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假山在园林中的造型及布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72107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假山在园林中的造型及布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析假山在园林中的造型及布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析假山在园林中的造型及布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析假山在园林中的造型及布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析假山在园林中的造型及布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假山在园林中的造型及布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假山在园林中的造型及布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假山在园林中的造型及布局浅析假山在园林中的造型及布局 2010年06月25 日浅析假山在园林中的造型及布局 摘要 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园为基本形式,并要求创造出高于自然的园林环境,追求自然之趣是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假山石具有中国园林特色的人造景观,它作为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基本骨架,对园林景观组合、功能空间划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假山,造型,布局,中国 1引言 叠山造园在我国历史悠久,并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园林体系。古人云:水以山为面,水得山而媚;山者,天地之骨也。因而,园林不论规模大小,形式如何,都会有山的踪迹,假山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成为了诸多园林空间中独具魅力的

2、艺术景观。可以说造园必须有山,无山难以成园。 2假山概述 2.1假山的定义 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上水景物的通常。其体量大而集中,客观可游,使人有置身于自然的山林之感。 2.2假山的功能 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 以假山作为主景,或者以其构成整个园林的地形骨架,建筑、植物、落水等景观以它作为依托。例如北海的濠濮间,一组建筑就是依山而建,并且曲尺形的爬山廊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有变化,整组建筑随山形高低错落,从而丰富了立面构图。再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其独特的造型使其成为了水石庭的主景。

3、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 园林中往往会根据全园特征及各部分功能划分景区,以便于游人游览。利用假山来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显得既自然又灵活。特别是利用山水相映成趣地结合来组织空间,使空间富于性格的变化。如圆明园“武陵春色”要表现室外桃源的意境,故用土山分隔成独立的空间,其中又运用两山夹水,时收时放的手法做出桃花溪、桃花洞、渔港等地形变化,于极狭处见辽阔,似塞又通,由暗窥明,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联想。此外,假山在组织空间是可以结合为障景、对景、背景、框景、夹景等手法灵活运用。例如太原迎泽公园北门内广场的假山,就是运用障景的手法,将内外空间巧妙地划分开,自然和谐。 控制游

4、览视线 在利用假山分隔空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游览视线,利用假山将视线导向某一特定点,影响某一固定点的可视景物和可见范围,形成连续观赏或景观序列,以及完全封闭通向不悦景物的视线(障景)。有时由于假山所营造的起伏的地形,形成的对景物的忽隐忽现的视觉效果,也引起了游览者对隐蔽景物的好奇心和观赏欲望。 影响到有路线和速度 土山的高低起伏和走向的变化会影响游人的运动方向、速度和节奏。坡度增加时,游人的游览速度就会降下来,或者绕行,坡度降低时,其速度就会稍微加快,这样起伏变化节奏不同,必然也引起游人游览节奏的变化,峰回路转地引导者游人的游览方向,带给游人不同的游览乐趣。 2.3假山的种类 假山根据

5、其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相间的山。 土山 就是不用一石而全用堆土的假山。现在一说假山,好象是专指叠石为山了,其实假山本来就是从土山开始,逐步发展到叠石的。李渔在其闲情偶记中说:“用以土代石之法,既减人工,又省物力,且有天然委曲之妙,混假山于真山之中,使人不能辨者,其法莫妙于此。”土山利于植物生长,能形成自然山林的景象,极富野趣,所以在现代城市绿化中有较多的应用。但因江南多雨,易受冲刷,故而多用草坪或地被植物等护坡。在古典园林中,现存的土山则大多限于整个山体的一部分,而非全山,如苏州拙政园雪香云蔚亭的西北隅。 石山 石山是指全部用石堆叠而成的假山。因它用石极多,所以其体量一般都比较小

6、,李渔所说的“小山用石,大山用土”就是个道理。小山用石,可以充分发挥叠石的技巧,使它变化多端,耐人寻味,况且在小面积范围内,聚土为山势必难成山势,所以庭院中缀景,大多用石,或当庭而立,或依墙而筑,也有兼作登楼的蹬道的,如苏州留园明瑟楼的云梯假山等。 土石山 这是最常见的园林假山形式,土石相间,草木相依,便富自然生机。尤其是大型假山,如果全用山石堆叠,容易显得琐碎,加上草木不生,即使堆得嵯岈屈曲,终觉有骨无肉,所以李渔说:“掇高广之山,全用碎石,则如百衲僧衣,求一无缝处而不得,此其所以不耐观也。”(闲情偶记)如果把土与石结合在一起,使山脉石根隐于土中,泯然无迹,而且还便于植树,树石浑然一体,山林

7、之趣顿出。土石相间的假山主要有以石为主的带(戴)土石山和以土为主的带(戴)石土山。 假山体量的大小,受园址范围大小的影响,进而影响塑山所用材料。就假山构成的物质材料来看,不外乎土和石。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论叠山时强调“大山用土,小山用石”。园林中的假山乃是模仿、凝练真山而作,而真山之所以值得模仿,正是由于它具有能愉悦身心的林泉丘壑之优美景致。如果假山全部用石叠成,不生草木,即使堆得嵯峨曲曲,终觉有骨无肉、干枯无味而缺乏情趣。况且叠山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过高过大。占地面积愈大,石山愈大,石山愈不相宜,所以大山用土的原则在今天尤其值得重视。小山用石,可充分发挥堆叠的技巧,使得变化多端,耐人寻味。

8、而且在小范围内,也不宜聚土为山,庭院中点缀小景,更宜用石。当然这也是绝对的,这两个原则是相对的,可以土石结合,以石为主或以土为主。由于土山容易坍塌,所以在必要时可以“外石内土”,即“石包土”,这是我国古典园林造园叠山的普遍做法,此为还有“土包石”,此法流行于日本庭园,在我国古典园林中不多见,但是在现代园林中却不少见,石块主要被埋置在山坡、草地边缘和道路拐弯处。 2.4假山的材料 总得来说假山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山石材料,仅仅是在人工砌叠时,以水泥作胶结材料,以混凝土作基础而已;还有一种是水泥混合砂浆、钢丝网或GRC(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人工塑料翻模成型的假山,又称“塑石”、“塑山

9、”。 而经常使用的天然石材有以下几种: 湖石石灰岩。也叫太湖石,色以青黑、白、灰为主,产江、浙一带山麓水旁。质地细腻,易为水和二氧化碳溶蚀,表面产生很多皱纹涡洞,宛若天然抽象图案一般。 黄石:细砂岩。色灰、白、浅黄不一,产江苏常州一带。材质较硬,因风化冲刷所造成崩落沿节理面分解,形成许多不规则多面体,石面轮廓分明,锋芒毕露。 英石:石灰岩。色呈青灰、黑灰等,常夹有白色方解石条纹,产广东英德一带。因山水溶融风化,表面涡洞互套、褶皱繁密。 斧劈石:沉积岩。有浅灰、深灰、黑、土黄等色。产江苏常州一带。具竖线条的丝状、条状、片状纹理,又称剑石,外型挺拔有力,但易风化剥落。 石笋石:竹叶状灰岩。色淡灰绿

10、、土红,带有眼窠状凹陷,产浙、赣常山、玉山一带。形状越长越好看,往往三面已风化而背面有人工刀斧痕迹。 千层石沉积岩。铁灰色中带有层层浅灰色,变化自然多姿,产江、浙、皖一带。沉积岩中有多种类型、色彩。园林中经常使用山石的地方和用法: 峭壁石:明计成在园冶中“峭壁山者,壁理也,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常用英石、湖石、斧劈石等配以植物、浮雕、流水。于庭院粉墙、宾馆大厅布置,成为一幅少占地方熠熠生辉的山水画。 散点石:以黄石、湖石、英石、千层石、斧劈石、石笋石、花岗石等,三三两两、三五成群,散置于路旁、林下、山麓、台阶边缘、建筑物角隅,配合地形,植以花木有时成为自然的几凳,有时成为盆栽的底座,有时

11、又成为局部高差、材质变化的过渡,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点缀和提示,这是山石在园林中最为广泛的应用。 驳岸石:常用黄石、湖石、千层石,或沿水面,或沿高差变化山麓堆叠,高高低低错落,前前后后变化,起驳岸作用,也作挡土墙,同时使之自然、美观。 山石瀑布:以园林地形为依据,堆放黄石、湖石、花岗石、千层石,引水由上而下,形成瀑布跌水。这种做法即“土包石”。 3假山的造型 假山的造型贵在以假乱真,而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表现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山水之胜,只能是神似的艺术再现,因此假山的造型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国的造园艺术与山水画关系密切,园景变现“多方胜景,咫尺山林”,而山水画则表现“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

12、中,乃辨千寻之峻”。两者饿空间形式虽然不同,但源渊相通,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师法自然”和追求“神似境界”。因此在掇山理水中常常将山水画的画理融入其中。 假山的造型艺术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3.1主客分明,顾盼呼应 在假山造型设计上要能突出群山中的主山和主峰,峰与峰之间要互相呼应、掩映和烘托,是宾主相得益彰。在平面布局上,主山不宜居中,主、客山忌讳“笔架山”对称形象;群山之间宜高低错落、疏密有度、前后穿插、顾盼呼应,切忌“一”字罗列成排成行。 如图1,是昆明世博园的张家界景观,这是仿照张家界的真山,利用现代喷雾技术所做的,其在造型上主客揖让,客山与主山在造型上相似,但又形态各异,既相互提携,又各

13、具特色,而且显得很和谐。 3.2未山先麓,脉络贯通(大山)筑山应视山脉走向、山高及土质先定其盘。山有来龙去脉,便成一气呵成之势,才能显示出山的神韵气势。虽然自然界中拔地而起的孤峰很多,但它的成因必与其周围众多的峰峦相一致。 3.3层次分明,要有起伏 山不在高,贵有层次。在较大规模的园林中,布置一组或数组山体,以期收获山之“三远”的艺术效果。所谓“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 高远 根据透视原理,采用仰视的手法,而创作的峭壁千仞、雄伟险峻的山体景观。 深远 表现山势连绵,或两山并峙、犬牙交错的山体景观,具有层次丰富、景色幽深的特点。 平远 根据透视原理来表现平冈山岳、错落蜿蜒的山体景观。深远山水

14、所注重的是山景的纵深和层次,而平远山水追求的是逶迤连绵,起伏多变的低山丘陵效果,给人以千里江山不尽、万顷碧波荡漾之感,具有清逸、秀丽、舒朗的特点。 3.4山观四面,步移景异 山体四面的坡度缓、急各异,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形态变化多端,峰、峦、崖、岗随机,坞、洞、穴、府随形。如苏州网师园的假山造型,在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景观效果,而且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时而是卧着的狮子,时而又是欢呼雀跃的狮子;你一眼观去好似一只觅食的狮子,但你细细品味时它好似一只抚慰孩子的狮子,形态各异,生动自然,随处可观。如图8、9 3.5曲折回抱,山水相依 假山曲折回抱,形成开合收放、大小不同、景观迥异的空间境域,能

15、产生较好的小气候、小环境。“山本静,水流则动”,“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在有水体的条件下,山水相连,溪涧池湖迂回其间,虚实兼备,易于取得山水之胜。如北京中华民族园门区山水景观。 综上所述,筑山总的要求是山形四面可观,山体变化多致,山系“脉气”明显,山水有机连理,移步换景,步移景异。 4假山的布局 假山在园林中的布局,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4.1将假山作为主题建筑的对景处理 这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布局形式。“不下堂筵,坐穷泉壑”,以此来满足园主人赏景的要求。如苏州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远香堂”与西山及其上的“雪香云蔚亭”互成对景,构成一条南北透景线。作为主题建筑以及整个空间适应。假山

16、与主题建筑之间要有一定的规距,在此视距范围内,可布置水池或草坪,形成垂直与水平、虚与实的两重对比,以显出山体的高耸与灵秀。同时,山的主峰应忌正对建筑大厅,应稍偏离,使对景具有画面布局的意趣。如图2 4.2用假山来回合、分隔园林空间 将假山布置于园地的周围,或在园内作蜿蜒边绵状布置,用以围合、分隔园林空间,保持空间的相对独立性,增加空间景深层次,创造出林泉丘壑之美。如桂林虞山公园南园区紧靠园墙的假山,高耸的假山及爬山廊在在组景的同时,起屏障园外杂乱建筑的作用,而将园林空间围起来。如太原迎泽公园外园的假山,用假山将纷乱的城市交通挡于园外,是喧嚣远离园区,既围合了园林空间,又营造了一种宁谧园林氛围。如图11 4.3将假山布置在主要出入口的正面 将假山筑成丘陵坡坂,向两侧延伸,配以花草树木,形成一道障景,使园景莫测高深,避免一览无遗。如太原迎泽公园北门对面的假山,如图10。再如太原森林公园入口对面的假山。 4.4置于园内角隅部位 将假山“借以粉壁为纸,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