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莎士比亚戏剧节教学实践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069806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莎士比亚戏剧节教学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校莎士比亚戏剧节教学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校莎士比亚戏剧节教学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校莎士比亚戏剧节教学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校莎士比亚戏剧节教学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莎士比亚戏剧节教学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莎士比亚戏剧节教学实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8 页高校“莎士比亚戏剧节”教学实践1.基本情况1.2 “中国高校莎士比亚戏剧节”邀请函(附件:电子版)1.3 项目实施内容项目前后历时近八个月,具体实践内容为:1)进行全校范围的选拨,甄选出三名学生,在各位指导教师的组织下,选定参赛剧目并开始进行校内初步培训。2)由指导老师带队前往香港中文大学,参加莎士比亚戏剧专家举办的培训班。返校后,再继续进行具体指导、培训、排练,对个别细节进一步完善,力求精益求精,完美无缺。3)采购、定制演出服装、道具,租用拍摄场地和音响灯光设备,联系专业摄像师,对参赛剧目进行拍摄,制作成光盘寄往香港中文大学。4)接到香港中文大学最后决赛通知,为争取优

2、异成绩继续精雕细琢、刻苦排练。5)再次赴港参加决赛。1.4 参加项目的学院指导教师情况姓名 年龄 职务 职称 学历 学位 指导内容陈鸣芬 1962 院长 教授 研究生 硕士 总负责人彭晓华 1963 副院长 副教授 研究生 硕士 分负责人郭锦萍 1971 系主任 副教授 研究生 本科 组织管理、演员选拔潘剑虹 1969 讲师 本科 本科演员选拔、剧目选取、排练、服装、道具、场地、摄像辛艳 1983 讲师 研究生 硕士排练、服装、道具、场地、摄像第 2 页 共 18 页马金凤 1979 讲师 研究生 硕士 带队赴港1.5 参加项目的学生情况经过层层选拔,通过语言测试、表现力、形象面试等环节,最后

3、选定三名参赛同学为本年度参赛剧目哈姆雷特演员,他们分别为:梁梦晓(2011 级经贸英语 4班) 、潘昊莹(2010 级英语专业) 、刘梅(2010 级英语专业) 。2.实施环节2.1 实施过程期间 工作内容 地点 参加学生 预期目标、阶段性成果2011 年10 月 校内选拔、培训 校内 3 选定参赛剧目并开始进行校内初步培训12 月- 赴香港中文大学观摩培训 香港 3 取长补短、完善自我12 月-次年 1 月排练、服装、场地准备、摄像录制 校内 3 将节目制作成光盘2012 年3 月-5 月 23 日赛前培训、排练 校内 3 严格培训、排练,对个别细节进一步完善,力求精益求精,完美无缺5 月

4、24日-5 月 31日组队赴港参加交流和决赛 香港 3争取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服装奖第 3 页 共 18 页2.2 学习实践体验展览香港中文大学:第八届中国大学莎剧比赛决赛地点香港中文大学:第八届中国大学莎剧比赛决赛专家及参赛选手第 4 页 共 18 页香港中文大学:第八届中国大学莎剧比赛决赛专家及参赛选手交流学习香港中文大学:第八届中国大学莎剧比赛决赛前的排练第 5 页 共 18 页香港中文大学:第八届中国大学莎剧比赛决赛前的排练香港中文大学:参加第八届中国大学莎剧比赛决赛的指导老师和选手第 6 页 共 18 页香港中文大学:第八届中国大学莎剧比赛决赛前的指导和排练香港中文大学:第八

5、届中国大学莎剧比赛决赛前的指导和排练第 7 页 共 18 页香港中文大学:第八届中国大学莎剧比赛专家组香港中文大学:第八届中国大学莎剧比赛的专家、指导老师和选手合影留念第 8 页 共 18 页2.3 项目成果 1)2012 年香港中文大学莎翁戏剧节-海南大学参赛剧目哈姆雷特 (附件:光盘)2)获奖证书(附件)2.4 参赛学生的心得体会在大师的余晖中锻造自己感于投身“莎剧”比赛11 级经贸英语 4 班 梁梦晓每每不经意的抬头,看到书架上那本曾无时无刻不被蹂躏的阅读莎士比亚终于可以“鞠躬尽瘁”后安心静躺,那段与大师朝夕相处的时光,充斥进脑海,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记得第一次听到“莎士比亚话剧大赛”是

6、在演讲赛的主持人口中。也许是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和对表演的喜爱,驱使我在挑选角色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到最后,最终幸运地成为三个演员之一,兴奋激动之情不亚于收到海大的录取通知书。关于剧本的选择,我们拿了历年“莎剧”比赛的视频光碟,带回宿舍自己观看然后挑选出觉得适合自己或者喜欢的剧目。拿回宿舍的第一时间,我带着好奇与期待在电脑上播放光碟,看看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语言天才的话剧到底是何模样,观摩的高等学府学子到底如何演话剧,找寻欧洲中世纪那个属于自己的角色。几卷光碟下来,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剧目哈姆雷特上,也许是因为演员们深刻到位的演技,也许是因为这部的悲剧的历史盛名,我在哈姆雷特王子身上隐约找到了自

7、己的位置。经过与老师和其他两位演员的讨论,最终我们决定就拿这部历史名剧哈姆雷特动刀,而哈姆雷特王子一角落到了我的身上。起始着实担心自己能否“演得起”王子,因为剧名就决定了王子必是全剧的主角,而且在此剧中王子的戏份、台词比另两位的总和还要多。此时我只能想到“笨鸟先飞”一词,于是,我开始了对“哈姆雷特”地毯式的扫描:去图书馆找出几乎所有关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书籍翻阅一遍,看遍了百度相关搜索前五页的几乎所有内容以加深对当时时代背景的了解,对这一剧目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体会,对这一角色性格特征的感受。在排练之前,一个最大的难题出现在我面前,莎翁的语言全部是高深的古英语,不仅句法句型与现代英语不同,第 9

8、 页 共 18 页而且所使用的词汇也相当有难度,这就给我对台词的背诵和理解提出了极大的要求。所以在正式开始排练之前,我的准备工作重点就放在了一个一个地查阅生词上,标注上它们的音标和中文意思;此外,我还找到剧本的中文版帮忙,把中英文版对照着阅读,以帮助我加强对台词的记忆和对剧情的理解;诚然,中文版的莎剧台词理解起来亦有不小的难度和挑战。于是我结合束手无策时的死记硬背和理解剧情时的娓娓讲述,一步步攻克下一个个“台词堡垒” 。时间紧迫,在准备工作就绪后我们很快开始了排练。从一开始的羞于表达、无所适从,到后来的初出轮廓、渐入佳境,渐渐地,在大家的一次次关于动作快慢先后、位置前后左右、语气强弱疾缓、神情

9、喜怒哀乐的推敲后,在我们的一次次各抒己见的切磋交流、沟通探讨的排练后,剧目逐步成型,一步步接近我们期望的模样,大家的心里也渐渐多起成就感和喜悦。赴港培训。终于,我们踏上了前往香港中文大学参加“莎剧比赛”大师班学习之路。所有人都格外珍惜这次前往东道主学校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也从大师的身上学到了专业的表演技巧和方式。短短四天转瞬即逝,我们带着在大师班学习的成果返校,继续投身下一步的排练。突然我们收到一个好消息:上海戏剧学院的邓教授来到海大将对我们的表演给出进一步的指导。此时的我们真感觉如虎添翼结合着香港大师班表演家和上戏教授的宝贵建议,我们把重点放在了推敲每个动作细节的处理和台词语气的表达上,力求

10、最充分地表达莎翁在剧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视频拍摄。三个演员化了妆、穿了服装,在行政楼报告厅,从中午到晚上,配合着摄像镜头,几次三番地进行表演,尽力把最好的一面刻录到光盘里,为进入全国总决赛而努力。记得当天全部拍摄完成后走出报告厅,天已经黑了,咽着晚饭,我在日记本里写下“嗓子也哑了,头也痛了,膝盖也青了,能做的努力,都做了,对于表演,我已经尽了我目前所能尽的最大努力” 。视频剪辑。由于我对整部剧最为熟悉,于是那天晚上 7 点我准时来到电视台剪辑室,和摄像师一起开始工作。这个夜晚也许我这辈子也难以忘怀,因为第二天一大早就是早已订好的回家的航班,而剪这个近二十分钟的视频整整一晚是必需的。一个颇费脑力的

11、通宵后,急忙赶回学校宿舍,进房间拖走行李就往学校大门冲,上车赶往机场。最终在飞机上睡上了久违的一觉周围云雾缭绕、飘渺虚无,似乎莎翁陪同着我在万米高空“神游太虚” ,回馈我一晚的劳动。第 10 页 共 18 页也许是之前在整个排练的过程中真的太辛苦,以至于“大功告成”后急着一扫在表演上“钻牛角尖”的疲惫,渐渐忘却了当初的忙碌和热切,当然莎翁那种值得仰望的文辞和卓越的语言天赋依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所以难怪,当我收到“我们进决赛了! ”的短信,我着实激动惊喜得蹦了起来,还情不自禁地向老师证实;而当我们得知这是海南大学在这个比赛上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时,我突然觉得之前再苦再累,值了;那个通宵,值了;第一

12、次博览“群”书、翻遍百度,值了;和老师们共度的那一个个难忘的夜晚,值了。带着这股兴奋劲和动力,我们投身到了更进一步的排练和精益求精上。带着憧憬和期待,我们又一次安坐在飞往深圳的航班上,从那个熟悉的罗湖口岸过关,乘坐那两条熟悉的东铁线、观塘线,来到熟悉的油麻地,签到、入住,开始最后的准备工作,力争以最佳的状态出现在正式表演上。我们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和工作人员道具、布景、化妆的沟通、欢迎晚宴前 Talent show 的排练、带妆的彩排终于在属于我们的那个二十分钟里,站在巨人莎翁的肩膀上,被赐予演绎历史的荣光。返校后,我们把哈姆雷特回归给学校,把我们的情感和态度传达给同学们,让他们一同感受这份艺术的

13、魅力。至此,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典之旅”终于迎来了一个绚丽的终点站,我们完成了一段前人不曾涉足的征程。“人生就像一段旅程,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 ”所以,对于这篇感想,我更多地把笔墨投注在了平时排练的过程中。从中学到的,几页白纸和略显无力的笔端已经不足以表达:一次比赛燃起我对大师经典的兴趣,反反复复的琢磨告诉我做一件事必须投入全身心的精力方有做好的可能,成绩的取得让我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绝不是口头之辞,话剧表演的特殊性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大师班的学习使我佩服于老师和专家们对于表演的热爱,比赛的实战经历让我惊叹于比赛选手们各有千秋出神入化的表演和大赛工作人员那种做事一

14、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不是么,说,又怎能说得完这半年多的光阴里学到的东西,有形的无形的,有价的无价的,这一笔笔无法用物质交换的精神财富是我将永远珍藏的宝藏。或许,它们会渗透在在我以后的生活和学习的一点一滴中,指引我前进的方向。末了,我又岂会忘记感谢我的 Partners 刘梅、潘昊莹,感谢从头至尾陪伴我们的潘剑虹老师,感谢一针一线打点着我们的初赛服装的辛艳老师,感谢带我们前往中大参加大师班学习的马金凤老师,感谢百忙之中抽空指点我们的上戏邓教授,感谢海口电视台的侯晓第 11 页 共 18 页波摄像师,感谢多次义务纠正我们发音声调的外教瑞斯等等等等。我还谢谢这篇半感想半回忆的文字,让我静下心来好好梳理这

15、次比赛带给我的东西;也请允许我引用至今保存在手机里的潘剑虹老师的短信来给将散的宴席呈上最后一道佳肴:“这次比赛虽然没拿奖,但我还是很为海大自豪,我们的学生还是很拿得出手的,你们不比最好的差!希望这次经历对你们有帮助!加油。 ”加油!香港中文大学莎士比亚戏剧节报告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潘昊莹前言自从 2011 年在学院的戏剧节看过潘剑虹老师导演的赴港比赛的驯悍记之后,心里就一直很羡慕,觉得师兄师姐们很厉害,心里想说如果自己有机会去就好了,后来有在潘老师的演讲课上积极表现,所以当得知有这个面试机会时,心情真是无比激动,也为用心认真地准备了很多材料,心里想表现得最好。为了能面试上,自己不断练习英语口语

16、和揣摩戏剧,在这两方面自我感觉得到了进步。初赛准备得知选上了以后,真是又高兴,又激动,之后开始了每周 3 次的排练,地点在社科群楼,初赛排练期间开始至于一块小空地,后来到了一个大教室,难得的资源,更要好好利用,我们三个人,包括老师在内,把除课之外的空余时间都空出来,每次都练上两小时以上。潘老师和辛老师一直全程站着知道我们排练,从每一个单词的发音,到每一句话的语调,到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每一个表情,两位老师都很认真的指导,有时还亲身示范,特别是潘老师,给出了很多很小专业的意见,自己无论是在排还是看别人排都感觉学到很多。为了使这个剧最完美的表现出来,期间我们还几次请了外教来矫正发音,对戏剧进行指导,还请来了上戏的博士后老师,专门研究莎士比亚戏剧的给我们指导,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这些意见后来也被积极地用到排练中去,感觉这戏剧取得不断地完善。认真辛苦地准备两个多月后,11 月份到香港中文大学开始初赛。在这两个多月的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