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控制滴注速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678139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控制滴注速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合理控制滴注速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合理控制滴注速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理控制滴注速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控制滴注速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理控制滴注速度减少不良反应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输液操作对输液质量影响很大。 如,静脉输注速度不当不但可导致输液反应,且严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病人的生理、病理条件及药物不同特性选择适宜的输液速度,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ADR)发生,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一、静脉输注速度过快可导致哪些输液反应 1. 静脉炎 静脉用药滴速过快,致使局部血管内药物浓度高,超过了其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均可使内膜受刺激,从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在引起输液性静脉炎的诸多因素中,溶液的 pH 值和输液速度是两个重要的因素。有些药

2、物静脉滴注时,如果浓度过高或滴速过快常可导致静脉炎,表现为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和静脉变硬。 医学实用杂志 曾有输注复方氨基酸滴速过快引起周围静脉炎的报道;静滴红霉素乳糖酸盐滴速过快时尤易发生。再如万古霉素浓度过高可导致血栓性静脉炎,滴速过快可发生红斑样或荨麻疹样变态反应皮肤发红(称红人综合症 )。 2. 胃肠道反应 滴速过快使较高浓度的药物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使胃肠道蠕动增强引起胃肠道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胃肠不适,颜面潮红等反应,故滴注时间应不少于 1hr。我们都知道青霉素需要快速滴注,以避免药物降解,但临床上也有过快滴注青霉素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报道。阿奇霉素本身具有

3、促胃肠动力的作用,即使以常规浓度和滴速静滴,胃肠道反应也较常见,若滴速过快,可加重其胃肠道反应。3. 心血管系统反应 输注速度过快可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心率减慢,心律紊乱,传导阻滞,甚至心脏停搏等心血管系统反应。两性霉素 B 滴速过快有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跳骤停的可能。青霉素大剂量快速静滴偶可引起一过性心电图变化。林可霉素滴速过快可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电图变化,甚至可导致神经肌肉接头传导阻滞而引起呼吸、心跳停止。咪康唑注射过快可发生心律不齐,严重者心跳、呼吸停止。万古霉素静滴速度过快也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反应,曾有报道静滴万古霉素过快,引起心脏骤停、呼吸衰竭死亡。氨基糖

4、苷类抗生素也可引起心肌抑制、外周血管扩展、血压下降和呼吸衰竭等。4. 肾功能损害 静脉输注过快,使单位时间内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浓度过高,可致药物性肾损害。 如氨基糖苷类和万古霉素等药物。大多数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可抑制、干扰肾小管细胞酶活性,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而这类现象在小儿,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身上尤易发生,故在大剂量、快速静滴时应密切注意。 5. 其他不良反应 所有药物输注速度过快均可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特别是小儿、老年、胸部外伤、心力衰竭的患者更易发生,可成为致命的严重反应。输注速度过快,还可导致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过快超过安全范围产生毒

5、性作用。二、 常用药物哪些需要严格控制滴注速度1. 氨基酸、脂肪乳等肠外营养药物 氨基酸输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滴速过快,可造成细胞脱水,增加细胞外液容量,使血容量急剧增加,增加循环系统负担,引起头晕、呕吐、低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对老年和心肺功能差的患者尤应注意。静脉脂肪乳剂静滴过快,可引起循环超负荷综合征,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恶心、发热或寒颤,应根据患者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或高脂血症患者的脂肪廓清能力进行调整,以免滴速太快,引起脂质代谢紊乱。2. 抗肿瘤药物 高三尖杉酯碱 每 1-4mg 滴注时间应在 3h 以上。依托泊苷 浓度每 ml 不超过 0.25mg,静脉滴注时间不宜少于 30m

6、in。替尼泊苷 不可滴注过快,以免发生低血压。异环磷酰胺 每 200mg 溶解于 500ml 溶液中滴注 3 - 4h。奈达铂 滴注时间不应少于 1h。帕米磷酸二钠 浓度不得超过 15mg/125ml,滴速不大于 15-30mg/2h,缓慢滴注 4h 以上。伊班膦酸 滴注时间不少于 2h。 3. 抗菌药 青霉素类用药剂量过大或滴速过快,可对大脑皮层产生直接刺激作用,婴幼儿、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引起青霉素脑病,表现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青霉素钾滴速太快,还可致高钾血症,严重者可致心跳骤停。 其他还有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两性霉素 B、万古霉素等。4. 一些电解质 氯化钾浓度

7、较高或滴速较快,不仅引起局部疼痛,且易发生高钾血症,表现为意识模糊、手脚口唇麻木、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门冬氨酸钾镁滴速过快,可引起高钾血症和高镁血症,出现恶心、呕吐、面部潮红、胸闷、血压下降,还可引起血管刺激性疼痛。 5 其他三、静脉输液滴数与时间的计算我们通常是用每分钟的滴数来控制输液速度,但是一些说明书上有时只注明单位时间内需要控制的输液量,实际操作中就要求我们换算成每分钟的滴数来控制,我们可以依照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已知每 h 输入量每 h 输入量每 ml 滴数 (20 滴)则每 min 滴数= 60(min)例如:20%脂肪乳规定的输注速度是 0.625 ml/kg.h,以成

8、人 50kg 为例,我们可以如下换算:0.6252050每 min 滴数=11 滴60有些会规定我们配制好的溶液需要滴注多少时间,那就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又如:替尼泊苷规定配制成 100 毫升 1mg/mL 的溶液,静脉滴注 60 分钟100mL20 滴 /min每 min 滴数= =33 滴60min应该注意上面公式分母的 60 和下面公式分母的 60 含义是不同的,上面表示每小时是60 分钟,而下面公式中的 60min 是滴注所需要的时间,如果需要 90 分钟滴完,那下面的分母就是 90 了,要注意区别。综上所述,输液治疗中合理控制输注速度对减少 ADR 及输液反应是重要的环节之一。 静脉滴注药物的给药速度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临床的足够重视,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很多情况下是可以避免的,因此重点是做好预防工作。医护人员在充分了解药物的基础上给出正确的剂量和给药方法,对易发生反应的药物要给出合适的滴注速度,记录并严格执行,在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对输液药物进行动态观察,并告诉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调节输液速度。出现药物反应时,应停止输液,并根据不同的药物和临床反应及时对症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