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情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726641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情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情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情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情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情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情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建文档酷-中小学教与学(http:/ 精品文案荟萃 看了不后悔轻轻点击,看更多精彩 http:/ 中小学教与学http:/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在知识引入时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条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疑问情境,让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态势。

2、这样就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生带入了情境之中。 在教学中,我很重视在概念的引入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如:在学习角的性质时,我说:“老师在纸上画了一个60度的角,在黑板上画了一个60度的角,又在操场上画了一个60度的角,这三个角,哪个角大?”一个学生说:“当然是操场上的那个角大!”我又说:“把一个30度的角放在10倍的放大镜下一看,你们猜,现在看见的角有多少度?”同学们众说纷纭,通过激烈的讨论和实际测量,得出的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粗细无关,只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二、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思维条件,其作用

3、对学生而言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就要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新学的知识与旧知识建立相互联系的过程,学生对新知识与旧知识密切联系的理解与领会程度,必然会对掌握新知识产生思维上的心理转移。如:在学习多位数读写,我抓住最基本的、最有普遍意义的概念进行迁移。首先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个百,10个百是1个千;2568是由2个千、5个百、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看到一个四位数就能脱口而出地读出。这样使学生对基本的、最有普遍意义的概念、“数位”、“计数单位”、“进率”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为学习多位

4、数的读写创设了良好的迁移条件。学生原有知识的掌握状况是影响新知识学习的重要内部因素,对概念理解的透彻程度是决定知识学习的重要条件。这些知识掌握的过程,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是为学习后面的知识蓄积能力的过程,也是架起新旧知识桥梁的过程。 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区分异同,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如:学习了面积的概念以后。可以在与周长的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面积意义的理解。 三、在知识的深化中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条件 概念形成后,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它,就要通过开阔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概括、比较,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把学过的知识按一定的系统梳理成线,进一步掌握

5、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在深化理解中进一步掌握。如:学生学习了四则运算后,帮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当加数不相同时,则不能转换成乘法,而所有的乘法可以转换成加法。加与减、乘与除、加与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那么减和除之间有联系吗?它们之间也是转换的关系,当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相同数时,则减法可以转换成除法。老师可问:“1206可以连续减多少个67”如果不用减和除的关系去考虑,学生就只会傻减,实际上就看120里包含着几个6,有20个6就可以连续减20次。 这样的沟通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升华。从而体会到知识之间是相互沟通的,是相互联系的,深刻地认识了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以丰富的情感、生动的直观,把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新颖性、科学性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之中,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诱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他们享受获得新知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