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全集》补遗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71554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隐全集》补遗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庐隐全集》补遗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庐隐全集》补遗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庐隐全集》补遗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庐隐全集》补遗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庐隐全集》补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隐全集》补遗(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庐隐全集补遗摘 要:2015 年,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了 6 卷本的庐隐全集 ,全面地呈现了这位女作家的心路历程与文学成就,成为研究庐隐十分完备的参考资料。不过, 庐隐全集亦有集外遗珠,尚待汇辑。本文钩沉介绍 10 篇失收于庐隐全集的佚文,考察其史料价值与文学意义,以期对全集的修订完善和推进庐隐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庐隐;佚文;史料价值 庐隐是“五四”时期第一批步入文坛的著名女作家之一,其作品曾在青年读者中影响较大,因而一度与冰心齐名。有论者称庐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女权主义作家”1,评价不可谓不高。然而由于庐隐英年早逝,在某种程度上缺乏持续的社会影响力与话题性,因而便不免在群星闪耀的现

2、代文坛上略显寂寞。所幸,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 庐隐选集 庐隐集外集等作品集的问世,为人们重新了解与认识庐隐提供了便利。2015 年,福建教育出版社邀请学者王国栋担任主编,隆重推出了 6 卷本的庐隐全集 ,及时而全面地为读者与学界呈现了这位女作家的心路历程与文学实绩,成为研究庐隐十分完备的参考资料。由于王国栋先生长期致力于庐隐作品的勾稽发掘, 庐隐全集吸收既有研究成果,以编年的方式收入了“迄今所能找到的庐隐全部著作” ,几十篇庐隐佚文得以首次结集面世。然而,正如王先生自己所言,编纂作家全集从来都是“此事古难全” , 庐隐全集亦难免有“遗珠”之憾。根据笔者掌握的文献资料,至少有 10 篇作品未

3、被全集收录,包括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为了有助于庐隐全集的进一步修订完善和推进庐隐研究,兹按作品发表顺序,依次对这几篇佚文略作介绍与考订,以飨学界。1920 年以前,中国的高等学校,除极个别的私立大学或教会大学,都仅招男生而不招女生,是曰“女禁” 。 “五四”风潮的来临,使得妇女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女权思潮与女子解放运动勃然而兴。许多进步人士撰写文章,呼吁高等教育向女子开放。1920 年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共同推动开放“女禁” ,招收女生。这一创举,引起了社会保守派的恐慌,成为公共舆论的焦点话题。当时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读书的青年庐隐即密切关注这一问题,并有专文发表:第一篇我对

4、于大学开放女禁底意见刊于1920 年 5 月 1 日今生第 1 卷第 1 期,署庐隐女士;第二篇对于清华开放问题之研究载 1921 年 11 月 19 日清华周刊第 226期,署隽因、庐隐。隽因系程俊英笔名,故该文当是庐隐与程合撰。这两篇佚文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庐隐早期的女性教育观与妇女解放思想,彰显了其对于女性个体发展与群体命运的关切与思考,值得学界注意。其中今生由留京山西一中校友会创办,编辑者署今生编辑部,实际编者为高君宇。该刊以介绍新思想、探索人生意义和讨论社会问题为宗旨,笔者仅见 1 期。在未署名的创刊语中,如是言道:“我们很相信我们今生底作稿人底努力是很薄弱的,但我们却十分相信我们为了努

5、力的赛因斯先生(Science)和德谟克拉西先生(Democracy)却都是最强健不过的。我们不敢希望我们底努力好似太阳之光 ,我们只希望他是个深夜叩门的声音,把许多在病的社会里沉沉睡着的弟兄们,在黑暗里唤起!”显然,这是一本宣传新文化、秉持启蒙姿态的刊物,具有鲜明的“五四”风格与?r 代特征。所载文章有高尚德(即高君宇) 学生自身底文化运动 、章廷谦什么是好生命 、拟虚女士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底入手点 、踪源卖女与溺女恶习的纠正等。庐隐的文章首先对开放“女禁”的事实表示欢喜,申明女子求学应尊重教育规律,循序渐进,避免“躐等” 。她断言开放“女禁”问题,已经过了讨论“应当”和“不应当”的时期,现在

6、需要探讨的是,大学如何免除因开“女禁”所面临的诸多阻难。庐隐驳斥了一些社会人士怀疑或反对开放“女禁”的理由,明确地宣称“如果我们承认女子是人 ,便不应当叫女子受较劣于男子的待遇,男子有份的,女子也要有份。大学是为了人类设立的,不是男子专有品;女子也当进去。 ”因此,在作者看来,开放“女禁”目标正当,是大势所趋,即使遭遇阻难,也不应开历史倒车。文后还有一段编者附言:“庐隐女士底怀疑,好在只在程度上边。看他底意思,这大学开放女禁,只是个时机问题:女子程度够了,才是大学应说1开放女禁的时候。但我觉得就是这样怀疑也不应当有。庐隐女士底立论,似乎偏重现实一边,但现在的教育制度何能尽令我们满意?应理大学是

7、个教人的知识和增进文化的地方,不是个养成学者的机关,他应当为人人公开,更何必一定要必从蒙养园而初小、而高小才可以升入的限制?大学底课程,固然有好些是专门的;他们底精神应理都该是民治的,大大数人所另了解的;庐隐女士所推想的各种危险,据我想,总不至于实现。我承认庐隐女士底怀疑是狠很有价值的,因为有好些问题,都因有多少怀疑,才讨论出他们底究竟。我还希望庐隐女士和与庐隐女士抱同一见解的,今后都要依从目标底正确,不要顾忌历程底阻难!君宇附言。二九、三、一九二?。 ”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开放“女禁”不仅关乎知识女性,男性亦热情参与互动和探讨。 1921 年,北京的八所国立高等学校都已开始招收女生,但清华依

8、然未开“女禁” ,引发校内外的关注。隽因、庐隐的对于清华开放问题之研究便对此陈说意见。该文认为“清华学校的设立本以贯灌输欧美文化为目的” ,是西化最深的大学,却迟迟“见溺不援”,令人不解。文章接着从女子在社会与家庭上的重要地位入手,分析了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从社会方面看, “一国的强弱和文明的程度,也只要看他它女子的程度如何” , “中国要想文明提高,去输入欧化,整理中国旧文明,非一方面送女生去不可,因为,可为男子的帮助” 。在家庭方面,让女子留学欧美, “不但可以直接建设模范家庭,而且一方面可以施到全国改良一切家庭” 。列举了以上理由后,作者认为清华如能开放女禁,为养成完备人才

9、起见,应采取以下两个办法:对于学问好、有志于科学研究而英文较差的女性,可特设女子曾受高等教育的留美补习班;针对那些存心改革中国旧家庭的女子,可特设研究家政预备班,以发展女子的个性。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呼吁清华校方能顺应潮流,希望各界人士群策群力,推动社会变革。 庐隐以创作见长,但亦撰写了不少文论。其中佚文文学的教育价值载 1927 年 12 月 20 日京师教育月刊第 1 卷第 1 期,署名黄庐隐。该文在考察了文学的含义、文学与科学的异同、文学的各种体裁、文学家的材料后,发现在工商业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因物质需求与欲望高涨,对于文学欣赏“只重实利实用,而略2视精神” 。为了补救现代社会的痼疾,

10、作者借鉴美国教育家 Inglis(英格利斯)的观点,指出文学在教育上具有训练高尚的享受能力、养成艺术的兴趣、造成共同的道德观念、提炼人们的感情等价值。为了实现文学的教育功能,作者胪列了教授文学的种种标准,强调诗歌作为一种“精致的艺术”在教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文章最后总结道:“文学的教育价值是为救济现代的物质文明下,人类生活畸形的病状,而使知情意各方面均得平衡发展,并提高改善人类文化的生活,达到教育最终的目的。 ”庐隐敏锐地看到了现代工业文明下艺术生产与消费方式的巨大变迁,由于物质的追逐欲,造成了人类灵魂的空?与浅薄,标举精神价值、陶冶道德情操的文学则可以帮助人们抵制物化、充实人生。该文显示了

11、庐隐在文学理论方面的造诣与稔熟,她对于文学教育价值的重视,一方面源于其长期教书育人的心得体会,一方面则是受到启蒙主义社会思潮与文艺观念的影响。 1928 年 12 月,国民党河北省党部机关报河北民国日报相继发行副刊和周刊? 笳 。从创刊至 1929 年停刊,庐隐在河北民国日报副刊与?周刊上先后发表了 9 篇作品。其中壮志长埋 病中 恋史3 篇作品后被收入中短篇小说集玫瑰的刺 (中华书局 1933 年 3 月印行) 。学者朱文通曾在庐隐佚文四篇1中披露了 1929 年的素心兰 狂风里 空虚 漠然4 篇佚文,但未提及刊于 1928 年的泪与酒 僵尸 。2这两篇佚文分别载河北民国日报副刊12 月 3

12、 日第 3 期、12 月 15 日第13 期。由于两文与壮志长埋发表时间接近,其创作主旨应亦在表达对于英勇就义的李大钊等革命烈士的怀念与哀悼,流露出对于白色恐怖的愤怒与无奈,只是笔法较为隐晦,不易窥破。 庐隐曾在北京、上海、福州等处的教育机关工作或任教,并在多处发表过公开演说。通过这样讲演,听众与读者可以窥知庐隐有关文学的理念与卓见,更好地理解与探究其文学创作与精神面貌。1929 年 1 月 18 日, 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35 期载庐隐女士的文学漫谈 ,署名“鹏” ,是庐隐在清华大学一次讲演的记录稿。4该文首先交代了文学家的创作动机有回忆、感触与同情三种,而并非是“替某主义宣传为某思潮鼓吹的

13、” 。将文学的四大要素分为思想、想象、情感与形式。文学的特性主要是含有普遍性、含有永久性、超乎时间空间。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紧密, “文学家的态度第一要真实”。但一般自命为文学家的却有着如下通病:无病呻吟、专写风花雪月与肉欲、动笔之前便存派别观念,这些是庐隐不以为然的。她最后阐明:“文学家要脱去一切束缚,决不应敷衍社会和群众的心理。文学家的态度最重要的便是心中不要存有派别观念” ,文学“不是为某主义某思潮宣传和鼓吹而作的” 。这种论断对于当时方兴未艾的普罗文艺“主题先行”式的写作和宗派主义不无警醒与纠偏之意。 1932 年 8 月、11 月,庐隐曾先后在现代学生第 2 卷第 2 期、第 5 期上发

14、表了结和办公室两篇短篇小说,皆署庐隐女士。该刊 1930 年 10 月创刊于上海,终刊于 1934 年 11 月 3 卷 5 期。由刘大杰等编辑,大东书局发行。撰稿人有胡适、徐志摩、沈从文、郁达夫等。按说该刊较易搜寻,但庐隐的这两篇小说却未被前人著录,不知何故。小说结以委婉细致的笔触,描摹了少女静岫热恋时期特殊的心理活动。她是“一个外表仅仅平凡的女郎,又是多感多伤的性格” ,而爱人瀚波偏偏“又是一个漂亮多情的角色” 。静岫“一半欣悦,一半愁苦” ,她的爱越热烈,就越被担心失去爱人的情绪所困扰。当不知趣的恋人讲述他正在与一位混血妙龄女子交往的经过之后,静岫开始失望与惊惧, “在恐惧,忌妒,悲伤的

15、苦痛中挣扎着” ,顿生逃避爱情、独身孤老的念想。小说办公室讲述了女青年教师沙侣虽然在社会上已历练多年,但“满身的棱角,却越磨越尖锐” 。在办公室中的一群时髦的同事中间,她总是显得不合时宜、落落寡合。为了作“入乡随俗的练达人” ,她开始讲究穿着,打扮自己, “在半羞愧半牢骚的心情中,一天一天时髦起来了” 。不过面对思想庸俗、毫无志向的同事,沙侣终究无法处之泰然、与她们打成一片。她厌恶浑浑噩噩的平庸生活,但为饱腹谋生又无力摆脱现实环境,于是只能继续矛盾与苦闷下去。 刊于 1932 年 12 月 19 日大夏周报第 9 卷第 13 期的创作家应有的努力署“黄庐隐女士讲演?陆承?u 笔记” ,是庐隐在上海大夏大学一次讲演的记录稿。2014 年,华东师大为纪念该校前身之一大夏大学建校九十周年,曾推出“华东师大丽娃档案丛书” 。丛书中的大夏文萃采择自大夏大学校报校刊上的文章,其中便选入了庐隐的这篇讲稿。可能王国栋先生没有看到该文,所以庐隐全集失收。该文从“创作家与学者的态度之区别” “创作家在文化上之地位” “现代创作家应有的努力”三方面进行阐述。辨析了创作家与学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创作家作为人类思想的工程师,“是在人类的心灵上建筑一些东西” ,即通过转移思想,来实现文化的建设与社会的改革。随后提出现代创作家应在思想、感情、想象三方面努力:思想上应“有领导民众的精神,开辟一新途径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