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三境讲寓言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71959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课三境讲寓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课三境讲寓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课三境讲寓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课三境讲寓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课三境讲寓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课三境讲寓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课三境讲寓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课三境讲寓言【内容摘要】 从孙子算经至今,一千五百年来对鸡兔同笼的研究历久弥新,究竟有何魅力?从俞正强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罗列方法,回顾历程;解读方法,沟通联系;感悟方法,一脉相承”中,我们感受到一课三境: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我们也从中感悟到:在一节复习课中如何“拎一拎” 、如何“音声相和” 、如何讲一个“数学寓言” 。这些应该就是鸡兔同笼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一课三境数学寓言 鸡兔同笼 ,古已有之,从孙子算经至今,一千五百年来却是历久弥新,究竟有何魅力?笔者有幸聆听了俞正强老师的鸡兔同笼一课,隐隐约约觉得找

2、到了一些答案,于是撰写成文,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回顾】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俞正强老师的这节课就体现了这三重境界,从罗列方法到沟通联系到一脉相承,正好吻合整个节奏。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罗列方法,回顾历程 1.出示问题 鸡兔有头 7 个,有脚 20 只,问有鸡兔各几只? 2.回忆解法 抽生板演,师生共同整理后,呈现出如下方法。 3.命名解法 师生探讨后一致决定:命名为画图法;命名为凑数法;命名为算式法;命名为方程法。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解读方法,沟通联系 1.

3、分类 师:如果想把四种方法分成两类,你会怎么分? (画外音:学生共出现四种分类方法:一类,一类;一类,一类;一类,一类。一类,一类。俞老师请学生解释听得懂的分类方法,最后大多数学生集中到第四种,表示不理解。下面的教学就从第四种开始着重使力。 ) 师:我们不理解,她为什么这么分类,请她说说这么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生:都是先假设全是鸡,然后把兔的脚补上。第三种方法就是把第一种方法用算术进行表达。两种方法都是在假设。 2.沟通 师:我们来看看道理好不好。 (画外音:师帮生理清思路,让学生发现原来的每一个图都对应的每一个算式) 师:第三种就是第一种的算式,画图当中的每一步都对应一个算式。归为一类有道理

4、吗?类呢? 生:它们也是对应着算式的,x 就是鸡,7-x 就是兔。 师:如果鸡是 1,兔是几?(7-1) ;如果鸡是 2,兔是几(7-2) ;如果鸡是 3,兔是几?(7-3) ;如果鸡是 x,兔是几?(7-x) 。每一只鸡都长几只脚(2 只) ,所以要干嘛?(乘 2) ,每一只兔是几只脚?(4 只) ,所以它要乘以 4。他发现二、四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他把它们归为一类,有没有道理? 3.联结: 师: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发现算式法和画图法是紧密联系的,方程法和凑数法是紧密联系的,画图和凑数一类,算式和方程一类,他们的差别是因为难度的差别还是因为什么的差别? 生 1:画图、凑数是基础,算式、方程是提高

5、。 生 2:我觉得应该是画图、凑数适合数值比较小的,算式、方程适合数值比较大的。 师:我们为什么要提高呢?因为提高的可以对数值大的,而基础的只能对数值小的。后面是提高法,前面是基础法,后面的就是前面的,整个都提高了。同学们,我们通过这样的分类,跟开始上课的感觉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不一样在哪? 生:上课前觉得画图和凑数应该用不到了,用的是算式和方程。上完后觉得归根结底还是一样的。 师:归根结底还是一样的,他本来把?图法抛弃了,现在发现其实是同一种方法。 三、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感悟方法,一脉相承 1.三生万物 师:我们学数学为了什么?六年下来在做同一道题目,数学在干什么? 生:从不同的角度来

6、看同一道题目,然后就会发现很多的新方法。 师:五、六年级这样做。猜猜七、八年级会怎么做?你们还会长大的。 (画外音:学生的猜测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与各年龄段的方法都有联系;一种直接喊出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 师:把七八年级的方法放到画图法和凑数法中来,大家发现画图法和凑数法,其实也是一样的。 生:这 5 种方法都是类似的。 师:我把它动起来好吧!师边讲边画。 师:上面部分鸡头+兔头=几(7) ,下面部分鸡脚+兔脚=几(20) ,这就是七八年级的解法。 2.九九归一 师:到现在为止,你的感觉有了什么变化?这 5 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是不用教的? (画外音:学生有如下四种答案:画图法;七八年级的

7、;凑数法;都不用。 ) 师:方程法不教你们会吗?算式法呢?凑数法呢?画图法不教你们会画吗? 生 1:都不用教。 生 2:教是不用教的,但老师适当的点拨还是要的。 师:这些方法都跟谁有关? 生:假设。 师:我们表面上看算式法,方程法比较难,细看发现难的就是简单的。今天老师上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你明白我的心吗? 生:打好基础,不要固定思维。 师:无非是一个基础版,一个升级版。很多题目,其实不需要老师那么辛苦,只要稍稍点拨一下,这些话都是你们说的,不是我说的。 【教学赏析】 听完这节课,浮想联翩,对“教无止境” “生生不息” “万物归一”等词觉得异常亲切,因为这节课让我切切实实感悟到了它们的意思。感

8、悟最深的有三点: 一、是一节“拎一拎”的复习课 俞正强老师在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一书中指出:“以增强知识的深刻性为目的的复习样式,我们称为拎一拎。”“拎一拎,通常是指提高一下,使学生在复习中有新的认识,新的数学感悟。 ”“在复习阶段,将许多已学的知识放在一起,通过联结、比较,很容易体会到新的数学。 ”听了他的鸡兔同笼后,感觉这正是对以上这些话的最佳诠释。 “鸡兔同笼” ,从解法上而言,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有不同的解法。通过学生的反馈,我们发现:经过六年的学习,回过头去看,学生们习惯了算式法和方程法,画图和凑数这两种方法渐渐离开了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回想我自己上“鸡兔同笼”

9、的场景,教一种是一种,像猴子下山掰玉米那样,掰一个,扔一个,总觉得后面的方法要比前面的方法好,要先进,根本没有去沟通方法与方法之间的联系,才导致学生们也认为每一种方法都是一种独立的方法造成的。 那怎样在这节复习课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到方法与方法之间的联系呢?且看俞老师两问:画法、算式法分成一类,凑数法和方程法分成一类,为什么可以这样分?这样分的理由是什么?俞老师这一问,问住了学生,也问住了我们听课的老师,同时问出了这节课的关键。起先,学生一惊,啊?还可以这样分啊,似乎不太明白,后来经过俞老师的一番讲解:把解法和算法系统地联系在一起,比较沟通了方法与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不同,道理相通。学生顿

10、悟了,对画图法、凑数法这两种原先鄙视的方法,充满敬意,有些同学虽然说不出,但都已经深刻地体会到:画图法、凑数法是根本,算式法、方程法是延伸,只不过一个是基础版,一个是提高版而已。我想,这就是这节课的复习所在, “新”在想法上,实现了从“通”到“化”的过程,在贯通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数学素养的“新”高度。 二、是一次渐入佳境的“音声相和” 干国祥老师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中提出:“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俞老师的这节课三者皆有,尤其是第三重境界,使我们听得意犹未尽。 让我们来看看他在课堂中抛出的问题:“小朋友,黑板

11、上的问题你会解答吗?” “你觉得哪种最难?哪种最容易?” “把这四种方法分成两类,你会怎么分?” “你对哪种方法最惊讶?” “现在再看四种方法,有什么想说的?” “如果你一种方法都不会,怎么办?”“七八年级会怎么学?” “到现在你有什么数学感受?” “哪种方法不用老师教?” 再来感受一下学生的表情和反应:“哼!”这也太容易了;“嗯?”还可以分类呀;“啊?”还有这种分法;“哦”原来是这样;“呀”数学太有趣了!这“哼!” “嗯?” “啊?” “哦” “呀”不就是老子中的“音声相和”吗?这种相互协调、此唱彼和不就是一种灵魂的共鸣吗? 正如有人所言:“数学并不是冷冰冰的图形与数据,而是自然、社会、历史

12、背后的神秘,是人类探索世界过程中发现的最可靠的武器、工具。 ”“优秀的数学课堂,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理解到他们所使用的、所教学的是曾经被人类视为上帝语言的奇妙的数。” 三、是一?浪漫美丽的“数学寓言” 记得上完课后,浙江省数学教研员斯苗儿老师现场采访学生:“假如二十年后你的孩子要上学了,你会把你的孩子送到俞老师门下吗?” “你觉得鸡和兔会关在一个笼子里吗?” “你觉得我们为什么要学鸡兔同笼?”学生们的回答真实又精彩:“我愿意。 ”“不会关在一个笼子里。 ”“我们研究买东西时,告诉总价和铅笔、本子的单价,求各自的数量时就用得着这些方法了。 ” 我想,俞老师看似简单的课,背后却一点也不简单,

13、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学生们在成长,慢慢形成了对数学的认知,他们突然发现,数学学习原来那么有用,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就能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学习只需要老师稍稍点拨就行了。 我们都听过农夫与蛇 东郭先生与狼等寓言故事,明白了一些道理,但现实生活中农夫是不会把蛇放到怀里的,东郭先生是不会和狼说话的,这些故事只是借例说理。寓言是有所隐含的语言,是寓意于言中。俞老师这节鸡兔同笼何尝不是一个数学寓言呢?我们的一节节数学课何尝不是一个个美丽浪漫的寓言呢? 俞老师的课,不仅仅是为数学服务的,更是为了学生成长服务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修正了学生们对数学的看法和想法,也修正了我的想法。如果每个人都像俞老师这样教学,学生们一定会变得更聪明,如果每个人都像俞老师这么思考,我们一定会变得更通透。 【参考文献】 1俞正强.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76-77. 2干国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8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