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

ldj****2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0KB
约35页
文档ID:30679052
一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_第1页
1/35

一 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甲肝和戊肝都是经消化道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主要表 现为乏力、 纳差、厌油、黄疸、肝区不适等一)急性期1.中成药:选用茵栀黄口服液、护肝片2.黄疸较重者用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用法:茵栀黄注射液 40ml+10%葡萄糖 100ml,静滴,1 日 1 次,15 天一疗程3.甘草甜素可获较好的保肝降 酶效果,用法:复方甘草甜素 100ml+10%葡萄糖 250ml,静滴,1 日 1 次,15 天一疗程4.茵陈 10 克/次,代茶频服5.基本方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 15~30 克、栀子 10~15 克、大黄 5~10 克、土茯苓10~15 克、连翘 10~15 克、赤芍 10~15 克、生甘草 3~6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加减:高热者加羚羊角粉(冲服)0.3~0.6 克、生石膏 15~30 克;神昏者加安宫牛黄丸, 1 丸,日 1~2 次;黄疸重者重用赤芍 30~50 克二)恢复期基本方:白芍 10 克、白术 10 克、炒扁豆 15 克、黄芪 30 克、茯苓 10 克、甘草 10 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二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 传染病 ,以急性 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与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便等肠道症状为主要 临床表现。

一)单验方1.大蒜 10~15 克捣烂,马齿苋 30~60 克,煎水 1 碗,冲入蒜泥,过滤得汁,1 日 2 次分服2.马齿苋 60~90 克(鲜草加倍),扁豆花 l0~12 克,水煎加红糖, 口服 2 次3.取无花果,l0 岁下每次用 1~2 个, 10 岁以上每次用 2~ 3 个, 捣烂加糖,红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兑水,砂锅内熬,候二、三沸即可,将汤及果肉一并喝下二)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香连丸(片)等三)基本方药白头翁汤加味白头翁 10~15 克、秦皮 10~15 克、黄连 10~12 克、黄芩 10~12 克、白芍 10~15 克、马齿苋 10~20 克、苦参 10~20 克、广木香 5~10 克、砂仁 3~6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加减:呕吐者加姜半夏、竹茹 10~15 克;血痢、腹痛甚加赤芍 12 克、 地榆 15 克;高热不退者加水牛角片 30 克、 丹皮 12 克;纳差者加焦山楂 15 克;脱肛者加黄芪 15 克、天麻 6 克、赤石脂 15 克三 病毒性胃肠炎病毒性胃肠炎是夏秋季节常见病, 临床上以恶心、呕吐、腹泻,呈水样便,每日数次或数十次,可伴有腹痛、腹胀,重者可伴有脱水、休克等。

一)单验方1.石榴果皮l2~l8克,水煎后加红糖适量, 1日分2次服或市售干燥石榴果皮1000克,加水5000毫升,煮沸半小时过滤 然后再加温水照上法重煎一次,将两次 药液混合为2000毫升,冷却后加白糖适量备用每6小 时服药1次每次服 20毫升,疗程7~10天2.大米汤500毫升,加半啤酒盖食盐(3~5克)自制为口服补 液,频服其他参见痢疾的有关治法二)中成药湿热较重,舌苔黄厚腻者,可选用蓼枫肠胃康颗粒;伴外感风寒,舌苔白腻者,可选用藿香正气水(胶囊)三)基本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 10~15 克、黄芩 10~12 克、黄 连 10~12 克、生甘草 3~6 克、车前草 10~15 克、马齿苋 10~ 20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四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有发热 、出血、 低血压、肾脏损害等主要表现治疗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一)发热期1.清开灵注射液 60ml+10%葡萄糖 250ml,静滴,一日 1~2 次2.基本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生石膏 30 克(先煎)、生大黄 3~10 克(后下)、水牛角片30 克、生地 20 克、丹皮 10 克、 赤芍 15 克、 黄连 10 克、 黄芩 12 克、金 银花 15 克、连翘 15 克、知母 6~10 克、白茅根 15~30 克、生 甘草 3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

加减:出血重者加茜草炭 12 克、大蓟 15 克;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1 丸,一日 1~2 次,口服或鼻饲二)低血压休克期:本期治疗需要积极扩容、 纠酸、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1.生脉注射液 40 ml~60ml+ 10%葡萄糖 100ml,静滴;2.参脉注射液 50 ml~100ml +5%葡萄糖 250ml,静滴;3.参附注射液 60ml+10%葡萄糖 100ml,静滴;4.丹参注射液 20ml+10%葡萄糖 100ml,静滴;5.基本方药生脉散合参附汤,红人参 15 克、麦冬 15 克、五味子 10 克、制附片 15 克,浓煎频服三)少尿期灌肠方生大黄 30 克、芒硝 10 克、生地 30 克、元参 30 克、槐花 15 克, 浓煎 100ml,保留灌肠,一日 1~2 次四)多尿期基本方药生脉地黄汤合缩泉丸加减:党参 15 克、麦冬 15 克、五味子 9 克、生地黄 20克、山药 15 克、山萸肉 15 克、茯苓 15 克、益智仁 10 克水煎服,一日 2 次五 破伤风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以牙关 紧闭,全身肌肉强直,及阵发性抽搐为主要表 现本病在应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措施的同时,可 选用中医 药治疗。

1.验方蝉衣去头足,研细面,每次 10 克,黄酒 60 毫升冲服,每天三次,连服三天,服后五心出汗为好如怀疑有感染者,在无其它有效方法治 疗时 ,可用此法预防2.玉真散加减3.五虎追风散蝉衣 30 克、胆南星 6 克、天麻 6 克、全蝎 5 克、蜈蚣 5 克、朱砂面 1.5 克(冲),黄酒 60 毫升为引,每日一剂,分三次温服, 轻症服三至五天,重症六至十天,朱砂面只用两天六、伤寒、副伤寒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 传染病,主要 经水及食物传 播 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大与白细胞减少1.湿重于热症状:身热不扬,午后热重,面色淡黄,胸闷脘痞, 纳差,脉缓、濡,舌淡 红,苔白 腻或微黄基本方药: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 10 克、杏仁 10 克、白蔻仁 6 克、生薏米 15 克、猪苓15 克、泽泻 15 克、厚朴 10 克、黄芩 15 克、姜半夏 9 克、茯苓 15 克、通草 6 克、滑石块 20 克、生甘草 6 克水煎服,日一剂 2.热 重于湿症状:发热,口微渴,头重痛,胸脘痞闷,纳差,大便不 畅,小便黄赤,舌红,苔黄 腻,脉数基本方药:苍术白虎汤加减:苍术 10 克、生石膏 30 克、知母 10 克、粳米 15 克、黄连 10克、生甘草 10 克。

水煎服,日一剂3.湿 热并重症状:发热,身热不为汗解,头身困重,口渴不多饮,胸脘痞闷,纳呆基本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白蔻 6 克、藿香 10 克、茵 陈 15 克、滑石块 20 克、石菖蒲 20克、黄芩 15 克、连翘 15 克、射干 10 克、炒杏仁 10 克水煎服,日一剂4.邪伏膜原症状:寒热往来,神疲倦怠,头痛,口苦,呕 恶,腹胀,便结或溏泄舌红,苔厚或厚如 积粉,脉弦滑基本方药:达原饮加减,槟榔 9 克、厚朴 10 克、草果 6 克、白芍药 15 克、黄芩 15 克、知母 10 克、青蒿 15 克、柴胡 15 克、甘草 6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七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 脑炎简称 乙脑临 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意 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等一)邪在卫分症状:头痛,低热微恶寒,口渴咽痛为主,症状轻1.中成药:选用清开灵颗粒/口服液,银翘解毒颗粒/ 片;2.基本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 15 克、连翘 15 克、 鲜竹叶 20 克、淡豆豉 15 克、牛蒡子 10~15 克、薄荷 6~10 克、荆芥 12 克、防风 12 克、板蓝根 15~20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二)邪在气分症状:高热、大汗出、烦渴、舌红苔黄,以暑 热为主的患者。

1.中成药:用清开灵注射液 40 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 250 毫升,静脉点滴,一日两次2.基本方药白虎苍术汤:生石膏 15~30 克,知母 10~15 克,生甘草 3 克,苍术 15 克,粳米 10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 三)邪热内闭,腑气不通症状:壮热头痛,大便干结,烦躁不安1.中成药:醒脑静注射液 20 毫升 +5%葡萄糖液 250 毫升,静脉点滴每天一次2.基本方药承气汤类合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生大黄 10 克、芒硝 15 克、枳实 15 克、全瓜蒌 30 克等,水煎浓缩 200 毫升加减:轻者用紫雪丹 1 至 1.5 克(冲服);重者用安宫牛黄丸,1 丸,一日 1~2 次,口服或鼻饲若大便秘结、腹胀、面赤潮热者,可用峻下通里法,基本方大承气汤:生大黄 10~20 克(后下)、芒硝 6~10 克冲服、枳实 10~15 克、厚朴 10~15 克,水煎口服或保留灌肠四)热陷心包,热极生风症状:大热,口渴,谵语,抽搐, 痉厥、抽风基本方药清宫汤、钩藤熄风散加减,羚羊角粉 3 克冲服,水牛角片 30 克、生石膏 30克、白茅根 30 克、生地 20 克、麦冬 15 克、连翘 15 克、 银花 20 克、 钩藤 15 克、全蝎 6 克、地龙 15 克。

水煎口服或直肠点滴上方送服安 宫牛黄丸、紫雪散、至宝丹之一八 霍 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起病急 骤, 剧烈泻吐,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肌痉挛和周围循环衰竭一)寒霍乱症状:泻吐频繁,泻下及呕吐物呈稀水或米泔水样,口不渴或喜热饮,形寒喜温,汗出肢冷1.中成药:选用藿香正气胶囊、附子理中丸2.基本方药:藿香正气散合附子理中 汤加减,藿香 15 克、白芷 12 克、紫苏 12 克、茯苓20 克、半夏曲 12 克、苍、白术 各 10 克、厚朴 10 克、干姜 10 克、桔梗 6 克、炙甘草 10 克二)热霍乱症状:泻吐频繁,泻下黄水或带 黏液泡沫,呕吐物 热臭酸腐,口臭,心烦口渴,腹中 绞痛,小便黄赤1.中成药:选用葛根芩连微丸、肠胃康冲剂、六合定中丸2.基本方药:王氏连朴饮加减,黄连 10 克、厚朴 10 克、菖蒲 12 克、半夏 10 克、山 栀 10克、淡豆豉 10 克、芦根 30 克三)干霍乱症状:卒然腹中绞痛,欲泻不能,欲吐不得,烦躁闷乱,面色青紫,四肢厥冷,头汗出,脉象沉伏1.中成药:玉枢丹2.针刺:十宣针刺放血九 气性坏疽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主要发生在肌组织广泛损伤的病人,少数发生在腹部或会阴部手 术后的伤口处 。

伤口周围皮肤有捻发音,伤口内的分泌物中找到大量革兰氏阳性杆菌,白 细胞计数很少,X线检查伤口肌群有气体,是诊断气性坏疽的三个重要依据基本方药石菖蒲 30 克、郁金 30 克、黄芩 30 克、黄连 10 克、黄柏 30 克、玄参 30 克、升麻 20 克、生甘草 30 克、栀子 15 克、土茯苓 50 克、乳香 10 克、没药 10 克、 鸡血藤 30 克、金银花 50~100 克、忍冬藤 30 克、建曲 20 克,1 日 1 剂,水煎服十、急性结膜炎(红眼病)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 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 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结膜充血、伴有脓性、水样或粘性分泌物一)风热上袭症状:眼红、痒痛、目中干涩有异物感、眼分泌物黄白而结1.中成药:鱼腥草滴眼液点眼、银翘解毒丸2.基本方药疏风散热饮子加减,防风 10 克、羌活 10 克、牛蒡子 10 克、薄荷 10 克、连翘 10 克、栀子 10 克、甘草 10 克、赤芍 10 克、川芎 10 克加减:眼红眼热明显者加蒲公英 12 克、紫草 12 克二)热毒蕴结症状:双眼红赤、眼痛头痛、眼胞肿胀、分泌物脓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