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部队管理”看“企业管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9334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过“部队管理”看“企业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透过“部队管理”看“企业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透过“部队管理”看“企业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透过“部队管理”看“企业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透过“部队管理”看“企业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透过“部队管理”看“企业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过“部队管理”看“企业管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透过“部队管理”看“企业管理”关键词:文化 人才 精细 规范 理念经过七年的军旅生涯的锻炼,对于部队的思维方式已深入骨髓。特别是军队的管理理念,不管在哪个企业,我都会去思考如何把“部队管理”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去影响周围的同事和管理者,甚至是企业战略决策。将企业管理与部队的管理理念相融合,并就此提炼出企业管理和部队管理“杂交”的新型管理理念,是我这个管理初学者的努力的方向。部队管理不是狭义上的严格管理,而是一种广义上的科学管理,以严格、统一、规范、高效为主要特征,并强调将部队作风渗透到企业管理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更好、更有效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一、文化管理部队文化的传统众所皆知,体现了文化管

2、理在部队管理中的重要价值。从我进入部队的第一天开始,就接受了部队文化的熏陶,俗称“洗脑” 。部队管理的核心是“以文化管理人” ,以中华民族的文化、以中共的文化、以解放军的传统文化来管理部队,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在企业界有这样一个说法:小企业做事,中企业做人,大企业做文化。如果说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命,那么企业文化便是企业的灵魂。可见,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那么部队文化建设是否对企业文化建设有借鉴作用呢?现结合部队文化建设的一些特点,浅析一下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借鉴作用。1、树立“标杆” ;雷锋、董存瑞、黄继光这些人就是军人的标杆。标杆就是典型,就是英雄。俗话说的好,榜样

3、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什么现在好多的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部队,因为军队是一个能够让人脱胎换骨的地方,能够把一个平民变成英雄的地方。那么我们的企业是否也可以造就出一个属于自己企业的“英雄”呢?我想完全是可以的。让企业培养和见证一个从基层到高层的“标杆” ,为所有的员工树立一面成功的“旗帜” 。让所有人明白,在我们这个企业是一个可以创造奇迹、可以大展拳脚施展才能的地方,这里有属于他们的天空。2、准家庭环境;大家庭文化,使军队在内部建设上具有了超越一般组织的凝聚力。大家在一起都是以兄弟相称,一起同甘共苦。在我离开部队的时候,在我转身走上车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不经意掉了,我也觉察到了我的兄弟们眼里的泪光

4、,这是一种真正的兄弟情。只有在部队里,你才2能看见男人与男人之间的眼泪。其实我们的企业一样可以营造这样的氛围和环境,那么关键在于决策者是否乐意去付出、去营造。人类社会的组织里,向心力最强的是家庭,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重视大家庭文化。把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提升到战略地位,与业务部门一样,业务部门扮演家庭里父亲的角色,在外面奔波,创造利润养家;企业文化与其他支援部门,扮演家里母亲的角色,照顾每个人的生活。透过许多照顾员工的制度,关怀员工的活动,推动公司成为一个幸福企业,让同仁们在企业,也有着在家里一样的幸福感。3、营造学习氛围和创造学习机会毛泽东曾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

5、战胜敌人的。 ”现在的部队对学习的要求特别高,也提供了很多的学习机会。例如我在部队的 7 年时间,分别在三个地方接受了不一样的学习。在炮兵指挥学院学习军事指挥,提高军事指挥能力;总参军训部学习战役战术指挥系统,提高军事协调能力;在防空兵指挥学院担任教官,提高教学能力。因此,只有用先进文化和综合素质武装起来的军队,才是一支智勇双全、天下无敌的军队。那么,对于一支有长远规划的企业,对于员工知识的学习也应尽可能多的给予支持和帮助。现在许多人从学校毕业之后,就不再进修,不再读书。这时就需要我们企业通过不断的培训帮助员工重新认定知识的重要性。只有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才能拥有更多的高素质员工和管理者。

6、4、塑造“独特”形象“行为举止端正,穿戴整齐,礼貌大方”、 “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等等,这些都是老百姓对于军人的最直观的视觉感受,也是军人最“独特”的形象,没有别的组织和个人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形象对于企业又是什么呢?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说形象就是效益。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人所共识的品牌效应,其实就是形象效应。我们知道的名牌,明星,名胜,名企,无一不重视形象包装。仅有实力不一定能占领市场,深入人心。但是一个好的企业形象它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却是不可低估的。曾有一个企业的老总在谈到企业形象、员工形象时强调:形象就是生命。此话并非故弄玄虚,一个企业的形象不好,行之不远;一个人的形象不佳,

7、令人生厌,难登大雅之堂。如果我们的员工经常衣着不整、灰头土脸、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不顾场合、语言粗俗、行为怪诞,对于我们企业来说绝非幸事。我们要重视形象,因为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品质。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才是我们企业立于行业不败之地的保障。3另外,部队丰富的业余活动,对企业也是可以借鉴的。比如学习竞赛化、休闲化、娱乐化。透过竞赛、休闲、娱乐等多元化活动,把公司建成一个快乐的学习型组织,并以此感染合作伙伴与客户,对外树立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必然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求同存异,把握两者之间的差别和共同点。军队的文化和精神体现的是一种管理理

8、念,这一理念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移植到企业中去。二、人才管理海湾战争、 “沙漠之狐”行动、科索沃战争,这些 20 世纪 90 年代相继发生于西亚大漠和巴尔干半岛的战事向世人昭示,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军队建设和军队作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凸显了人才的重要性。90 年代末,总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作战部队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保障等环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进入新的世纪,中央军委提出了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总部设立了各种人才奖项,军区、集团军和师以下作战部队各级部队相继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目前,围绕“激励人才,释放能量”为目标的人才管理政策和模式基本形成。那么作为

9、现代化企业,同样面临企业人才的管理体系建立的问题。从部队人才的管理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在企业人才管理的借鉴意义。1、人才的吸收军队总部在 2000 年至 2002 年,连续三年从全国高校每年吸收 120 名共 360 名有特长的优秀应届毕业生进入部队,通过一年的专业特训,分配到全军各个军区的一线部队,作为连级军事指挥官,我就是第三期的一员;近年来,部队又从高校吸收学生和毕业生进入部队成为高学历和高素质的士兵和士官,成为新一代的一线战斗人员。现在很多大学生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困境,这不正是我们企业吸收人才的最好时机吗。采用“先开枪后瞄准”的选才方式,扩大吸收人才的范围。同时创造我们企业吸引人才的环境和条

10、件,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2、人才的培养部队人才的培养机制是培养选拔再培养再选拔-。部队有一套完整成熟的干部培养体系,在不同的职务阶段,有不同的培训内容。比如在连级升营级前,要进行 3-5 个月的军事院校的学习;在营级升团级前,要进行 6-12 个月的中级培训学习;在团级升师级前,要到高级指挥院校累计学习 1-2 年的系统学习(包含战略学、战役学等) 。在部队,人才的培养是集培养、淘汰、选拔为一体的,把淘汰制引入到部队人才管理中。另外,没有当过排4长,不能当连长;没有当连长,不能当营长;只要没有当下级主官的,是不可以当上一级主官的。健全的培训体制和严格苛刻的选拔晋升条件,为部队和

11、社会造就了大批的管理人才。那么,企业的人才管理根据企业的性质不同也有所变化。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的体系。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 。作为世界五百强中的“常青树” ,独特的人才选拔培养制度是其长盛不衰的原因。GE 的 CEO(首席执行官) ,就是在本公司内部经过非常严格的竞争、集体决策、长期考核而培养出来的。第一,公开竞争,首先在公司内部挑选出 11 位候选人参与竞争,公司轮流分派给他们任务,让他们与公司董事会成员和华尔街人士经常接触。考核期间,不断给候选人变换、提升工作岗位,强化培养;第二,集体决策。公司董事会成立由 5 人组成

12、的专门委员会,定期对候选人进行考察,但不给于评价;第三,长期考察。通过种种途径和方式,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长期考核和测试,以观察其决断能力和团队组织能力。最终只有一人可以脱颖而出。有意思的是,其他的被淘汰的候选人也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往往也被大公司挖走。因此通用有“CEO 摇篮”之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性无须多解,部队人才培养体系对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但是现在有些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处于一种休眠或消极的状态。人才的培养需要领导者有战略的眼光,不要在乎眼前的投资和利益损失。特别是民营企业人员流动率很高,但是因为人才的流动而不对员工进行培训,这样只

13、会造成恶性循环,得不偿失。3、人才的流失部队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欠优,缺乏竞争激励机制,是部队人才流失的最主要原因。作战部队客观环境缺乏吸引力。驻地大都比较偏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物质待遇和生活条件都比较差,而部队的战备训练任务却异常繁重,导致作战部队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现有人才不安心本职的问题比较突出。企业其实也面临人才竞争与流失的问题,甚至有些企业与部队参与人才的竞争。那么,我们的企业有什么措施留住企业的骨干力量,防止人才的流失呢?物质待遇是一方面,精神层面又是一方面。物质待遇包括:工资、奖金、股份与股权等;精神方面包括:事业成就感、企业归属感等。这应该是企业需要解决的课题。我经常听到有些

14、老板这样发牢骚:“现在的员工太不像话了,翅膀硬了就走了!他以为他是谁呀,离开了他,公司照样运转。 ”难道真是照样吗?确实,短期内对于公司发展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公司照常运作,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呢,一个、两个、三个人才的离开,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觉得作为领导,更应该从自身公司的制度和环境上找原因。一定5不要忽视人才对于公司的重要性,你不用,你的对手就会用。企业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愈多并且知人善任,企业势必茁壮成长,反之则会日益衰落。防止人才流失,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三、精细化管理部队的特殊性,决定了精细化管理的必然性。某一个环节的错误或者某一个人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

15、任务的失败,甚至是历史的改写。所以,在部队我们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做到精益求精,每一个动作要做到熟之再熟。我在部队从事的是某型号导弹,对于导弹的各项参数必须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如出现问题,所有的一切必须全部推倒重来。例如,导弹在进行参数测试时,有一百多个参数要测试,而且测试的顺序是不能变换的,如果在最后一个参数出现 0.1%的偏差,我们也必须从头再来。其次,部队的分工明确,从普通的战士到将军职责分明。春秋时期老子就提出过“天下大事作于细”的观念。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深入研究企业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竞争能力,

16、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目标要求:以“精”为目标,以“细”为手段,把精细化理念贯彻到运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以“精细化的规划,精细化的分析,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操作,精细化的核算” ,实现企业管理从机会型到战略型、从经验型到科学型、从定性到量化、从静态到动态、从外延式到内涵式、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转变。实现企业发展思路明晰化、组织体系科学化、绩效考核全面化,使员工执行力、服务质量大幅提高。我觉得: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决心追求完美和卓越的过程,它是支撑个人与单位命运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其目标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永无止境的追求。作为一个生产型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突破口是完善制度与规范流程、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即通过精细化管理,使岗位责任、工艺流程、制度执行贯彻到每一个环节。 四、规范化管理我想大家对部队印象最深的是内务和军姿。为什么军人一个简单的内务和站姿,也能够让人产生敬佩之情?这得益于部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超强的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