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九峰森林生态公园核心区概念性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78491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九峰森林生态公园核心区概念性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武汉市九峰森林生态公园核心区概念性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武汉市九峰森林生态公园核心区概念性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武汉市九峰森林生态公园核心区概念性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武汉市九峰森林生态公园核心区概念性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九峰森林生态公园核心区概念性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九峰森林生态公园核心区概念性规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于武汉市九峰森林生态公园核心区概念性规划1 项目背景分析及功能定位1.1 规划项目背景1.1.1 政策背景为贯彻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纲要,武汉市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 ,发展“绿色生产力”的方针,力争把武汉建设成为“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为配合 2000 年 3 月 12 日国务院批准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武汉市绿地系统规划中部署的加强市区森林覆盖率,有效改善大气污染、水资源匮乏、气候变暖等日益突出的城市污染问题。1.1.2 市场背景我国的森林旅游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地区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

2、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武汉中国光谷的启动、武黄公路九峰段的拓宽、武汉中环的建设、九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以及石门峰都市陵园的建设,必然给当地森林生态景观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提。1.1.3 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背景中古楚文化、近现代历史人文、南方民俗文化、华中地带田园艺术文化等。规划区域内原马鞍山森林公园、石们峰名人园及九峰森林公园的植被群落丰富,微生物结构相对完整,具有混交复层结构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了地域性强的森林生态系统,结合规划区域内土地区划以农田为主要元素,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厂矿,为当地发展城市森林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资源背景。于1.2 现状分析1.2.1 区域位置:地处武汉市洪山区;东至

3、土桥环城公路,西起武黄公路马鞍山森林公园,北起中环九峰乡滨湖村,南至九峰村裴家店;1.2.2 地理及地质条件: 规划区地貌特征以山林地为主,混合丘陵及平原。山体地貌系蛇山起首,低山山脉横贯东西,从西向东连绵渐高走势。从马鞍山起,低山山脉又分南、北、中三辐射东延山脉的低山垄岗区。马鞍山海拔高度 135.1 米,石门峰海拔高度为 138.1 米,九峰山 200 米左右,并与严东湖、严西湖等天然湖泊交相呼应,形成较大范围的天然屏障。规划林区内土壤主要有潮土、水稻土、黄棕壤土和少量壤土类。肥力度、水、气、热等资源状况良好,适应农作物及森林植被生长;1.2.3 气候条件:洪山区属亚热带湿润区,光能充足,

4、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无霜期长;其年平均气温 16.7-17.0,均最高气温29.2。1.2.4 交通条件:城市基础建设继续完善的同时,107 国道扩建工作,老武黄公路、珞狮南路扩建履行工程完成竣工,武汉市中环线扩建改造硬质道路工程进度顺利。对规划区的主要道路进行了扩建和改造,主要道路有老武黄公路,武汉中环、 王青路、土吴路等;另外通过我院设计人员调查的基础资料显示,另有各公园内部的景观路,依功能组织的不同,分为景观主路、景观支路、游步道等;1.2.5 现有植被条件:该规划区内山林面积 18482.9 亩,其中郁闭度 0.5 以上的山林面积有 12489.4 亩,占山林面积的

5、 67.5;郁闭度 0.50.2 之间的疏林面积为 5603 亩,占山林面积的 30.3,无林地面积 394 亩,占山林面积的 2.2。山林主要树种为马尾松,占整个山林树种的 75;丘陵地区的植被较为丰富,多以松、杨为主;平原地区地域较为宽阔,以野生草本,农作物,少量乔木,如水杉、池杉等;1.2.6 现有主要单位及村湾、人口:主要有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武汉市东湖开发区钢铁村、陆军军械仕官学校、九峰乡人们政府、湖北省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园、国际高尔夫球场、武汉市名人公园、湖北地震所观测战以及新跃村、三星村、九峰村、保丰村、等 83 个村级以上相关单位;自然村湾 74 个,总人口达到 13416 人

6、; 1.2.7 城区及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城乡一体的洪山区,2004 年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1 年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 10066 元,比上年增长 6.09%,2004 年洪山区农民的年均收入为 4960 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317.85 元;收入的稳步增长,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民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等都发生了深刻变,更加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于1.3 功能定位根据项目背景及规划区现状

7、的种种分析,并通过对现有森林公园的规划组合,农田的改造、经济林的兴建、绿色生态长廊的建设以及植物科普知识的融入,形成可以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集康体健身、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景观。规划以“城市” 、 “山” 、 “回归”为设计理念,以“自然” 、 “古朴” 、 “野趣”为特色,感受“山在城中、水在山中、宅在山中、人在绿中”的神往意境。 以本次规划的森林核心区为背景,将周边的零散山脉体系以科学生态的方式,整体布局为具有自然森林面貌的自由开敞的城市郊野森林公园。并在后期的规划中,将本次城市森林规划区与周边东湖、严东湖、严西湖的景观规划有机的规划在一起,最终实现城市“林网化,水网化”的生态目标

8、。1.4 规划范围本次都市森林景观核心区规划涵盖范围:东至土桥环城公路,西起老武黄公路马鞍山森林公园,全长 9.1 公里;南至九峰村裴家店,北起武汉中环九峰乡滨湖村,全长 6 公里;可视山体、湖、塘村庄、道路等面积达 40 平方公里。核心区为 14 平方公里。2 规划指导思想2.1 规划指导思想在规划中提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沿道路林带为骨架,以核心林地建设为重点,充分利用和优化本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本区域自然生态资源的方针,吸收当今世界上先进的城市森林风貌规划思想,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以山水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的观点指导城市建设。从

9、整体上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活力,形成具有人文特色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服务于武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2 规划依据与期限2.2.1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于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林区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武汉市洪山区林业局提供的现状基础资料及区域的局部规划资料;我院设计人员现场踏查,收集的有关资料。2.2.2 规划期限一期:2005 年-2007 年,实施并完成核心区森林景观规划;

10、二期:2007 年2010 年,规划并实施森林景观核心区与周边零散山脉的整体规划;三期:2010 年2015 年,规划并实施森林景观规划区与东湖、严东湖、严西湖的整体景观规划。3 规划设计理念3.1 规划设计主题城市- 山 -回归;自然-生态-野趣; 保护-创新-发展;3.2 规划原则3.2.1 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综合、长期、渐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对策、结合武汉城区绿地建设的需求,处理好该规划区总体景观环境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关系,保持规划的连续性,又能协调各种建设用地的布局,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于3.2.2 整体协调原则将规划区中的相对独立的景观区有机的结合,并将周边的零散山脉通过不同功能

11、的分区,加强规划区整体森林景观的完整性,将生态的概念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由核心渗透到周边,做到景观的充分协调, 环境的整体统一。3.2.3 突出生态特点结合规划区的原有自然山林景观和气候条件的特点,建设以乔木为主体,形成近似天然森林的乔灌草藤共生的复层结构。强调绿色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创造,并与城市绿化机理相融合,构成武汉市独特的都市森林风貌。3.2.4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结合建设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森林景观,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优越的环境,完善武汉城市建设的不足,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3.3 规划目标3.3.1 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规划改善地带环境,提升区域性景观品质,结合城市

12、基础建设和管理,使该地区成为武汉作为“园林式、生态型”文明城市的象征,成为华中地区具有特色的园林城市景观,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更好的体现,最终实现“绿色武汉,城在林中”的战略目标。3.3.2 生态环境目标通过人工营造与自然生长的完美结合,超常速、低造价地建造以地带性森林景观类型为目标,结合原有森林公园及人文公园规划出群落结构完整,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量高、趋于稳定状态、后期完全遵循自然循环规律的森林植物群落。3.3.3 经济目标增强森林旅游设施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经济林组建,开展苗木产业、森林绿色产业、实施租地造林、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长力。3 总体规划框架4.1

13、 形态与结构于为了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结合自然生态特征采用散置结构,不同的功能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上,以马鞍山森林公园、石门峰都市陵园、名人文化园、九峰森林动物园这三个已经建成的森林景观点为核心,将周边的零散山脉通过不同功能的分区,加强规划区整体森林景观的完整性,将生态的概念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由核心渗透到周边,将其各个区域有机的连接到一起,突出自然生态特征,强调森林景观的结构完整性。4.2 功能分区以马鞍山森林公园为起点-武汉市城市中环线为终点,以城市森林景观绿带为景观轴线,公园内以“娱乐科普”和“生态休闲健身”为两条主要游览路线,核心区向四周扩展,最终实现与二期,三期工程结合布局的整体生态规划

14、模式。依据规划区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状况、结合交通、科教、绿色生产等因素,并考虑其森林生态体系建成后的可持续发展的拓展计划,将整体森林公园划分为七个功能区:4.2.1 马鞍山森林公园景区森林公园总面积 713 公顷,内有 17 座山林,山势曲折蜿蜒,具有丰富的森林植被,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全园规划为夹山、马鞍山、太渔山、吹笛山四大景区。山中风光绚丽,清风送爽,一带盛产茶籽油,茶园滴翠,竹林清幽,登顶一望无际,尽显南国风光。猴山上顽皮的群猴、松鸽坪上千余只广场鸽,以及供野营活动的烧烤区,都将成为人们游览、休闲的好去处,感受自然的亲切。4.2.2 生态农业区农业特色生产为主,在区域中种植茶叶、水稻、油

15、菜、棉花、辣椒、红菜薹等。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建设生态苗圃,农田景观,利用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展现植物群体美,提供广阔的景观视野及良好的空间色彩环境,给游览者舒展心扉的同时,展现最原始的大地色彩景观,涵括了泥土、落叶、草花、地衣的色彩及色相等因素。在原有村落的基础上,通过建设生态农庄,淡水鱼类的养殖等诸多的方案改造,并形成了方案的几大特点:在森林公园中,用于组织湿地,梯级,塘池、林地斑块、野花草甸等;在景观视线角度上,能从任意角度形成观赏面,不阻碍高的景观视线的同时,能更加丰富近景的效果。利用引水渡槽,形成雨水收集系统和水源再生系统。对现有的村落整合,形成区域内完整的交通通讯系统及景观环境系统。

16、于在湾子林改造中,分别以两种形式布局:对相对集中的村落,采取规划整合的形式,将其能完善景观生态功能的同时,考虑村落的生产生活方式,综合进行规划。对距离较远的村落,采取与山林,农田等大环境相融合的形式,与其实际地形、人文特征的不同,将单独的个体村落渗透到环境景观中进行规划布局,形成整体统一,风格不同的村湾环境。在渠、塘改造中,局部采用渠道污水处理,塘池种植水生植物的方式,为零散的水域进行规划整合。将天空的湛蓝,水塘的清莲,山林的翠绿,用它们自己的语言向我们述说如何尊重土地和自然形成过程,并以其生态的形式展现景观价值。4.2.3 石门峰都市陵园、名人文化园石门峰都市陵园背靠九峰,面朝东湖、严西湖,山环水抱,占地近 2000 亩的石门峰都市陵园,有其得天独厚的山林地貌,悠然天成为“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景观,每逢清明时节,数百万市民来到石门峰踏青扫墓,形成一道壮丽的人文风景线。石门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