桥梁;互通学生情况,一同来教育学生,班上有个学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娇惯坏了,父母看他缺点多就不喜欢他。因为在家里得不到温暖,这个学生不好好学习,四门功课不及格,还常与同学打架,成为双差生。要教育好这个学生,首先得做好家长的工作。我及时进行家访,与孩子的父母一起商量教育孩子的方法,并与家长建立了定期联系。定期把学生在校表现,特别是他的优点和进步都汇报给家长,家长也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我。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教育学生还应当与社会配合。我经常与街道居委会联系,了解

12、学生在校外的表现,请他们关心和帮助学生,并组织学生参加街道一些教育活动。同时聘请一些老红军、老八路、劳模、科技专家等先进模范人物担任校外辅导员,用他们亲身的事迹来教育学生,收效甚佳。5,设计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上文已提到,后进生有比较严重的自卑感,同时也有强烈的自尊心。有的后进生活泼好动,有一定的兴趣和特长,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和优点的机会,这样自尊心成为他们参加活动的内驱力和精神支柱。例如:我班从三年级就建立了学雷锋小组,长年开展利民活动,为盲人五保户打扫卫生做好事。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学雷锋小组,他们不怕脏、不怕累,逢年过节为街道五保户做好事,在活动中逐渐养成了爱劳

13、动的习惯和助人为乐的好品质。有个学生原来在家什么活也不干,学习也不努力,通过参加利民活动,他慢慢改掉了懒散的毛病,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进步很快。有些学生学习虽差,但兴趣广泛。对这些学生,我并没有用学习 “压”他们。而是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项课外举小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如组织他们参加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这些学生本来连上课都坐不住。但对参加这些活动的兴趣都十分浓厚。活动中逐渐养成了认真专注、刻苦钻研的好习惯。这些学生进步很快,有的还成了三好学生。、分析后进生的类型及特点。根据我校后进生的状况,把他们分为思想品德后进生,行为习惯后进生,学习困难后进生三类。其中学习困难

14、后进生占 90%,而学习困难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大多不好,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听讲,不能积极思考,爱做小动作,作业拖拉,甚至经常不做,书写脏乱,边写边玩等。总而言之,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自卑感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二是逆反心理强,是非观念模糊,言行不一;三是自控能力差,学习基础差,缺少学习兴趣,自身丧失学习动力。、剖析了后进生的成因。1、学校教育失误导致后进生错误的教育观念制造了后进生。素质教育实施十多年来,许多学校仍没摆脱应试教育的怪圈,学习成绩自然被视为评价学生的首要标准,在教育界流传着“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口头禅便证明了这一点。农村小学教学设施简陋,师

15、资编制紧缺,低年级教学大部分为语数包班,且学生数多达 60 左右,教师忙于各种应付,对一开始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没能及时帮教,导致他们基础太差,学习无兴趣。再加上“留级制”的取缔,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形成了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落后。25 名研究对象中有 3 名后进生就是村小拆并时转上来的。教育方法失当逼出了后进生。有的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不留自尊;驱出课堂,不准听课;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转嫁教育;弃之不管,任其东西这些方法直接导致师生关系对立,把站在后进生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后进生的群体。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造成了后进生。目前,大量民工子女涌入我

16、校。由于地区的差异,边远地区教育观念滞后,教育设施落后,开设科目不全,教育质量相对偏低。外地生转入本校后,由于基础太差,语言不通,适应能力差的学生逐渐变成了后进生。2、家庭环境不利导致后进生学习目的导向错误。家长以对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体味去教育子女赚钱。有的家长长年在外,将子女托给父母亲戚照料,导致有的孩子个性孤僻,埋头苦学不成,便自暴自弃。如小燕的父母常年在外开店,将小燕托付在阿姨家,阿姨对她关怀备至,但她仍觉得不自在,整天愁眉苦脸,闷声不响。家长素质水平低下导致后进生。有的家长对人生缺乏正确的追求,整日吃喝玩乐或行为不检,严重影响孩子的品德与学习;有的家长溺爱袒护孩子,对其放任自由;有的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有错便粗暴打骂,使孩子走上下坡路。如研究对象中有一个叫小峰的,家底比较薄,父亲无正当职业,母亲是外地人,平时疏于对小峰的管教,致使小峰窃取了同学放在书包中的钥匙,周日怂恿同伙去同学家偷东西。班主任登门家访反映此事,家长也无所谓。家庭残缺或再婚家庭。有的家庭人际关系恶劣,或是破碎的家庭,或是再婚重组家庭,孩子没有温暖,没有爱,使他们思想消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