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学习间及返岗后心得体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722421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学习间及返岗后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培学习间及返岗后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培学习间及返岗后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培学习间及返岗后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培学习间及返岗后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培学习间及返岗后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学习间及返岗后心得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培学习间及返岗后心得体会在 2010 年 11 月 22 日,我荣幸参加中西部地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国培学习总结学习,在参训的 12 天里 ,有教授的高深理论,有特级教师的核心理念及精彩案例相结合,还有昆明市各区教研员的教本分析和研究, 每天都有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有时心灵一片清爽 .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到新课标的新理念,反思了自己以往在教学中的不足,真是受益匪浅. 返岗研修中再结合参训中所学的知识及参训结束时所发的光盘中内容在教学中尝试,把所学知识化为己有 ,下面我就对参训时及返岗研修阶段作如下总结:在教学活动中,当好组织者同时参与到孩子的团队里,儿童已有许多生活经验与知识的积累,孩

2、子的思维比我们教师要开阔得多,只有有天高才能任鸟飞,教师应该给孩子们提供和创造很大的一片蓝天。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让他们飞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而又不能让孩子看着蓝天想着大海,就像景海莲老师讲的一个案例,让孩子认识单位不应该从孩子的父母的工作单位入手,虽同是单位但是不同概念,应该和一位教学三角形的老师一样从角入手,给角加一笔会变成什么样子,变成 A,变成三角形,看多好!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孩子放开说。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课堂上要让学生学得快又要学得乐。教育改革从课标从教材入手,作为一线的老师只有认识课

3、标读懂教材才能像教材那样给孩子2提供一个学习的空间,比如在教学整数除法中,有几位教师读懂了算理让孩子在动手中认识算理,在总结中学到算法。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经验是原有的,社会在发展需求也在改变,如果仅靠那点旧的教学经验,自然无法读懂现有的教材,无法与新的教学理念接轨,那么给孩子的是围墙里的天空,而失去到墙外天空的视野,所以只有更新知识,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建立起全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出现,学生好奇之心远远超出教师,如果我们要利用好原有教学手段,再加入新的教育核技术把课

4、本中没有的,而身边常有的出现在课堂,让学生能在课堂中就入社会大学堂,发现身边教学,疏理身边数学,让学生觉得情理之中,预料之外,从而激起好奇心去探研身边的数学,学生乐于学数学 ,发现数学最后才能超越数学.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写一辈子教案不能成为名师,可是写三年的反思一定可以成为名师,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一节失败的课堂。很多的课堂不是没有生成,而是我们教师没有去捕捉好,利用好,有时教学生成是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或是一个错误,如果教师没有进行反思那么这些动作,这些错误就会像一点火星一样很快熄灭,如果我们去反思去捕捉,多点的火星就可以点燃教师经验与新理念之火,才能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点火星,点燃课堂生成

5、之火,3照亮这个课堂。短暂的培训结束了,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我受到的思想振荡一直在伴随着我,在这段时间的教学中我一直都在用新的课程标准,同是像李惠萍老师教我们那样把小学六年十二册教材分析归类,再进行疏理把教材中每个学段知识接触点找准,这样才能过渡自然,有效利用教材教学资源,像李家永老师那样理论联系实际案例,进行生动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好教育手段辅导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共同解决教学重难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生动。自我参加培训回到教学岗后我一直在学习学校为我们准备的各种资料,同时结合教学并且向有见解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让自己更好的来感悟:“学习任何东西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

6、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可见,学习的本性在于探究。人类学习的目的在于继承、探究、发现和积累自身发展的知识与能力;人类学习的过程是不断调整自己,更好地获取外来信息、接受外来刺激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学习主要是学习探究与创新的方法,培养探究与发现的观念,发展探究与创造的意识,掌握探究与创新的技能。因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与教学改革的永恒目标。所谓探究学习,就是从问题或项目出发,通过观察与实验,猜想与论证,表述与评价等探索研究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4力、培养科学态度和增强研究体验的学习过程。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

7、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雨是善变的,大地于是有了勃勃生机; 云是善变的,天空于是有了五彩斑斓;季节是变化的,春夏秋冬给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小孩子是擅变的,在运用转化思想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我们就变得更加聪明智慧!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指导者、欣赏者。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对“实践与综合应用 ”学习活动的评价应以质的评估为主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8、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习题用于练习,练习是形成和巩固认知结构的基本途径; 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知识解问题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用数学的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一种主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部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对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构建新知。知识解问题对小学生来讲,真正的知识开始於操作活动之中。在动手实践中使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帮助学生学会重要的学习方法,并内化为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的难点处开展动手操作,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关系5简单化。让操作成为学生思疑解疑的桥梁,利於学生理解和寻

9、求正确的解答方法。同时也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这就是说,儿童的认识不只是从直观开始,而首先是从动作开始的。动手实践可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经历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为学生理解法则、公式打下基础在华盛顿图书馆的墙上有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 做过了,就理解了。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同时揭示出学习数学不能是“ 听” 数学、 “看”数学,而是要调动多个感官参与”做”数学。.动手实践活动是手与眼的协同活动,是对客观事物动态感知的过程。在动手实践中把触觉、视觉结合起来,促进智力活动的内化,形成概念、规律与方法。另外,动手操作还要给学生留出

10、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操作时间。教师应作必要的指导,但又要避免在教师的指令下亦步亦趋的操作。还应注意适量和适度。适量是指要控制使用次数和时间,并非越多越好。适度是指当学生的感性认识已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表像基础上及时抽象概括,掌握火候,使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动手实践操作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方法问题,它有利於把全体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直接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正确的把握操作时机,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概括、归纳和推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反之,则失去操作应有的价值.用以上的各种理念来武装自己,同时自我感觉有很大的进步,6在教学中更顺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不少,我很感谢各们老师给我在今后的工作指引了一条明路。相信,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自己一定会因“远程研修”的学习,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