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用技术改变教学的“微”思考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98966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时代用技术改变教学的“微”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微”时代用技术改变教学的“微”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微”时代用技术改变教学的“微”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微”时代用技术改变教学的“微”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时代用技术改变教学的“微”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时代用技术改变教学的“微”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时代用技术改变教学的“微”思考作为实验学校,对于微课程我们不仅要看得见,而且要看得深、看得懂,因为我们知道,作为先行者,我们不能等,更不能靠,这就促使我们对如何有效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变革有了深入的思考 思考一:如何让一段视频促动课堂改革 翻转课堂的应运而生,顺应了正发生着巨大变化的师生关系。如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将枯燥单调的学习内容变得精彩有趣、色香味俱全?成为我们探讨的热点话题。 审视与探寻: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习得知识、提出疑惑。因而,视频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活动的组织,关系到后续学习活动的进行。由此,我们认识到学习视频的

2、制作不单是技术开发的过程,更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精细创意的教学设计方法指导下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工作。为此,每周三学校设立微课制作专题学习时间,记得当时小苹果旋律下的网络版地理微课正风靡网络,这节被专家评为最高境界的微课,它的深义又在何处?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它所运用的技术性含量并不高:几张 PPT,一首改编的大中国歌曲。细细品琢设计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的创新与灵感是他对所教学科内容进行的提炼和浓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印象,造就了它的风靡之势。一叶知秋,通过这节微课我们的课程团队归纳出微课的特性:(1)好的微课应该是赏心悦目、充满正能量的;(2)时间要短、选题要小而精准,它要将复杂

3、的知识简单化,力求透彻和精辟,以此调动学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3)可重复播放,真正体现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理念。如今,我们在微课制作方面也存在一些困惑,如何让“只见其声不见其人”的微课做成漂亮的实力派?语速多快,语调多高才能最感染学生?微课设计如何与自主任务单结合?一些技能性微课如何加入师生互动才更有必要?因为沉浸其中,所以我们萌生出一连串的问号,这一连串的问号,正是我们今后促动课堂改革努力的方向。 思考二:如何通?微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教师精心制作的学习视频以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1)课前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观看视频,

4、不能很好地掌握其中的内容。(2)课堂上有的老师追求形式上的互动,追求表面的活跃,而忽视了活动的效益,没有很好地关注目标的落实。 (3)课上仍存在少部分学生抢占课堂风头的现象,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参与、双向提升的效益不尽如人意。 同化与顺应:如何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见,学生在课前、课内自主学习的效率,成为顺利实施课堂“翻转”的关键。课前,首先教师要面向家长录制一段“翻转课堂”是这样的微视频,向家长介绍什么是翻转课堂,它的意义是什么,实施翻转课堂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等,取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主学习任务单,将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明确“

5、学什么” “怎么学” ;课内,教师要舍得“放手” 。为学生营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组内“兵教兵” 、组间“高手支招”的作用,既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又促进学优生的提高,教师则集中力量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解决不了的内容,让课堂在生生互助、师生互助中走向高效。 思考三:如何让创客工作室成就特色发展 反思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有多少孩子在课上睡觉,有多少孩子一玩起手机和电脑来可以彻夜不眠!强烈的对比之下,我们不得不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个时代,仅靠“强制、禁止”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为隐藏于其后的兴趣始终在蠢蠢欲动。时代需要我们马上行动起来,换一个思路,让我们的教育真正顺应时代的发展,让学

6、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科技时代的宠儿。 播种与探索:早在几年前,学校就开设了多个信息技术兴趣活动小组,主要包括 Flash 动画、机器人、电脑绘画、电子板报、摄影等,每个活动小组由 2030 人组成,每周四下午两节课集体活动,由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或外聘人员担任指导教师,长期的活动开展,培养了一大批信息技术“小达人” 。近年来, “创客”一词袭卷神州大地,它所倡导的“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理念与学校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这一核心素养不谋而合。因此,我们成立了“创想工作室” ,在原有的信息技术社团的基础上增设了 Arduino 创意编程社团,3D 打印项目也在酝酿之中。该工作室成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吸引了一批有思想、乐创造的学生,他们在信息技术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精彩。 面对这场技术改革浪潮,我们经历了迷惘与困惑、盲从与顿悟、尝试与创造。从蹒跚学步到跌跌撞撞,从小试牛刀到得心应手,我们还需要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坚信在通往理想教育之地的路上,我们经历了教育思想的碰撞,经历了实践过程中的阵痛,经历了汗水与艰辛,定将收获一路美不胜收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向冲,曹静,陈诚.微时代,关于微课的思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1). 2宋连军,郝合军.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探索J.北京教育研究,200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