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山区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66372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贫困山区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贫困山区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贫困山区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贫困山区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贫困山区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贫困山区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贫困山区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贫困山区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当前经济形势的好转,由经济竞争带来的人才之争在贫困山区也变得异常激烈。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人才流动出现了“孔雀东南飞” 的趋势。人才大量流失,使本来人才匮乏的经济落后地区雪上加霜,出现“人才缺乏经济落后 人才缺乏” 的 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剧了东西部地区的差别。为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对策,遏止人才流失,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全面实现奔小康的目标。一、人才流失的困境与忧虑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规律,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人作为生产力活跃的因素,人才作为一种最宝贵的资源,必然进入市场,按照其价值规律进行“双向选择” ,

2、即人选择岗 位,岗位选择人。人才流动正是顺应了市场经济这一历史必然,对个人来说,实现了最佳选择,对整个社会来说,实现了人才的优化配置,可以断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机制的建立,人才流动的趋势将越来越猛烈。对于发展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落后地区,在这场人才流动的大潮中损失严重,特别是在西北,人才流动发生了倾斜,新华社对此曾报道:大西北的歌好听,大西北的人留不住。 “宁愿向东一千里,不肯向西挪一米 ”的心理,同当年“ 不怕西出阳关无故人,有志儿女向西行 ”的建设热情形成了鲜明反差。宁夏地处大西北,是回族聚居地,经济也比较落后。近几年,人才流失状况也相

3、当严重。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区先后调出专业技术人员 7000 余人,占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的 60%。从行业上看,人才流失最严重的部门是工业企业和高校,其次是卫生、新闻出版、文化教育。从年龄上看趋向年轻化,调出的专业技术人才中,45 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占 67%,文化层次和职称越来越高。近年来调出的大专以上学历的占调出人员总数的80%,更为遗憾的是贫困地区送出去的大学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没有回归,使之出现巨大的人才断层,这将进一步影响到对未来的发展。同心县属宁夏南部贫困地区,近年来,人才流失也相当严重。笔者通过县教育部门了解,2008 年以来,就有 100 多名教师陆续调往外地,其中,一

4、半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大部分是骨干教师。急需人才的流失,使英语等学科教师奇缺。近年来教师队伍改行的现象虽然得到遏制,但教师队伍流向却出现了“村流向乡,乡流向县,县流向区”的趋势,使得农 村教师短缺,只好用民办和代课教师替补,严重影响广大农村的教学质量。贫困落后地区人才流失的严重现状,给这些地区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和损失。1、科技骨干的流失。一般来讲,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员往往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当今社会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发展的实力。2、影响科研和生产。一些科题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的调离,迫使一些科研项目中途搁浅,使科研院所和企业苦不堪言,影响和损失巨大。3、科研成果流失。众所周知,科研人员的劳动

5、是一种脑力劳动,具有智力密集性连续性特征,科研人员的流失,时常伴随着科技成果及无形资产的流失。4、人才之心不稳。落后地区人才流向发达地区是科技群体最敏感、最关心的事情之一,某一人的调动,波及效应巨大,他们得知流往外地的人员获高薪,住好房,子女就业,事业红火时,他们心理不平衡,人心思走,构成人才不稳定因素。经济落后地区最重要的是人才,而流失最严重的也是人才,不仅流走了人,而且流失了“财” 。人才流失不 仅影响落后地区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和全面奔小康目标的实现。对此,应该引起忧虑、深思和高度重视。二、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只要看到流水,就能找到源头,没有无原因的

6、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原因。就落后地区人才的流失问题,只要我们深入了解,认真分析研究,就能找到其原因所在。应该说造成经济落后地区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又有经济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但突出的原因是:1、经济落后,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东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万元,而西部只有 3000 多元,一些贫困地区仅有几百元;作为新的经济成份,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区域间的差距更为突出。98%的外商投资份额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仅占引进资金 2%。经济实力的悬殊必然引发受经济杠杆支配的人才单向流动,这种市场竞争趋势,最终是地区经济发

7、展水平所决定的。经济落后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留不住人才,使人才流向比较富庶的地区。同心县有一名大学生,91 年毕业于天津食品工业学院,分配在县食品加工厂工作,应该说工作是所学的专业,可以施展才华。但一年多领不到工资。后来经人介绍到深圳一家食品有限公司工作,现每月工资及补贴近万元,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不难看出,经济落后是人才流失的最主要原因。2、经济落后地区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事业相对落后。财政经费捉襟见肘,入不敷出,重大科技项目难以开展,科研教学设施简陋,科技人才的价值观难以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一份报告指出:“贫富的差距就是知 识的差距 ”。因财政拮据,教育科研事业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投入,而

8、图书、资料、信息、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的翅膀,翅膀不硬是飞不上天的。一些有突破性的科研思路,完全可能转化为生产的成果试验,因翅膀疲软,只能束之高阁。学术环境不佳,因而难以产生人才市场的增值效应。 3、经济落后地区,改革开放步伐缓慢,人才政策力度不够。经济落后地区虽有自然资源的种种优势,特别是能源矿产的优势,但这些地区的几种主要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目前还处在低水平,基本以出资源为主,缺乏全面综合性的深加工。原始落后的开采方法使资源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环境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又抵销了资源优势的诱惑力,因而不能很好地引来资金和人才。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创造良好的资金和人才投资环境,引进资金,

9、引进人才,发展本地经济。经济落后地区,虽然也有优惠的人才政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策显得力度不够,缺乏吸引力。例如,在宁夏山区工作满二十年的知识分子,从 21 年起每月工龄补贴增加五角,在今天来说微不足道了,即使浮动一两级工资,还买不到一包“中华烟”。所以,这些优惠政策同沿海发达地区的人才政策相比, 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必须加大改革步伐和人才政策力度,筑巢引凤,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搞好经济建设。4、经济发达地区人才优惠政策,对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落后地区的一些人才优惠政策,已被发达地区的高额工资所冲减抵销,早已出现人才价值水平倒挂。边缘落后地区同发达地区工资倒挂,并且差

10、距越来越大,一些发达地区的政策优惠,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他们对人才的渴求也从来没有今天这样真诚和迫切。珠海市重奖科技人才,引得海内外人才云集;广东开放地区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气氛,良禽择木而栖,使人才竞东流。流向这些充满机遇的地区,流向这足以施展才华的地方,流向最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地区。物质利益的差异,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天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个人收入差距相应扩大,这种差距反映在货币和实物方面,可以是成倍的,甚至是几倍的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择业趋向于高收入的地区和部门,这是绝大多数人择业中考虑的首要因素。因此,发达地区人才优惠政策使得经济落后地区人才流失,是一个重要

11、的外部因素。当然,经济落后地区人才流失远远不仅仅是这些,这里仅举了一些主要的原因,如人才观念问题,用人机制问题,都能成为人才外流的直接原因,问题的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对策来抑制人才的流失。三、抑制人才流失的对策面对如此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严重的人才流失,经济落后的地区如何抑制人才流失,在全国性人才大战之中,反败为胜,笔者以为:1、加强改革开放步伐、发展经济、改善环境。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落后,人才市场竞争实力归结于地区经济实力。所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中央给的优惠政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落后地区的当务之急。同时要把改善投资环境与提高对人才的

12、吸引联系起来,筑巢引凤,以发展事业吸引人才,以人才聚集推动事业。人才和事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知识分子最大愿望就是为现代化事业作出自己贡献。因此,经济落后地区对人才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蓬勃发展的事业。知识分子事业心是很强的,哪里有适合于他们的事业,能施展他们的才智,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哪里。引进项目,带回人才,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必须把人才的引进与技术项目的引进有机地结合起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大力发展新的经济成份,以便使闲置积压外地企事业单位中的人才在本地区能够找到充分发挥才能的岗位和职业,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2、解放思想、转变认识、树立人才为本的观念。经济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腾飞,必须把

13、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工作放在首位。解放思想、克服以往“ 重财不重才” 的偏见,树立“以财求才、以才生财”和“人才为本”的新观念。落后地区经济之所以发展不快,除了资金,就是人才,人才是第一位的。有了资金和项目,没有合适人才就难以实施。事业兴旺,务在得人,有了能人,可以少花钱办大事。这样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的。在严峻的人才大战面前,落后地区人才外流日趋严重。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人才危机感和紧迫感,不要一味地强调客观条件,消极无为地等待,要发现挖掘自己的优势、挖掘自我发展的潜力,在用人观念上要尽快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人才问题上克服过去计划体制下形成的“等、靠、要 ”,要转向市场竞争机制下的“抢、争、

14、找”。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多层次、多渠道地开放,培养和引进人才,真正形成处处求贤若渴,个个见才眼开的人才热。3、着眼本地、就地取才、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天涯何处无人才,我们一些人一说人才就眼睛向外。外地人才诚然可贵,但本地人才有外地人才无法比的优势,他们熟悉本地区实际情况,更清楚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最为可贵的是根深难徙,有一片报效故乡的热情。一些地区和单位,一方面叫喊人才不足,另一方面却不重视现有人才作用的发挥。甚至对严重积压和浪费人才现象熟视无睹。一方面要大量引进人才,另一方面使本地人才大量外流, “招来女婿,逼走儿”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舍近求远的政策,不仅在

15、经济上得不偿失,而且会加剧人才的流失。因此,在人才的聘用上,既要破除固步自封观念,有重点地引进急需人才,更要立足本地人才的培养,用好现有人才,使之充分发挥作用。这才是远见之举,是应当选择的用人良策。4、放宽政策,增加优惠,以超常规措施吸引急需人才。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发达地区以优惠的物质待遇在国内外招集贤才,对此,落后地区不能等闲视之,要以超常规的措施出奇制胜。首先,经济落后地区要广泛宣传本地区优势,特别是资源优势,提高地区知名度,利用新的媒介介绍特殊的人才优惠政策,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其次,要提高对知识分子优惠政策的“含金量” ,不仅表现在舍得花费较高代价聘请急需的专业人才,而且对现有人才也

16、要提高相应的待遇;不仅表现为较高的工资津贴及重奖有功人才,而且要重视感情投资,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以此感化人心。另外,要善于让名。许多知识分子,不求利不求官,但对自己的名誉看得很重要。根据这种心理需要特点,要给他们提供成名的机会和条件;如参政议政,参加智囊机构及学术性团体,出席群英劳模会等。调动积极因素使他们心情愉快地献身事业。再次,经济落后地区的人事部门应重新审视和研究目前的人才优惠政策,为鼓励知识分子在艰苦条件下扎根工作,应给在艰苦的农村基层工作的知识分子增加可观的工资补贴待遇,切实解决目前条件越好工资越高,条件越差工资待遇越低的待遇倒挂现象。以此稳住人才,吸引人才,为落后地区经济建设服务。总之,抑制人才流失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性工程,需要做出多方面的艰苦努力,但只要真正树立起“人才为本” 的观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对策,随着西部经济的开发和掘起,人才回流是大有希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