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音乐创作转变的思考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9903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时代下音乐创作转变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互联网+”时代下音乐创作转变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互联网+”时代下音乐创作转变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互联网+”时代下音乐创作转变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互联网+”时代下音乐创作转变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时代下音乐创作转变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时代下音乐创作转变的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时代下音乐创作转变的思考湛江艺术学校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互联网+”时代下音乐创作的转变展开思考,对思维方式的改变、创作平台的转变以及创作方式的转变做了详细的阐述和系统的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音乐创作;转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影响各行各业。对于音乐创作来说,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才能适应新的时代环境而得到进一步的质量提高。基于此,本文就“互联网+”时代下音乐创作的转变进行了思考,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一、 “互联网+”时代思维方式的改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各种可能。音乐创作也是如此。

2、传统的音乐创作更多的是通过作曲家自身的灵感而逐渐编织成一整套的音乐形式进行传诵,是思维具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互联网在音乐创作中的引进给音乐创作本身带来了新的灵感,作曲家不仅可以将互联网与传统形式相结合,而且最关键的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使得音乐创作能够出现更多的形式,通过思维方式的转变将传统的音乐体系通过全新的思维方式演绎出来。 (一)创作者的思维方式 传统时代的物理、生理思维方式在音乐世界逐渐将通过“互联网+”转变为数字立体式思维意向。音乐创作的概念将全面被推翻,利用数字化的立体形式带入到音乐世界当中,将创作者的思维方式具体化,通过物理与生理的双重映照自动投射到互联网映像当中,减少创作灵感的

3、流失。同时,创作者的思维方式将逐渐区别于传统的形式,而利用数字世界的具象化感知与方式有效地进行转变。 (二)消费者的思维方式 由于新媒体数字的引入,听众对不同音响、音色的感知要求逐渐增强,尤其是各种“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兴产物逐渐进入到消费者的生活当中,使得消费者不单单满足于单纯的音乐消费,更多的是想要通过参与的消费形式来进行多元化消费,将混合音色、电子音色、无音高音色进行混合。 “互联网+”使更多的消费者从消费主体变为创作主体与消费主体相结合的形式,更多的消费者也是音乐的创作者。手机 APP 的便利使得音乐创作可以通过手机操作来简单实现,而不是传统的极具神秘感的不可触碰的产物。 二、 “互联

4、网+”时代创作平台的转变 在音乐创作当中,传统的音乐创作平台往往是实体平台,而在“互联网+”时代,则主要将音乐创作的平台引入到虚拟数字化创作平台当中,这不仅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实现音乐创作,也能够为音乐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传统的音乐创作过程,需要多人、多种乐器配合,不仅耗时,而且耗力。在“互联网+”时代的音乐创作平台当中,可以通过虚拟的音乐演奏、虚拟的乐器配合等来实现对音乐创作成果的演练,以进行有效的修改。 网络已成为大众进行互动交流共享的一种有效平台,将不同的创作群体进行整合,将不同的创作资源进行整合,使更多真正有兴趣和热情进行音乐创作的主体参与到音乐创作中。这个平台也为音乐创作群体提供了

5、可视化的交流平台,使全民投身于音乐创作的热潮当中,拉近音乐与民众的距离,将音乐创作植根于生活,创造出具有生活气息的音乐作品。 三、 “互联网+”时代创作方式的转变 创作方式被“互联网+”时代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作曲者会不断出现新的音源、音色、音响,通过自动化识别人脑意识的录入等形式改变传统的创作方式。同时,音乐创作可以通过简单的音乐旋律调试来感知,而不是依靠传统的复杂过程来进行,这不仅缩短了流程,而且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一)新技术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转变了音乐创作的技术,使得音乐创作能够以更有效、更便捷的模式来进行,而不仅仅依靠简单传统的形

6、式来完成,音乐创作的整个流程都能够进行技术的转变。在音乐创作之前,新技术的引进能够为创作者带来更多的灵感,在创作的过程中,新技术的引进能够将创作灵感进行数字化录入,将乐曲进行多阶音频尝试,并在设备上进行仿制录曲制作,新技术媒体对于音乐创作技术手段的拓展是空前的、划时代的。通过新技术对音乐创作进行量化,将数字化新兴技术投入到音乐创作当中,使得音质、音高、音色等音乐元素更加精确的利用与衔接,为创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也能够虚拟化代入式让创作者感受采风-创作-演奏-录制-出版等环节,如真实实践创作的感知一般,够将创作与生活进行结合。 (二)创作群体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下的音乐创作将作曲、演奏

7、进行分离,使得创作群体更加大众化,通过简单的 APP 形式就可以轻松实现创作。这些音乐创作不一定用于发表,更多的是满足消费者自身的音乐体验,使消费者根据自身的喜好来创作自己喜欢的音乐。APP 形式可以设定不同的创作群体模式,或者将专业创作者与非专业创作者进行区别,也可以将不同作用或者形式的创作进行划分,用于不同的形式,使音乐创作本身有了更多的乐趣,而不至于让创作者感觉枯燥乏味。在“互联网+”时代,有的软件支持基于 Web 云技术的制作与剪辑、合成、混音等,从而促进了非专业音乐领域人员的创作。 (三)创作对象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下的音乐创作出现了两极性特征:为专业群体的创作提供了更丰富、更复

8、杂的技术手段;为大众化的群体提供了更简易、更便捷的创作工具。数字化创作方式主要通过音序化、音频化及算法方式创作来实现,这些创作方式主要以电路模拟VCO/VCF、FM 调频、SAMPLING 采样等多种高科技手段来实现,以真正转化音乐创作的对象。 1.丰富、复杂的技术手段创作方式 音频化创作与算法方式创作相结合属于一种较为丰富、复杂的技术手段。通过多种调制方式来实现音频创作,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对音乐要素的各种处理实现计算方式创作,将这两种技术手段结合使用,能够覆盖多区域音乐创作的形式,将音乐创作推向多元化与现代化。 2.简易、便捷的创作手段 运用计算机中安装的音乐制作软件,通过键盘或声音序列发生器输入音符,后期再对其进行的简单加工,可以实现简单便捷的创作。这种手段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实现了音乐创作的产业化。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活力,促进了音乐创作思维方式的转变。创作者和消费者将共同引领音乐新兴时代的到来,通过建立相应的创作平?_将不同的创作体进行整合,利用新技术与新方式逐渐将音乐创作的形式与思维引入到互联网的体系当中。【参考文献】 1初熙.网络时代基于“云”协作的音乐/音频制作J.演艺科技,2015(05):1-5. 2余婧.“互联网+”时代下音乐产业的生存之道J.北方音乐,2015(20):2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