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乡镇两基复查年审工作自查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0743046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乡镇两基复查年审工作自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xx年乡镇两基复查年审工作自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xx年乡镇两基复查年审工作自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xx年乡镇两基复查年审工作自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xx年乡镇两基复查年审工作自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乡镇两基复查年审工作自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乡镇两基复查年审工作自查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 年乡镇两基复查年审工作自查报告XX 县人民政府:XX 乡“两基”工作 2000 年经省人民政府验收后,几年来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发展经济、增加教育投入,使“两基”工作得到巩固和提高。全乡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现将 XX 年“两基”自检自查工作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XX 乡地处高寒山区,人多地少,环境条件十分有限。全乡总面积 31.16 平方千米,辖 5 个村委会,54 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阿昌、景颇、傣、德昂等多种民族。XX 年全乡总人口 9300 人,有耕地面积 5306 亩,人均耕地 0.57亩。全乡有普通中学 1 所、教学班 7 个,在校学生 321 人、小学 1

2、 所,教学点 4 个,教学班 24 个,在校学生 728 人。全乡中小学在职教师 70 人。近年来,我乡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科教兴乡”的战略。XX 年,我乡农村经济总收入 4235 万元,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 1686 元。经济发展初具规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二、巩固提高“两基”指标情况普及程度1、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全乡 712 周岁儿童 646 人,在校生 646 人,入学率 100%;1315 周岁少年 309 人,在校生 321 人,入学率 103.88%。2、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全乡 715 周岁残疾儿童、少年 6 人、入学 4 人,入学率 66.67%。3、在校学生年辍

3、学率:上学年初,小学在校学生 744人,辍学 6 人、辍学率为 0.81%;初中在校学生 331 人,辍学 8 人,辍学率为 2.42%。4、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15 周岁总人数 145 人,接受初中教育 142 人,完成率 97.93%。17 周岁人口总数 160 人,接受初中教育 146 人,完成率 91.25%。教师队伍1、全乡有小学教职工 42 人,专任教师 42 人,学历符合规定 42 人,学历达标率 100%;有初中教职工 28 人,专任教师 26 人,学历符合规定 26 人,学历达标率 100%;2、2001 年以来,新补充小学教师 16 人,学历合格率100%;新补充初中教师

4、10 人,学历合格率 100%;3、全乡中小学教职工与学生编制核定比例为:小学为1:17.1,初中为 1:11.46;专任教师与学生比:小学为1:17.1,初中为 1:12.35。14、全乡有初中校长 1 人,任职条件合格 1 人,合格率达 100%;小学校长 3 人,任职条件合格 3 人,合格率达100%。教育质量1、全乡有小学 1 所,教学点 4 个,初级中学 1 所,全乡中小学均能按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中小学认真组织教师进行课改实践,引进新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工作,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2、全乡有在校学生 1049

5、人,在校生品德操行评定合格 1049 人,合格率达 100%。3、全乡有小学毕业生 124 人,小学毕业生合格 124 人,合格率达 100%;有初中毕业生 106 人,初中毕业生合格106 人,合格率达 100%。5、全乡有小学毕业班学生 124 人,小学毕业生体育合格 124 人。体育合格率达 100%。有初中毕业班学生 106 人,初中毕业生体育合格 106 人,体育合格率达 100%。6、全乡有初中毕业班学生 106 人,初中毕业生全科合格 75 人,全科合格率达 70.8%。7、全乡有小学 1 所,初级中学 1 所,体育运动会举办率小学为 100%,初中为 100%。8、学校开设生命

6、、生存、生活教育课,有计划、有教案、有作业、有记录,并且组织了“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做合格少年儿童”演讲活动,活动参与率高,师生受到了教育。办学条件1、全乡设完小 1 所,小学教学点 4 个,中学 1 所,布局合理,方便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满足“普九”需要。2、校舍面积:全乡小学校园占地面积 18258,生均占地面积 25.08,校舍建筑面积 4411,生均 6.06;初中校园面积 8333,生均占地面积 25.96,校舍建筑面积 2729,生均 8.5。目前中小学已建盖宽敞明亮的砖混教学用房,各校备有旗台、围墙、大门、运动场、水源、厕所等配套设施、绿化建设不断加强,为学生酿造了优

7、美的学习环境。3、实验教学仪器配备:四个教学点基本达二类标准;中心小学达一类标准、中学达二类标准,小学五所学校配有远程教育设备,XX 中学配有语音室、计算机室,初步形成教育信息化。4、全乡有小学 1 所,初级中学 1 所,教学用房达标率小学达 100%,初中达 100%。5、全乡有小学在校学生 728 人,有初中在校学生 321人,课桌椅配备率小学、初中均为 100%。6、全乡小学共有图书 10775 册,生均图书 14.8 册;教学仪器按小学一类配备,教学仪器配备率 100%;文体器材达标率 100%;劳动课设施设备达标率 100%;实验教学普及率达 100%;信息技术课设备配备率达 0%。

8、7、乡中学共有图书 7580 册,生均图书 23.61 册;教学仪器按初中二类配备,教学仪器配备率 100%;文体器材达标率 100%;劳动课设施设备达标率 100%;实验教学普及率达 100%;信息技术课设备配备率达 100%教育经费1、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了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XX、XX、XX 年,全乡公用经费补助分别达 17.44 万元、29.9 万元、37.66 万元;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分别为 12.58 万元(小学 4.12 万元、中学 8.46 万元)、35.01 万元、39.68万元。七个较少民族学生生活补助分别为 1.3 万元、0.93万元、0.88 万元。2、教职工工资按

9、时足额发放,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中基础性部分按月足额发放,奖励性绩效部分于每学年末按绩效考核结果发放。扫盲工作我乡于 1996 年完成了扫盲工作。虽说几年来无新增文盲出现,但我乡还是加强了对农村成人的教育,建立了 5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乡充分发挥农村家长学校的作用,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分别邀请县农业局、县畜牧局、县科技局、县茶技站等相关部门的专家,到各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的科技培训。先后建立了养猪、生态茶叶、优质稻、包谷种植基地,为农村家长学校开展农村实用科技培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几年来,分别在 5 个教学点大力开展技术培训、科普宣传工作,培训人数达 8000 余人次。认真落实“三生教育

10、”“三生教育” ,即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一是加大对“三生教育”的宣传力度。各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简报、宣传栏等宣传媒体,加强对“三生教育”的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做好实施“三生教育”宣传舆论引导工作,使此项活动深入校园、深入师生。二是认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各学校认真把“三生教育”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在小学三、五年级实施“三生教育”课程,每周 1 课时,做到上课有教师,活动有目的,工作有方案,学习有心得,教学有计划和教案,学生学习有活动。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 ,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命、生存、生活。还将“三生教育”与日常校园文化

11、活动、班级活动和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使“三生教育”形成课内外互动的良好局面。三是学校与社会与家庭相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各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不断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各学校经常召开学生家长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家访,帮助学生及学生家长树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自觉维护和监督孩子的日常生活。三、巩固提高“两基”工作的主要措施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000 年我乡“两基”达标验收及复查合格后,始终把发展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了“打基础、重科教、强素质、控人口、创和谐、抓机遇、争项目、内引外联扶农商,壮大四个支柱产业,建成绿色经济生态乡”的经济

12、发展思路。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两基”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把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作为促进全乡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根本大计,纳入全乡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时,我乡根据省、州、县“两基”迎“国检”会议精神,明确了“两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多次召开会议,听取“两基”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两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乡政府组织召开了全乡“两基”迎国检动员大会和“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对我乡“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举全乡之力,扎实抓好“两基”迎“国检”工作的要求。为强化乡村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切实抓好教育工作,增强责任感,乡人民政府与乡直各单位、各村委会、

13、中小学签订了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 、 “两基”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职责任务。制定了XX 乡“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 ,按要求对“两基”各项指标进行了复查、核对和更新。采取措施,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1、严格实行教育“双线目标责任制” 、 “承包责任制”和“六长”负责制,把巩固学生和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列为乡、村、组干部和校长、教师工作考核的内容以及安排新农村建设项目的依据。2、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对义务教育的认识。要求各村、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采用群众会、宣传栏、开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开展宣传,使教育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懂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与

14、义务。各村必须把依法送子女入学纳入村规民约中,建立了监督家长依法送子女入学的机制。3、开展小学毕业生整体移交初中就读。为使移交工作顺利进行,我乡制定了小学毕业生整体移交初中就读实施方案 ,落实学校报告、政府催学制度,职责分明,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4、认真搞好两基文化户口册填报。由于两基文化户口册是 2000 年建立的,虽说每年都有变更,但数据不准备,给我乡的两基工作开展带来的困难。为此,乡人民政府于XX 年 11 月投入资金 5000 元重新建立了新的文化户口册,对户口册的信息进行了填报、录入,为全面了解、撑握全乡教育情况奠定了基础。5、依法开展“控辍保学”工作。乡政府专题召开

15、控辍保学工作会议,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控辍保学工作实行领导挂钩负责制,抽调乡村干部对不明原因不到校上课的学生进行走访,动员返校上课。同时采取各种措施保障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一是对面临辍学的学生实施救助。如邵家寨俩姐妹,姐姐在读初三,妹妹刚升入初中,因为父母离异,姐妹俩都跟着奶奶一起过,奶奶年老体弱,生活无经济来源,奶奶无法支付费用,面临辍学。乡政府了解情况后,从民政资金中安排了一部分给她们家,并要求村委会在安排该年度的农村低保时优先考虑,给予照顾。要求学校要关心、照顾俩姐妹,给予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二是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予生活中的帮助。比如有的学生家庭生活困难,在学校住,被子单薄,特别是冬

16、天,XX 气温低,易感冒,影响学习。乡政府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 16 名中小学住校学生发放了棉被,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积极向上多渠道争取资金资助贫困学生。通过与上级部门争取、向挂钩单位争取、向各级领导争取等方式,开展贫困学生救助。五年来共争取到 10 万余元资金资助了 100 多名学生顺利开展学业。抓好学校常规管理为了促使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素质教育成效,最终实现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乡加强了对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一是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制度、方案。小学制定了教育教学奖惩方案 、 小学教师工作岗位职责 、 学校管理工作目标 ;中学制定了XX 中学内部管理目标责任制 、 中学教职工聘用方案 、教职工考核、晋职、评优方案 、 教学常规管理评估实施细则 、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 、XX 中学试行人员聘用制岗位设置方案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