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7012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我国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我国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我国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我国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私人汽车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势必对土地、能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这就需要对影响私人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对其保有量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判断。本文根据 1985 年至 2008 年国内各项经济指标,运用 EVIEWS 计量软件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了一个适用于短期预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及进行各项检验的详细过程,并说明了根据此模型进行未来预测的可行性。最后,根据汽车保有量对于我国经济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明确汽车产业发展与国家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关键词:汽车保有量 汽车产量 增长率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2 / 38目 录摘要 .21

2、绪论 .4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意义 .42 模型的选取和变量的选择 .62.1 变量选取 .62.2 单方程模型尝试 .72.2.1 初步分析 .72.2.2 对数方程 .132.2.3 去多重共线性 .142.2.4 异方差的检验及处理 .152.2.5 自相关性分析 .202.3 关于虚拟变量 .232.4 关于分布滞后模型 .252.5 小结 .263 联立模型 .283.1 原始模型 .283.2 VAR 模型 .293.2.1 三阶段最小二乘法 .323.2.2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323.3 模型修正 .343.4 小结 .354 协整分 析 .374.1 平稳性分析

3、 .374.2 E-G 检验两步法与误差修正模型 .404.3 预测能力分析 .445 总结 .456 政策建议 .46 3 / 381 绪论1.1 研究背景汽车保有量指的就是一个地区拥有车辆的数量,一般是指在当地登记的车辆。汽车特别是用于消费的私人轿车保有量的多少,与经济发展、经济活跃程度、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以及道路建设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具备购买私人轿车的能力。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9 年前后是中国中等收入家庭具备购车能力的时间点,届时将有近1 亿中国人可以享用自己的家庭轿车。在此种情况下,

4、对汽车保有量增加情况的实证分析就显得很有意义。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 2005 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 3160 万辆,其中私人汽车达到 1852 万辆,占总量的 58.6%。2006 年国内销售了 700 多万辆国产和进口汽车,其中 60%为私人购买。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专家估算,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约为 3800 多万辆,私人汽车约为 2200 万辆。 私车已经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 60%左右,这标志着中国汽车消费进入以私人消费为主的发展新阶段。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汽车市场大举对外开放,带动了国内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的政策,长期以公车消费为主的轿

5、车市场转变为以私人消费为主。私人购车成为当今轿车市场消费的主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06 年私人购买轿车比例超过 77%。随着私人轿车消费时代的到来,私人轿车成为拉动私车保有量大幅上升的主要因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 年到 2005 年,私人载货车仅增长 85 万辆,而私人载客车则增长了 633 万辆。2006 年,全国汽车销量为 710 多万辆,其中轿车达到 380 多万辆,绝大部分为私人所购买。从上面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处于持续增长的阶段,并且其消费结构也有着明显的转变,所以建立适当的模型来分析其增长原因以及估计消费结构的具体形式这些都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为我过得汽车工业发展前进方向分析提供参考数据。1.2 研究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 4 / 38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各种基础设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一切条件下,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并在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研究汽车保有量增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于预测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