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标志物检测与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727811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BV标志物检测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HBV标志物检测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HBV标志物检测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HBV标志物检测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HBV标志物检测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BV标志物检测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BV标志物检测与分析(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HBV 标志物检测与分析HBsAg HBeAg 抗 HBc 抗 HBcIgM 抗 HBe 抗 HBs 检测结果分析+ + - - - - 急性 HBV 感染早期,HBV 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 + + - - 急性或慢性 HB,HBV 复制活跃+ - + + - - 争性或慢性 HB,HBV 复制减弱+ - + + + - 急性或慢性 HB,HBV 复制减弱+ - + - + - HBV 复制停止- - + + - - HBsAg/抗一 HBs 空白期,可能HBV 处于平静携带中- - + - - - 既往 HBV 感染,未产生抗 HBs- - + + + - 抗 HBs 出现前阶段,H

2、BV 低度复制- - + - + + HBV 感染恢复阶段- - + - - + HBV 感染恢复阶段+ + + + - + 不同亚型(变异型)HBV 再感染+ - - - - - HBV-DNA 处于整合状态- - - - - + 病后或接种 HB 疫苗后获得免疫- + + - - - HBsAg 变异的结果+ - - - + + 表面抗原,e 抗原变异。2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一、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1、抗 HAV-IgM+说明机体正在感染 HAV,是早期诊断甲肝的特异性指标。2、抗 HAV-IgG+提示既往感染,若感染过 HAV,抗HAV-IgG 可终生阳性。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测

3、定1、HBsAg 阳性提示患急慢性乙型肝炎及 HBV 携带者,若持续阳性 6 个月以上,易发展成慢性乙肝或肝硬化。2、HBsAb 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 HBV,现已恢复,注射过乙肝疫苗或 HBsAb 免疫球蛋白者,HBsAb 可呈阳性。3、HBeAg 阳性表明乙肝病毒处于复制期,有较强传染性,若 HBeAg 持续阳性,说明肝细胞损害严重,可发展为慢性乙肝或肝硬化。4、HBeAb 阳性表示大部分乙肝病毒被清除,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5、HBcAb 有 HBc-IgM,IgG 和 IgA 三种,抗 HBc 总抗体对机体无保护作用,抗 HBc-IgM 阳性见于急性乙肝发病期,是乙肝病毒近期感染的敏

4、感指标,也是 HBV 持续复制的指标提示病人有传染性,抗 HBc-IgM 阳转提示乙肝逐渐恢复。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3抗 HCV-IgM 阳性是诊断丙肝的早期敏感指标,也是判断HCV 活动性,传染性的指标,若持续 6 个月以上则易转为慢性丙型肝炎,抗 HCV-IgG 阳性是机体既往感染过 HCV的标志。四、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抗 HDV-IgM 出现较早,用于丁型肝炎的早期诊断,HDV-IgG 阳性表明机体感染过 HDV。五、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95%的急生期病人抗 HEV-IgM 阳性,抗 HEV-IgM 持续 2-3 个月,而 HEV-IgG 持续约 1 年。妊娠后期合并戊型肝炎

5、者,易发展为重型肝炎。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 S2 和前 S2 抗体测定。Pre-S2 阳性提示 HBV 复制异常活跃,有传染性,抗Pre-S2 阳性见于乙肝急性期及恢复早期,提示 HBV 已被清除,预后较好。七、HBV-DNA 测定HBV-DNA 阳性是诊断乙型肝炎的佐证,表明 HBV 复制及有传染性,也用于监测应用 HBSAg 疫苗后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若 HBV-DNA 阳性表明疫苗阻断效果不佳。八、HBcAg 阳性,提示病人血清中有感染性的 HBV存在,其含量较多,表示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预后较差。4九、乙肝大三阳:HBsAg + 、 HBeAg +、 HBcAb +十、乙肝小

6、三阳:HBsAg+、HBeAb+、HBcAb+ 。老年人和儿童用药剂量折算表年 龄 剂 量初生-1 个月 成人剂量的 1/18-1/141-6 个月 成人剂量的 1/10-1/76-12 个月 成人剂量的 1/7-1/51-2 岁 成人剂量的 1/5-1/42-4 岁 成人剂量的 1/4-1/34-6 岁 成人剂量的 1/3-2/56-9 岁 成人剂量的 2/5-1/29-14 岁 成人剂量的 1/2-2/314-18 岁 成人剂量的 2/3-全量60-80 岁 成人剂量的 3/480 岁以上 成人剂量的 1/2按小儿体重计算1、小儿剂量= Kg(KG(60小 儿 体 重剂 量或 每 次成 人

7、 每 日 2、每次(d)剂量=每次(d)药量|/kg小儿体重(kg)53、小儿体重计算法:1-6 个月小儿体重(kg)=3kg(初生时)+ 月龄0.67-12 个月小儿体重(kg)=3kg(初生时)+ 月龄0.51 岁以上小儿体重(kg)=2年龄+7-12 个月小儿体重=2年龄+7-8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1、小儿剂量= 小儿体表面积()(m273.1成 人 剂 量2、体表面积()计算法体表面积()=0.0128体重(kg)+0.0061身长(cm)-0.1529 体表面积() =0.035(/kg)体重(kg)+0.1()注:此公式限于体重在 30(kg)以下小儿。体表面积()=(年龄 +5)0

8、.07 体表面积()=( 4体重( kg) +7)【体重(kg )+90】3、体重与体表面积粗略估算法体重(kg)体表面积()体重(kg) 体表面积()3 0.21 12 0.564 0.25 14 0.625 0.29 16 0.7066 0.33 18 0.757 0.39 20 0.808 0.42 25 0.909 0.46 30 1.1010 0.49中国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一、血糖控制目标2005 年 IDF 全球指南建议:空腹血糖5.5mmoL/L,餐后 2 小时7.8mmoL/L;2007 年中国指南建议:空腹血糖为 4.4-6.1mmol/L,非空腹血糖为 4.4-8.0

9、mmol/L 但 HbAlc的靶目标均为6.5%。HbAlc6.5% 相当于,空腹血糖(可以是指尖毛细血管血糖)6.0mmol/L ,餐后 2h 血糖8.0mmol/L三、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在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二甲双胍可作为首选药,当血糖未达到目标值时,应该联合使用磺脲类或非磺脲类降糖药物,若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存在问题,应考虑选用每日服用 1 次的磺脲类药物,以稳定降糖效果,也可选用速效胰岛素促分泌剂。2007 年中国指南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以二甲双胍为7起始治疗,在非超重患者中二甲双胍、磺脲类、格列奈类或 -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均可作为首选,

10、当血糖未达目标值时,可采用不同作用机制药物的联合治疗,如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可考虑胰岛素治疗。三、特殊情况治疗方案及控制目标1、围术期:手术应激可使血糖急剧升高,造成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这也是术后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糖可造成感染发生率增加,伤口愈合延迟,因此:接受小手术时,术中不需要使用胰岛素;在大中型手术术中,需静脉应用胰岛素,并加强血糖监测,血糖控制目标为 5.0-11mmol/L,术中宜输注 5%GS100-125ml/h,以防止低血糖。葡萄糖胰岛素钾联合输入,是代替分别输入胰岛素和葡萄糖的简单方法,术后在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前仍予胰岛素静脉输注,恢复正常饮食后可予胰岛素

11、皮下注射, ;对于术后需要重症监护或机械通气的患者,通过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 4.5-6.0mmol/L 范围内,可改善预后,较为保守的目标是 6.0-10.0mmol/L;中、小手术后血糖应控制在 5.0-11.0 mmol/L 之间。治疗精神异常、HIV/AIDS 的某些药物有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的不良后果,并且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在开始这些药物治疗前,应检查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并询问是否8存在高血压、肥胖、吸烟史和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应每月测血糖和体重 1 次,治疗过程中体重增加者应进行常规血液生化检查。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血糖,典

12、型的血糖谱为相对正常的空腹血糖及逐渐升高的餐后血糖,不能只监测空腹血糖,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加强降糖治疗,随着糖皮质激素剂量的改变,降糖治疗要及时调整,胰岛素治疗常作为首选。四、低血糖的处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只要血糖3.9mmol/L 就属低血糖范畴。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某些植物药也可能导致低血糖,它们可能含有降糖成分,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应注意: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一旦血糖低于3.9mmol/

13、L,即需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糖尿病降糖药物的治疗原则传统的降糖药物包括双胍类、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类、餐时血糖调节剂、糖苷酶抑制剂 5 大类口服降糖药以及作用时间不等的胰岛素。91、磺酰脲类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刺激胰岛素分泌,尚有一定的胰腺外作用,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常用的传统 2 代药物有:中长效制剂格列苯脲、格列齐特、短效制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一般空腹和餐后血糖均升高者选用中长效制剂,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选用短效制剂,磺酰脲类药物使用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情况逐渐加量,年龄大、肾功能轻、中度受损,易有低血糖倾向者,应避免选用格列苯脲而使用格列喹酮较为安全。2、二甲双胍

14、,单独使用很少引起低血糖,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并可抑制肠壁对葡萄糖的吸收,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单纯饮食控制效果不佳时,应首选二甲双胍,建议从小剂量开始,初始剂量为 250mg,2-3 次/日,最大剂量为 2g/d/(国外为3g/d/)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心力衰竭、严重感染及其它严重缺氧性疾病时以及静脉使用造影剂前后应停用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表现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故一般采取在进餐中服用。3、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不引起体重增加和低血糖,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胃胀、腹泻、胃肠痉挛

15、性疼痛,顽固性便秘,从小10剂量开始,酌情逐渐加量以减少胃肠道反应,需于吃第 1口饭时立即服药、嚼碎咽下。4、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亦称胰岛素增敏剂,主要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常用的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该类药物特别适用于胰岛素抵抗明显者,因该类药物能增加体重,故肥胖患者宜与二甲双胍合用,现临床可供选择的还包括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的复合制剂,常见不良反应为水肿、体重增加、轻度贫血,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肝功能,慎用于 NYHA(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分类 1、2 级的患者,禁用于 3、4 级的患者。5、非磺酰脲促胰岛素分泌剂,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方法是进餐时服用,不进餐不服用。

16、6、胰岛素胰岛素治疗适应症:包括 1 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昏迷) 、围术期、妊娠、孕前准备,合并严重感染,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口服降糖药失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3 个月 HbAlc 仍不能达标时,就应该启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的分类,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胰岛素的应用:2 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物治疗 3 个月11HbAlc 仍不能达标者,可在原有口服药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在基础胰岛素和口服药物治疗后餐后血糖仍控制不佳或者需要进餐时间灵活的患者,可以进行每日多次餐前注射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餐时+基础胰岛素) ,其中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较常规胰岛素起效更为迅速,对餐后血糖的控制更好,低血糖发生率也低,对于有一定胰岛功能的糖尿病患者,预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