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关注”引领成长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70161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个关注”引领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个关注”引领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个关注”引领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个关注”引领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个关注”引领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个关注”引领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个关注”引领成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个关注”引领成长【摘 要】 校本研修应该立足于“给予教师一点经验、一些启发、一些思考、一缕充满智慧的阳光” ,给教师铺就出一个个进步的阶梯,让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 【关 键 词】 校本研修;专业成长;教师 校本研修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然后以教师的成长促进学校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既是校本研修的参与者,又是校本研修的促进者,站在双重角色的位置上审视校本研修,觉得校本研修的实效性确实有待提高。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一下提高校本研修实效性的建议: 一、关注学后反思 系统的理论培训是对教师最常用的培训方式,它能震撼教师的思想,荡涤教师的

2、观念。凡是参加过培训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刚刚培训后都觉得收获很大,而且也有大干一番的豪情壮志,但这种激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冲淡。所以,如果校本培训只注重培训而不与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碰撞,那么新理念也只能被束之高阁,成为“水中月” “镜中花” 。这就需要给教师一个能撬起理论的支点,使其对所学能够悟于心、显于行、表于言,使理论与实践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这个支点就是反思。培训过后,要组织参训教师撰写培训体会或开展研讨活动,让教师谈一谈自己在培训中的收获。这时他们会结合培训内容,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认真反思。这种反思,是新事物与旧理念的碰撞,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这种思考,促使教师发现问题并进行

3、“重建” 。只有经历了“重建”阶段,教师的成长才能得到真实的提升。所以说,反思会使教师更深刻地领会培训精神,更主动地进行自我发展。有位专家曾经把校本研修比作大海,他说,如果浮在表面,只会折射出一些美丽的光环,华而不实;但如果深入海底,就能挖掘出真正的宝藏,正所谓“入深水者,得蛟龙也” 。反思,会促使教师“入深水,得蛟龙” 。 二、关注课例研讨 校本研修,要着眼于课堂,要关注课堂。因为落实新理念的根基是课例,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们只有通过剖析课例,解读课例,才能让新理念根深叶茂。作为一线教师研讨最多的也是课堂问题。谈到课堂研究,我觉得同课异构式的课堂研讨很值得借鉴。因为同课异构的校本研究最容易产

4、生“货比货”的比较。选择一个课题,让不同的教师来设计、讲授,这种“课比课”的对比研讨最有实践性。一节课就是一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独特思考,是他教学智慧的展示。不同的教师讲授同一课题,就是多种智慧的大比拼。这样,对管理者来说,通过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处理的差异,产生“货比货”的比较,就能轻而易举地判断出“货”的质量;对授课者来说,他们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课,才会有机会看清自己课堂的问题出在哪里,改进的方向在哪里。课后,展开研讨调整改进再次实践。这样让教师在鲜活的实例中经过多次磨合、印证,从而促进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把新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三、关注“生活化”研修 大多数老师认为,只有那种

5、组织起来的集中培训和研讨才是校本研修,这是对校本研修狭隘的理解。其实,校本研修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是教师们之间自发的研讨。如果留意一下,我们不难发现,经常有同年级的老师在一起谈论某个学生,谈论课堂的偶发事件和处理办法,同学科的老师在一起谈论教材,教龄长的老师在教新教师怎么管理学生等,这其实就是在进行研究。它是教学伙伴间自发的切磋和探讨,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形式,可随时发生,也可随时结束。没有完成任务的压力,只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就像是“拉家常” 。这种不像校本研讨的研究却恰恰能解决教师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是老师们最简便、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四、关注教师差异 众所周知,

6、孔子提倡教学要“因材施教”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校本研修。在学校里,教师的水平不一。根据他们专业成长的情况,我们不妨将教师大致分成新教师、胜任型教师、骨干教师。新教师,指教龄在三年以内的教师。他们的知识多是来源于书本的理论,缺少实际教育教学经验。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以传授经验为主的研修方式,如组织他们多听骨干教师的经验介绍和课堂观摩,特别要关注他们的课堂教学,经常走进他们的课堂,结合具体的课例,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指导,通过听课、评课、改课、再上课,让他们的教学技能在反复地磨合与实践中获得提升。胜任型教师,占学校教师的大多数,特点是教学经验相对丰富,教学技能运用比较成熟,但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向高层

7、次发展的动力。对这部分教师,我们可以组织他们观看特级教师的上课录像,听名师、骨干教师讲课,激发他们成长的内驱力,然后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差距,逐步向骨干教师发展。骨干教师,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处理有自己独到的?解,这时要鼓励他们凸显自己的教学风格,向个性化教师发展。对这类教师,我们宜采用专家引领的办法,让他们通过听专家讲座,聘请教研室专业人员进行具体的指导等,给他们以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发展方向的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高原期” ,顺利地向个性化方向发展。这样,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需要,施以不同内容的培训,引导每一位教师找准自己的坐标,找到自己发展的支点。 总之,校本研修应该立足于“给予教师一点经验、一些启发、一些思考、一缕充满智慧的阳光” ,给教师铺就出一个个进步的阶梯,让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周小山,严先元. 教师怎样进行校本研修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陶佑钦. 教师在行动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指南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 王向春. 略论校本研修与教师成长J.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 ,201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