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6377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播电视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播电视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播电视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技术专业建设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广播电视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建设之一,它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 键,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我院 广播电视技术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境,需要从专业建设的四个方面即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专业课程建设、 实验室与 实习基地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通过相关的探索与研究,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需要。一、目前存在的问题:1、专业定位模糊;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缺乏科学性;3、专业课程体系缺乏实践性;4、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缺乏整体规划;5、师资队伍建设缺乏“双师

2、”特色。二、解决的办法: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确定专业定位和专业方向根据国家“十二五 ”规划和我省 “十二五”规划的布局情况,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 应区域、行 业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需要, 针对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 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的办学指导思想。我院广播电视技术专业在新的时期重新确定了专业定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广播电视行业、通信行业 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 广 播 电 视技 术 以 及 相 关 基 础 理 论 等 方 面 的 知 识 ,具有广播电视网络和通讯网络工程规划、设计 、施工、监理、维护 能力,以及广播电视有线传输设

3、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广播电视技术从单向传输向网络化、光纤化、数字化、双向化技 术演进,广播电视己逐步形成“ 天网 ”(无线广播电视网)和地网(有 线电视网络)的交叉覆盖。我院广播电视技术专业 的专业方向也随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由原来的微波、发送方向,调整为有线电视方向,及目前的广播电视网络方向和数字电视方向。2、深入开展社会调研,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学习理解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及深刻领会我院关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后,一方面,广播电视技术专业的老 师们走出校门,广泛开展社2会调查,调查范围以学院的服务区域为主(四川省各

4、地市州各级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通讯公司),调查对象除了行业企业的有关人士、人才市场上有关企业的招聘人员外,还包括广播电视技术专业的历届毕业生,从而了解该专业所对应的产业发展趋势、人才结构与需求状况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 质要求;另一方面,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成立了有行业企业专家以及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再将调查结果汇总:广播电视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哪些?目前与该专业相对应的具有较高社会认可度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哪些?并把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合学院和本专业的师资状况、实验实训条件确定专业定位、 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调整了课程设置;

5、确定本专业的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标准。完成上述工作后,由专人起草广播电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草稿完成后, 经过该专业全体教师的认真研讨,再将草稿送到行业企业去, 请有关人士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论证和提出修改意见,广泛征求意见后,根据意 见和建议, 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经过若干次论证修改后形成统一意见,最后和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出和实践紧密相联的培养方案再定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为广播电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3、围绕职业生涯构建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

6、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 准,改革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广播电视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始终围绕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努力践行两大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做到一体化教学。首先,理论教学体系打破以教材为中心,颠覆学科化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教育思想,夯实专业基础课教学, 实时增减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采用模块化课程体系,组织专家对全部专业课程进行改造,构建以技能培养为中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中突出了职业教育的最基本价值取向。由于聘请行业专家参与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完全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的“教学做合一” 课 程结构;因为有企业专家参与,解

7、决了广播电视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排序等问题。其次,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训导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推 进实验 教学改革,提高 实验教学的质量;加大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的教学量(占 总教学时间的 50%);增加综合型、提高型和创新型的 实验比例,避免低水平重复和资源浪费;目前, 专业教师正在着手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教材、 实验指导书的 编写工作,有意 识地对实训内容进行系统的理论描述、概括和总结,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训、 实习密切联3系。最后,规范实验教学管理, 进一步形成具有广播 电视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8、。4、加强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突 出 高 职 办 学 特 点 ,结 合 行 业 和 专 业 特 色 ,加 大 实 训 设 施 建 设 ,加 强 专 业 实 验室 和 院 内 外 实 习 基 地 建 设 。利 用 一 切 资 源 ,推 进 校 企 联 合 办 学 ,拓 宽 学 生 专 业 实 习基 地 ,培 养 学 生 动 手 操 作 能 力 、创 新 能 力 。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三大功能(专业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基地,“ 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基地);做好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教育管理指导工作。目前本专业主要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如下:(1)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

9、络股份公司该公司整合全省 21 个市州和 182 个县市区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成为全省唯一有线网络经营主体,是四川广电集团控股经营的、建设经营有线电视网络的股份制企业,是四川省信息产业 的主要力量之一, 该公司主要从事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开发、经营和管理,以及全省有 线电视节 目的收转和传送,以传输视频信息和开展网上多功能服务为主业。(2)四川中广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按照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要求,由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广电系统 23 家单位共同参与出资组建的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省级子公司,主要从事四川省 CMMB 网 络建设及维护、市场运营、内容规划等业务,面向

10、全省手机、PDA、MP4 、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提供广播、电视、数据等综合服务。(3)四川乾盛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与广电行业有关的网络改造、光缆铺设、信号调试、工程管理等相关工作。5、培养专业带头人,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 教学团队建设作 为 高 职 教 育 的 教 师 ,应 该 在 专 业 理 论 知 识 和 专 业 实 践 能 力 上 下 功 夫 ,即 理 论 与 实 践 课 教 学 均 要 胜 任 ,也 就 是 说 ,要 具有两种能力:课堂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可以 胜任企业的真实岗位的职业能力)(1)首 先 培 养 骨 干 教 师在广播电视专业教师中

11、,首先培养有上进心和责任心,具有崇高的师德;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强,积极参与教研,有探索、创新精神且上课效果能得到同行认可且学生满意度高的中青年教师,列为培养对象,压担子、 给任务,使他 们能辅导学生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 专业技能竞赛等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逐步成为专业教 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4(2)其次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在广播电视技术专业的骨干教师中,给自学能力强、肯钻研,能 读懂吃透教育部文件的骨干教师创造条件,通过外出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 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并将企业的职业标准引入教学环节,提高 实践教学能力等手段,使他们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在各自的 专业领域内具有

12、较高的造诣,能及时掌握专业发展动态,在师 生中有较高的威信和知名度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骨干教师,培养为专业学科带头人。按照教高 16 号文件的要求,广播电视技术专业,正在 进行三项改革:专业改革、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的切入点是工学结合;推动力是校企合作、产学结 合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是打造适应高职教育规律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和品牌教学团队。 )(3)最后打造教学名师发挥专业学科带头人的“ 领头 羊” 作用, 带领大家积极开展教研,总结教学经验,积 极探索国家高职教育 规律,撰写教学科研 论 文,并能在有影响力的公开刊物上发表,教研成果能获 国家、省、

13、市级表彰,使他们在教学、科研、服 务社会等方面具有带头和示范作用,在行业、社会能 产生较 大的影响的专业学科带头人打造为教学名师。 (从长远 来看学院知名度的提升需有名师的支撑)三、专业建设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注重配合专业建设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要努力形成“学院 统一规划,部门各司其责,专业 建设工作委员会全面 组织、 协调和审定”的专业建设工作体制。学院成立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常设机构在教务处),每年专项研究专业建设工作至少两次以上。2、建设院系及相关部门专业建设负责制学院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负责全院专业建设,系部设立专业建设工作小组,负责系部专业建设。学院专业 建设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 、指 导 系 部 专 业 建 设工 作 ,并 将 专 业 建 设 工 作 列 入 年 度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