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67564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我国加入 WTO 以后,经济与贸易迅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压力也在不断加大,环境资源保护与能源节约要求越来越强烈,国际贸易摩擦日趋频繁、国际贸易失衡日趋严重,对外出口结构急需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急需改变。近十年来,由于加工贸易规模一直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半壁江山,且 80%是由外商投资企业所控制,60%以上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已成为廉价供应欧美国家消费的“ 世界制造商 ”。因而加工贸 易的转形升级,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一、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毋庸质疑,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一)加工贸易出口为我国

2、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建设资金。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其“两头在外” 的特点,通过大力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充分利用外商的销售渠道扩大出口,积累了国家经济建设急需技术设备所需的进口资金。(二)促进了就业。据统计,目前加工贸易在我国吸收了3000 多万人就业,大大缓解了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起到了增加就业的作用。(三)目前我国所从事的绝大多数加工贸易生产是基于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转移的技术。由于我国目前整体工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相比还比较低,这些技术在我国却发挥着适用技术的作用。(四)促进企业在管理和技术上取得长足进步。据统计,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中约有 80%是外资企

3、业。从近年来新成立的加工贸易企业以独资为主的现象来看,这种趋势在加强,自然而然的在国内创造了良好的竞争氛围,对国内同行起到了示范和激励的作用,再加上技术溢出效应,企业间前后联系效应和企业间人员流动促使国内企业无论在管理体制上还是在技术上都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二、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内资企业所占比重偏低,且多从事低附加值的产业外资企业在占整个加工贸易的比重由 1998 年的 64.5%上升

4、到 2007 年上升的 81.86%,10 年间比重提高了 17 百分点,内资企业所占比重则从 35.5%下降为 18.14%,下降幅度较大,且内资企业多从事低附加值的产业,其特点是配套比例低,产品附加值低,参与加工环节少。而外资企业多从事的是高端产品生产,且配套比例高,基本上加工的重要环节均为外资企业所占据。(二)加工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主要聚集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这种地区分布特征,是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结构的反映。同时也使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大量流入东部地区,给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当前,东部沿海地区受

5、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影响,部分加工贸易产业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寻求转移;而中西部地区受产业配套、运输成本、物流效率、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尚未具备承接转移的条件,也难形成东中西地区之间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三)内资企业缺乏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技术水平、技术工人素质、企业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由于我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工业体系,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我国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我国大中型企业普遍技术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 510年,从设备状况来看,制造业达到国际先

6、进水平的生产设备仅占全部产业设备的 24.6%。产业技术水平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内资配套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约了内资企业配套产品供应能力的提高,也制约了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国内产业的技术水平。技术工人素质不高也制约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我国高级技工只占 3.5%,与发达国家产业工人中高级技工占 40%的比例相差甚远,而技师和高级技师更少,只占 1.5%。技术工人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低,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还降低劳动生产率。据欧洲一些国家统计,工人技术水平每提高一级,劳动生产率相应提高1020%。而我国许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仅及美国的1/10。(四)政策制度制约因素不

7、可忽视为了促进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配套能力的提高,延长加工贸易在国内的产业链条,促进加工贸易企业采用国内产品,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深加工结转、出口退税等。但这些政策措施在实施中出现无法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状况,如现在普遍实行的手册对手册、凭相关文件办理的结转方式比较适合于采购渠道单一、产品简单的加工贸易企业,如生产服装、鞋帽等的加工贸易企业。但是,对于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的加工贸易企业非常不适应,对加工贸易企业通过结转方式进行国内采购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再如出口退税中的“免、抵、退 ”存在的问题、产品深加工 结转退税问题和采用国产原材料退税问题,其中,长期以来实行的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原材料

8、及零部件不退税政策,降低了采用国产原材料及零部件的积极性。这些都对加工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三、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加工贸易现存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克服和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继续稳步推进加工贸易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这些对策既包括实际操作层面的,也包括政策制度方面的。(一)实际操作层面的对策1、促进内资企业发展,鼓励从事高附加值的产业对于从事加工贸易的内资企业,政策上较外资企业给予适度的倾斜,促进国内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发展。针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结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国际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指导目录,鼓

9、励内资企业进入国际化产业链中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环节,逐步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经济带已经初具规模,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稳步推进,已经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良好发展格局:珠三角和长三角努力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先进生产制造基地;京津唐地区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东北地区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中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资源产品、农产品和优势工业品。制定加工贸易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加强协调和引导,鼓励竞争,促进合作,推动加工贸易的健康稳步发展。3、重视技术工人的培养。加工贸易的高端环节需要大量熟练

10、的技术工人,政府和企业要逐步建立一套有利于技术工人成长的机制,努力营造一支能够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技工队伍。同时,鼓励教育部门加大力度,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增强我国技工队伍的后备力量。(二)政策制度层面的对策1、明确准入退出标准。制定产业指导目录,建立加工贸易准入退出机制,是引导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我国应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对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进行甄别,将简单工艺加工贸易和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加工贸易区别地给予优惠,更好地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精神。这样,有利于我国的加工贸易向延伸产业链、提高增值率和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但是,要防止采取“一刀切” 的 办法予以限制。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生产环

11、节、工艺技术、成品科技含量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对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贸易摩擦等指标有着不同的影响。2、完善监管模式。在目前的监管模式中,商务、海关、国税、外汇管理等部门实行分线管理,各个部门往往从本部门的主要监管任务出发,较多关注如何防止不法企业利用加工贸易政策“走私” 、“骗 退税 ”等。政府 应 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完善 对加工贸易的整体监管模式,建立便利和高效的监管体系,不断增进各部门间的协作,从而促进加工贸易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最终,提高其对国民经济贡献这个根本的政策目标。3、完善税收制度。就税收激励机制而言,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对于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国内采购的,可以减征国内增值税。就税收保全机制而言,将加工贸易保证金台帐制度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相结合,不仅以企业的海关信誉为标准,而且同时从有利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政策,给予企业一定的照顾。而对于深加工结转业务而言,海关和税务部门联合制定政策,把海关核销与税务部门认定的实际出口相结合,及时给予企业出口退税,避免企业采取“香港一日游” 等方式,牺牲物流成本 换取出口退税,增值收益被无端空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