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72359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对策【摘 要】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我国的教育的发展水平来看,中学生的体质问题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障碍。我国大部分的中学的体育教学情况来看,体育课往往只是跑跑步、打打球、做做操等简单的活动形式,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来的教学形式上,缺少创新。老师也没有进行过多的技术指导,在整个一堂课中,教师只是一个任务的安排着,并不是一个指导者或者传授者,没有完全履行一个体育老师的责任。 【关键词】中学教学;体育教学;问题;探讨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综合实力在不断上升,带领着国民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中学的体育教学随之有了新的发展,教学内容及方式都在不断完善,但其中仍然存在

2、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重智育,轻体育。虽说我国在大力提倡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其中的素质教育就包括体育,但是相比起智育、德育,体育并没有受到学校和家长真正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形式化的表层程度,没有真正的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或者说,学校在体育教学中的投入没有跟上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学效果不明显。 (2)教学模式单一。就我国大部分的中学的体育教学情况来看,体育课往往只是跑跑步、打打球、做做操等简单的活动形式,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来的教学形式上,缺少创新。老师也没有进行过多的技术指导,在整个一堂课中,教师只是一个任务的安排着,并不是一个指导者或者传授者

3、,没有完全履行一个体育老师的责任。太过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得一个本应该十分有趣的课堂,失去了原有的生气。 (3)教学方法不科学。现在在中学就任体育老师的整体水平普遍不高,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教师的水平会使我们对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产生疑问,经常会在体育课上,教师在强调动作要领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科学的做出示范,导致一些课堂事故。或者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符合本年龄段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与学生的发展规律产生偏差。 (4)学生的兴趣不高。现在对体育感兴趣的中学生已经很少了,他们的兴趣大多数都从篮球、游泳转型了电脑、手机,身体条件也在逐渐降低。由此可见,体育课在现代所要承担的责任要远远

4、大于以前。中学体育课不仅要帮助学生锻炼出强健的体魄来应对逐渐紧张的学业,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对运动的热爱,达到长久健身的效果,使他们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受益。但是现在的中学生并不喜欢体育课,完全没有兴趣,他们宁愿在教室用手机玩游戏与不愿意到户外运动,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已经无妨吸引他们了。 (5)教学环境的限制。教学环境的限制主要是指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够完善,硬件条件落后,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国内的中学里,给学生运动的最大场所就是操场,除此之外,很少有学校设置专门的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甚至游泳池,即使有也不是按照国际标准修建的。没有好的环境,就不能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针对中学生体育出

5、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观念不是让学校重体育轻智育,而是让学校老师甚至学生及家长真正的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它并不是学生常说的“副课”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增加课次,或者抓紧课间操的时间,尽可能的让学生多做锻炼。或者将体育考试列入期末考试中,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转型期,分数的权威性依然存在。现在体育在中考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并没有渗入到每个学期的考察中,学生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如果在普通大型考试中有了体育,学生的积极性会有明显增加。 (2)改进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色彩。现在的体育教学的模式太过死板和陈旧,没有跟上现在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结

6、合学校的硬件设施,组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例如将课间操改成交谊舞、男生可以利用课上的时间进行一场篮球、足球等友谊赛,女生可以将踢毽子比赛或者跳绳比赛重新列入活动议程上来,再者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时不时的请一些教练级的老师来给大家进行体育讲座。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该更加的丰富,例如给学生教一些简单的武术、跆拳道或者太极、体育舞蹈等,样式多了。学生总会有他们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进师生情谊。 (3)增加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的专业水平无疑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再学习,不断完善、提升专业能力。另外学校也应该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加受培训的机会,帮助老师实现终身学习

7、。在增加培训机会的同时,为增加培训的效果,使培训能够直接促进教学,学校需要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监督教师的学习过程、考察老师的学习效果,避免浪费学习机会。 (4)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不断努力、不断改进的过程,不仅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同样也需要家长的共同配合。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共同组成的,现在社会上的运动热虽然比不上几年前,但奥运的余温还在,这是一个积极的影响教育,学校应该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重视体育,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家长的影响,如果家长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他们

8、自然而然的会对体育运动产生一定的兴趣。 (5)发觉学生的体育特长。体育教师在组织集体活动的同时还应该积极观察各位学生的特长,有的学生擅长球类,有的学生擅长跑步等,找到不同学生的与自身条件相符的体育特长就有利于因材施教,同时也会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相对于教室里上课,比较放松,注意力比较泛散。因此,很多体育教师上体育课时紧绷着脸,用强制的手段去克制这种?F 象,这样不利于教师本身的健康心态,更不利于学生学习情绪。心理学认为:兴趣引起活动,使个性积极化,以极大的热情去面对,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去教学,学生的学习欲望必定会被激发,注意力也会集中到课堂上来,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

9、三、小结 体育教学是提高国民体质的重要手段,重视体育教学就是重视素质教育。现在的中学中体育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好太过单一,学校在体育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还不够,硬件设施的配备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想要提高中学的体育教育,就必须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增加课堂的组织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在结合家庭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还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学生。在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的精神状态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表现得精神集中、精力充沛、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反之,教师在上课时心不在焉、情绪不高、态度

10、冷淡,随意指责学生,这样的体育老师当然会使学生敬而远之,这样的课堂,学生也是应付了事,毫无激情可言。 在平时的课间休息时,体育教师要尽可能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用爱心去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把心思转移到学习训练中。如在室外上体育课时,教师要求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教师自己也要穿运动服,学生上课不能戴遮阳帽,教师也不要戴遮阳帽,并与学生站在阳光下同甘共苦。教师在上课前,经常让学生先慢跑操场两圈,教师也要与学生一起跑步。这样以身作则,缩短了与学生感情距离,学生才会与这样的教师建立感情,这就是教师的榜样力量。 参考文献: 1秦海生.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探索,2012(4):143-144 2李春汇.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障碍及消除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2005(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