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创伤自救互救课程标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67652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创伤自救互救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战创伤自救互救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战创伤自救互救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战创伤自救互救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战创伤自救互救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创伤自救互救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创伤自救互救课程标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创伤自救互救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战创伤自救互救培训课程培训对象:军队及地方的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模块一 止血术一、培训目标1. 熟悉各种止血方法的相关基础知识;2. 掌握各种止血方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3. 掌握各种止血方法的具体操作技巧;4. 掌握各种止血方法的注意事项。二、培训内容1. 相关基础知识:全身动脉的体表投影解剖位置,损伤出血的类型和部位的判断,止血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2. 止血术的操作技术:各种止血术的物品准备、操作技巧、操作程序和无菌观念。3. 术后观察处理:术后处理要点,术后观察及注意事项,可能的并发症及处理。4. 扩展内容(选学及自学):出血性质的判断,止血术后的后

2、续治疗措施。三、培训学时:4 学时(160 分钟)1. 基础知识回顾 20 分钟2. 操作要点讲解及示范 40 分钟3. 学员操作练习 80 分钟4. 教员总结学员操作情况 20 分钟四、培训实施一一一 培训组织1. 学员分组:学员 10-15 人分为一组;2. 教师通过光盘演示、挂图、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员掌握止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3. 教师在模拟人身上或学员身上具体讲解、操作示范;4. 学员 3-5 人分组进行操作练习;5. 教员逐一指导,检查学员的操作正确性和准确性;6. 教员再示范,学员再训练;7. 教员总结学员受训情况。一一一 培训条件要求1. 培训所需器材(设备):多媒体计算机 1

3、 台,投影仪 1 台,20-30m 2房间,模拟人 2 具。止血术配合操作过程详细说明视频 1 段(15 分钟) ,学员集中观看。2. 所需耗材及数量:橡皮止血带 20 根,绷带 30 个,纱布 100 块,棉垫 15 张,医用胶布3 卷,碘伏 2 瓶,棉签 15 包,剪刀 1 把,无菌手套 15 双,笔 15 支。3. 场地要求:要求房间摆放 1-3 张床,有床单、枕头。房间光线充足,安静、清洁、能够满足操作物品及 3 组人员展开操作的空间。一一一 参考资料主要参考书:战伤自救互救手册p0112外科实习医师手册第一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4647实用战伤救治第一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821相

4、关网站:http/( 百度视频,搜索“急救止血术 ”)五、考核测评1. 考核方式:考核以操作为主,口试为辅(在操作中教员提问) ,模拟执业医师操作或战伤自救互救训练光盘操作考核的形式进行。2. 考核标准: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学员边操作边进行简要说明。步骤 名称 具体操作内容评分标准(根据完成情况酌情扣分)1 物品准备皮肤消毒物品、橡皮止血带、绷带、纱布、棉垫、医用胶布、棉签、剪刀、无菌手套、笔等。102核对患者身份,确定出血的性质和部位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查阅病历及X 线片等辅助检查资料,确定出血的性质及部位,正确采用止血方法。 103 医患沟通自我介绍简要说明诊疗操作的名称、操作的目

5、的、可能的不适与应对方法。104指导患者摆好体位,确定止血部位指导患者配合,摆好体位,平卧位或坐位,面向操作者。确定出血部位和体表压迫标志。检查远端肢体的感觉、运动情况。205 皮肤消毒 以出血部位为中心,消毒直径约 15cm,由内向外消毒。 56 覆盖敷料 根据出血部位,填入无菌纱布或棉垫。 57 止血步骤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填塞及钳夹止血法等各种止血方法的操作步骤及要点。正确选择。根据出血部位和相应动脉的体表投影部位灵活应用,浅表动脉或静脉出血,采用指压止血法,肢体出血并有伤口或深部组织损伤,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方法;关节部位选用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额部、颈部及腕部伤口环

6、行包扎法上肢采用螺旋包扎法,下肢采用螺旋折转包扎。胸、腹腔内出血不能使用指压止血及加压包扎止血法。208 操作中注意事项全身不同部位动脉的体表标志,根据不同部位出血选择好正确的止血部位;压迫应向骨骼方向,压力大小适度,出血控制或明显减少证明指压正确有效;颈总动脉压迫用力不要太大,并密切观察伤员反应。使用止血带止血时,尽可能捆在靠近伤口近心端或紧挨伤肢残端,不宜直接捆扎在肢体皮肤上,应垫以敷料、毛巾、衣物等;10橡皮管止血带松紧应以控制肢体明显出血为度;上止血带要有醒目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9 术后注意事项检查止血远端肢体的感觉、运动情况,有无缺血表现。止血带止血法后应注意上止血带的时间要尽量短

7、,最长不宜超过 5 小时;中间可每1-2 小时放松一次,松开 2-3 分钟。放松时用手指压迫出血点上部的血管,然后慢慢放松,每次松开后再在稍高的平面上扎止血带;放松止血带不可过急过快,以免引起血压下降。10总分 100六、附录知识一一一 基础知识出血的判断:动脉出血 血液呈喷射状,颜色鲜红,出血速度快且量大;静脉出血 血液呈涌出状,颜色暗红,速度稍慢,但量大;毛细血管出血 从伤口向外渗血,色鲜红,无明确的出血点。根据出血部位,采用相应的止血方法。出血的体表标志:见附图。一一一 适应症与禁忌症根据出血部位和相应动脉的体表投影部位灵活应用,浅表动脉或静脉出血,采用指压止血法,肢体出血并有伤口或深部

8、组织损伤,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方法;关节部位选用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额部、颈部及腕部伤口环行包扎法上肢采用螺旋包扎法,下肢采用螺旋折转包扎。胸、腹腔内出血不能使用指压止血及加压包扎止血法。一一一 操作要点指压止血法是用手指于出血创口的近心端,将动脉压向骨骼,中断血流,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加压包扎止血法是先用无菌或干净的纱布、敷料等物盖住伤口,再加用纱布卷或毛巾等折成垫;用三角巾、四头带、绷带卷等紧紧加压包扎。一一一 术后观察及处理全身不同部位动脉的体表标志,根据不同部位出血选择好正确的止血部位;压迫应向骨骼方向,压力大小适度,出血控制或明显减少证明指压正确有效;颈总动脉压迫用力不要太大,并密切观察

9、伤员反应。使用止血带止血时,尽可能捆在靠近伤口近心端或紧挨伤全身主要动脉指压止血部位肢残端,不宜直接捆扎在肢体皮肤上,应垫以敷料、毛巾、衣物等;橡皮管止血带松紧应以控制肢体明显出血为度;上止血带要有醒目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上止血带的时间要尽量短,最长不宜超过 5 小时;中间可每 1-2 小时放松一次,松开 2-3 分钟。放松时用手指压迫出血点上部的血管,然后慢慢放松,每次松开后再在稍高的平面上扎止血带;放松止血带不可过急过快,以免引起血压下降。一一一 扩展知识(选学或自学)1. 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用手指于出血创口的近心端,将动脉压向骨骼,中断血流,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急救人员需熟悉全

10、身不同部位动脉的体表标志,选择好正确的指压止血部位;压迫应向骨骼方向,压力大小适度,出血控制或明显减少证明指压正确有效;颈总动脉压迫用力不要太大,并密切观察伤员反应。2. 加压包扎止血 适应全身各部位,尤其用于四肢止血,是在战(现)场最常用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是先用无菌或干净的纱布、敷料等物盖住伤口,再加用纱布卷或毛巾等折成垫。用三角巾、四头带、绷带卷等紧紧加压包扎。3. 止血带止血 止血带止血是一种可靠的止血手段。列装的止血带有多种,如橡皮管止血带、ET-1 型止血带、PT- 型局部充气止血带,但战(现)场急救时多用橡皮管止血带止血。适应于加压包扎不能控制的肢体大出血。方法是在创口近心端

11、肢体,用敷料或纱布垫全周覆盖;将胶皮管包绕 2 周后拉紧固定。如无止血带,可用三角巾、皮带、布带等替代。模块二 包扎术 一、培训目标1. 熟悉各种包扎方法的相关基础知识;2. 掌握各种包扎方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3. 掌握各种包扎方法的具体操作;4. 掌握各种包扎方法的注意事项。二、培训内容1. 相关基础知识:包扎目的与包扎的原则,包扎的常用材料选择。三角巾、绷带包扎的适应症与禁忌症。2. 包扎的操作技术:重点是三角巾和绷带包扎法的物品准备、操作方法、无菌观念、技巧和程序。3. 术后观察处理:包扎的松紧度判断,包扎后远端肢体功能的观察,包扎后的注意事项,包扎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4. 扩展内

12、容(选学及自学):三角巾和绷带包扎的几种常用方法,几种特殊类型及部位损伤后的包扎。包扎后的后续治疗措施。三、培训学时:4 学时(160 分钟)1. 基础知识回顾 20 分钟2. 操作要点讲解及示范 40 分钟3. 学员操作练习 80 分钟4. 教员总结学员操作情况 20 分钟四、培训实施一一一 培训组织1. 学员 10-15 人分为一组;2. 教师通过光盘演示、挂图、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员掌握包扎术的相关基础知识。3. 教师在模拟人身上或学员身上具体讲解、操作示范;4. 学员 3-5 人分组进行操作练习;5. 教员逐一指导,检查学员的操作正确性和准确性;6. 教员再示范,学员再训练;7. 教员

13、总结学员受训情况。一一一 培训条件要求1. 培训所需器材(设备):多媒体计算机 1 台,投影仪 1 台,20-30m 2房间,模拟人 2 具。包扎术配合操作过程详细说明视频 1 段(15 分钟) ,学员集中观看。2. 所需耗材及数量:三角巾 50 个,绷带 30 个,纱布 100 块,棉垫 15 张,医用胶布 3 卷,碘伏 2 瓶,棉签 15 包,剪刀 1 把,无菌手套 15 双,笔 15 支。3. 场地特殊要求:要求房间摆放 1-3 张床,有床单、枕头。房间光线充足,安静、清洁、能够满足操作物品及 3 组人员展开操作的空间。一一一 参考资料主要参考书:战伤自救互救手册p1345外科学及野战外

14、科学第一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321323创伤外科特色诊疗技术 第一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p2124相关网站:http/(百度视频,搜索 “急救包扎术”)五、考核测评1. 考核方式:考核以操作为主,口试为辅(在操作中教员提问) ,模拟执业医师操作或战伤自救互救训练光盘操作考核的形式进行。2. 考核标准: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学员边操作边进行简要说明。步骤 名称 具体操作内容评分标准(根据完成情况酌情扣分)1 物品准备皮肤消毒物品、三角巾三、绷带、纱布、棉垫、医用胶布、棉签、剪刀、无菌手套、笔等。102核对患者身份,确定包扎的部位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查阅病历及X 线片等辅助检查资料,确定

15、需要包扎的部位,正确采用不同包扎方法进行包扎。 103 医患沟通自我介绍简要说明诊疗操作的名称、操作的目的、可能的不适与应对方法。104指导患者摆好体位,确定包扎部位指导患者配合,摆好体位,平卧位或坐位,面向操作者。确定包扎部位和选择包扎材料。检查远端肢体的感觉、运动情况。205 皮肤消毒 以受伤部位为中心,消毒直径约 15cm,由 5内向外消毒。6 覆盖敷料 根据包扎部位,填入或覆盖无菌纱布或棉垫。 57 包扎步骤三角巾包扎前,可将三角巾叠成多种形状,如燕尾状、双燕尾状或蝴蝶状,根据受伤部位采用不同包扎方式;包扎时根据受伤部位将纱布、敷料或替代物覆盖在伤口上,将三角巾底边折叠或不折叠,平放于

16、伤部,两侧边分别缠绕后与顶角打结。丝带包扎方法较多,有环形、蛇形、螺旋形、 “8”字形、回返形包扎法,包扎时先用纱布、敷料覆盖伤口,用绷带缠绕数圈,每圈均应盖住前一圈,用胶布固定或撕开成两股,交叉环绕打结。208 操作中注意事项包扎中应注意操作轻柔,包扎应从远端缠向近端。创口应完全覆盖,包扎要松紧适度,不能包的太紧;不能有皱折;但也不要太松,以免脱落,以不出血或出血明显减少为度。在无制式包扎材料时,可用其他清洁材料如纱布、衣服、被单、毛巾等代替。四肢包扎要露出指(趾) ,以便观察血运情况。包扎结束,不要在创口上打结,以免压迫伤口,增加痛苦。开放性颅脑外伤及腹部外伤有内容物外溢时,包扎前应先用碗或盆扣住再包扎。109 术后注意事项判断包扎后的松紧度是否合适。检查包扎肢体远端肢体的感觉、运动情况,有无缺血表现。10总分 100六、附录知识一一一 基础知识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