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_文言文阅读1(山东[1]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67807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_文言文阅读1(山东[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_文言文阅读1(山东[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_文言文阅读1(山东[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_文言文阅读1(山东[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_文言文阅读1(山东[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_文言文阅读1(山东[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2011届高三二轮专题_文言文阅读1(山东[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7 页 2011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 1(山东)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 (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 ”桓郎者,桓范也。 妇 云:“无忧,桓必劝入。 ”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 查之。 ”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 “皆备。 ”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 允有惭色

2、,遂相敬重。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既至,帝核 问之,允对曰: “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 寻还。 ”作粟粥待。倾之,允至。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 妇。 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门入欲藏其儿,妇曰:“ 无豫诸儿事。 ”后徒居墓所,景王遣 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 ”

3、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礼竟,允无复入 竟:结束B魏明帝遗虎贲收之 收:拘捕C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夺:夺取D若才流及父 及:赶得上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阮家既嫁丑女与卿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B许因谓曰 相如因持璧却立C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蒙冲斗舰乃以千教D若才流及父当收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允妇“聪慧”的一组是 ( )故当有意,卿宜查之妇料其此出无复人理,便捉裾停之如不称职,臣受其罪神色不变,日:“早知尔耳!”若才流及父,当收率胸怀与

4、语,便无所忧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允妇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丑,以致当婚礼结束后,许允竟对其不予理睬,后经别人劝说,方才回到洞房内。B许允在洞房内责问其妻,却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驳他哑口无言,感到内 第 2 页 共 7 页 心有愧自此以后对妻非常敬重。C许允作吏部郎官时,因大量任用自己同乡做官引来嫌疑被皇帝拘捕。后经查实,用 人称职没什么问题便将其释放。D许允被杀后,门人惶恐,想藏匿许允的儿子。但被许允妇阻止,认为只要坦诚说话, 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即可免祸。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夫百行以德为首。

5、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2)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 (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 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 钓于渭以观之。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 其貌适吾所甚恶也。 ”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曰:“ 此易故也。愿令王子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手,请因说之。 ”王子许。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 为王。任子胥,子胥乃修法制,下贤良

6、, 选练士, 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 战九胜,追北千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亲射王宫,鞭 荆平之坟三百。乡之耕,非忘其父之雠也,待时也。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王。楚王 说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至,因见 惠王。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时亦然。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 ,勤以待 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

7、之种必待春。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霜既下,众林皆羸。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饥马盈厩,嗼 然,未见刍也;饥狗盈窖,嗼然,未见骨也。见骨与刍, 动不可禁。乱世之民,嗼然,未见贤者也;见贤人, 则往不可止。往者非其形心之谓乎?齐以东帝困于天下,而鲁取徐州;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 卫取茧氏。 以鲁卫之细 ,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 时也。 故贤主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乱世当之矣。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节选自吕氏春秋 孝行览第二首时略有改动)【注】 嗼(m)静默无声。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貌适吾所甚恶也 适:恰好,正好 B

8、.搏其手而与之坐 搏:握住,抓取C.与将军之节以如秦 节:礼节,气节 D.故圣人之所贵 贵:重视,崇尚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请因说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子胥乃修法制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第 3 页 共 7 页 C.之秦之道 谨庠序之教 D.齐以东帝困于天下 故内惑于郑袖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待时”的一组是故钓 于渭以 观之 退而耕于野 若步之与影不可离 水冻方固,后稷不种 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 见贤人,则往不可止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伍子胥想办法拜见王子光,其目的就是想寻找

9、时机得到重用,他等待数年,终于在吴国施展才能,兴国强兵,大败楚国,最终报了杀父之仇。B.田鸠在秦国呆了三年,想见秦惠王却没见到;后来在一门客帮助下,到楚国拜见楚王,楚王喜欢他,他这才有机会见到了秦惠王。C.饥饿的马、狗在厩棚或窝中默然无声,是在等时机,一旦有了食物它们就不再默然无声;混乱世道的人民,一旦遇到贤能之人就会身心归附,这也是遇到了时机。D.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要成功就需要适逢其时。因而想为百姓忧虑的贤明君主和杰出人士,只有遇到混乱的世道,才是遇上了合适的时机。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

10、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 (4分)(2)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 窜,勤以待 时。 (3 分)(3)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 (3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 (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也。父戒,为县狱掾, 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杀,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 时送者百余人。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 骑都尉。遂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既擒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

11、吴敦、尹礼、 孙观、 观兄康等,皆诣太祖。太祖以霸为琅邪相,敦利城、礼东莞、观北海、康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太祖之在 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 兖州定,翕、晖亡命投霸。太祖语刘备,令 语霸送二人首。霸谓备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 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 ”备 以霸言白太祖,太祖叹息, 谓霸曰:“此古人之事而君能行之,孤之愿也。 ”乃皆以翕、晖为郡守。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 东方为念。太祖破袁谭于南皮,霸等会贺。霸因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太祖曰:“诸君忠孝,岂复在是!昔萧

12、何遣子弟人侍,而高祖不拒,耿纯焚室舆榇 以从,而光武不逆,吾将何以易之哉!”东州扰 攘,霸等执义征暴,清定海岱,功莫大焉,皆封列侯。霸 为都亭侯,加威 虏将军。 第 4 页 共 7 页 又与于禁讨昌豨,与夏侯渊讨 黄巾余贼徐和等,有功,迁徐州史。沛国公武周为下邳令,霸敬异周,身诣令舍。部从事謥詷不法,周得其罪,便收考竟,霸益以善周。从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张辽之讨陈兰,霸 别遣至皖, 讨吴将韩当,使权不得救兰。当遣兵逆霸,霸与战于逢龙,当复遣兵邀霸于夹石,与战破之,还屯舒。权遣数万人乘船屯舒口,分兵救兰,闻霸军在舒,遁还。霸夜追之,比明,行百余里,邀贼前后击之。贼窘急,不得上船

13、,赴水者甚众。由是贼不得救兰 ,辽遂破之。霸从讨孙权于濡须口,与张辽为前锋,行遇霖雨,大军先及,水遂长,贼船稍近,将士皆不安。 辽欲去,霸止之曰:“ 公明于利钝,宁肯捐吾等邪 ?”明日果有令。 辽至,以语太祖。太祖善之,拜扬威武将军。 (三国志魏书 )注:榇(chn):棺材 謥詷,人名。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霸为帅,屯于开阳 屯:驻扎霸敬异周,身诣令舍 诣: 来到周得其罪,便收考竟 考:拷打当遣兵逆霸,霸与战于逢龙 逆:阻止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太祖之讨吕布也 俯察品类之盛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复命清定海岱,功莫大焉

1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霸与战于逢龙 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表现臧霸“勇壮”的一项是 ( )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因与父俱亡命东海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从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行百余里,邀贼前后击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太祖讨伐吕布时,臧霸等曾带兵往助吕布。吕布被擒后,臧霸又把他藏匿起来,太祖点名搜索,在臧霸那里找到了吕布。在兖州叛乱中,徐、毛二人背叛太祖,后亡命出逃投靠臧霸。太祖命刘备见臧霸,并命臧霸奉上二人首级。臧霸对刘备说的一席话,使太祖改变了主意。臧霸非常尊敬下邳令武周,曾到其舍作客。后来臧霸从事謥詷不遵守法度,武周就拘押拷打謥詷。霸却没有怪罪武周,反而更加亲善。张辽讨陈兰,臧霸被调到皖地,讨伐吴将韩当,使孙权不得前救陈兰。韩当阻止臧霸于夹石,被臧霸击败。孙权遣数万人分兵救陈兰,闻知霸军在舒城,立即撤军。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第 5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