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缺失主题班会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6365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缺失主题班会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缺失主题班会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缺失主题班会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缺失主题班会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缺失主题班会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缺失主题班会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缺失主题班会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黄海学院主题班会教案年 月 日课题:大学生道德缺失之大家谈“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缺失” 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活动知道文明礼貌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和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教学重点:让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到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加强对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学习。 教学难点:增加学生的互动性和创造晚会的主题气氛教学关键点:对大学生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学习兴趣,能认知公德和美德的重要性。教具:1. 倡议书用白纸打印好2. 做好红绿灯指示牌3. 准备好墨镜和棍子4. 班级的桌椅要布置好(成方形,中间划好斑马线,摆放好两张

2、桌子和四张椅子)5. 一盆花6. 纸和笔7. 扫把8. 周日晚上要布置要教室,到其他班级借 7 张长凳(大约有 20 个左右老师听课)板书设计:第 页青岛黄海学院主题班会教案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提示与补充一课前准备:.给全班同学布置问题:1.谈谈你身边的功德(可从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谈)2.开场需要全班同学配合的(比如合唱等)要事先交代好。二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引入:主持人:我们的经济生活好起来了,物质条件充裕起来了。但是,你是否认为一个民族的进步含义就是指人们脱下破衣裳穿上了洋装了呢?是否不仅吃米饭,还吃麦当劳的中国人就与世界接轨了呢?是否会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就能走向世界了呢?主持人:当然不

3、是。一个穿洋装却随地丢垃圾的人还是遮不住他的猴子尾巴,一个能讲一口流利外语却道德败坏的人依然是社会渣滓。同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真正强大,除了要有先进的物质文明,还要它的国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主持人: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我们都希望为国家的富强贡献力量,可是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只有这样,我们才是文明的现代人,我们的社会才是个文明的现代社会。主持人:俗语有云,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同样的,我们随便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乃至一个眼神,可能就在世界人民面前折射出我们中国人的文明程度,可能让人一眼就看透了这个民族的本质。我们要吸取刘海洋事件中

4、的教训,努力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正如刘颂豪院士所说的做一个在社会上“加分数”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以德律己。(画面:讲究公德,请从身边小事做起!)(二)情景剧表演文明,就差这一点主持人:或许我们认为某些事情已是司空见惯的,已是熟视无睹了,甚至麻木了。可是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些事里有着许多与文明不合拍的东西。文明,就差这一点!请看道德情景小片段,学生表演,分正反两方面附:严以律己,遵守公德情景剧剧本:1. 声音:某班级地面横着一把扫帚,甲看见了视而不见,还顺脚踢了一下,乙看见了当做没有看见,丙丁等都一样。2. 声音:某考场:甲乙考试,甲因为不会考试而试图抄

5、袭乙,但是被乙拒绝了,甲下课大声指责乙不够朋友。3. 声音:某马路上:一位盲人过马路,甲乙丙与他擦肩而过。4. 声音:某红绿灯前:甲乙因为上课时间快要迟到了,就急急忙忙从红灯处闯了过去。5. 声音:某旅游景点:风景美丽,忍不住刻下:“某某人到此一游”(三) 、道德规范知多少:谈谈你身边的功德(可从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谈)学生活动:开火车形式轮流回答。(学生回答略)(四) 学生演讲(姜玲珑)附演讲稿:人,能否自尊,能否尊重他人,并非个人的私事,而是要遵守道德和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也就是在遵守私德的同时,还要遵守社会公德。有一年夏天,在有座城市火车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个身穿三点式泳装的“超女”正

6、准备上火车,被乘警拦住了。乘警要求她穿好衣服再上车,那“超女”认为自己本身已穿好了衣服,不需要再添加衣服。乘警坚持这种衣服不宜在公众场合穿,不符和精神文明的要求,有伤风化。于是,双方发生了争执,引起了乘客围观。最后,还是列车长来解了围,他让那“超女”先上车,不要因此而影响了正点发车。然后在车上再解决她穿衣规范的问题。这真有点像皇帝新衣的新版本。所不同的是,穿泳装者并未像皇帝的新衣那样受到赞美,而是被及时制止了。由此可见,大众心中都有一个普遍公认的道德标准,那就是公德。如果一个人的个人及家庭生活属私德的话,那他的工作和社会活动就属公德的范畴。公德既包括他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也包括他的社会责任,以及

7、对国家民族和历史的使命。像前面所说的,那位在火车站穿泳装者,她的行为已超越了私德的范畴。她在游泳池或家中穿泳装肯定不会有人干涉,但她在火车站,这样属于公众活动的场所如此着装,就破坏了着装端庄整洁的公德,既是不自重,也是对他人的不尊敬。“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礼记曲礼)知礼用礼贵在身体力行,要在严于律已。不要说大话、空话,不傲慢无礼,不自以为是。时刻不忘加强自身的修养,一定遵守公德,是一个人做人和生活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像那位在火车站穿泳装者,显然不认为自己的穿衣也属公德的范畴,因而在被制止时,依然在强词夺理,以为那是自己的“自由”和“权利”。俄

8、罗斯伟大的作家契诃夫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有美的外表、美的衣衫、美的语言,而且还要有美的心灵,还要表里如一。当我们看到一位貌若天仙的小姐,随地乱扔果皮、纸屑时,我们还会以为她的心灵和外表一样美吗?当我们听到一位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先生,张口大骂别人的时候,我们还会以为他风度翩翩吗?当我们面对的一位笑容可掬、热情洋溢者竟是一个十足的骗子时,我们还会接受他表面的热情和诚实吗?当我们发现自已一贯崇拜的一位名人,为了一些蝇头小利,竟公然在公众媒体上,睁着眼睛说瞎话时,我们还会把他当做心中的偶像吗?当我们知道,我们曾经满腔热情追求的那个目标,竟是一个天大的骗局和谎言,我们连自己的都难以再相信,还会相信别人和

9、别的什么吗?如果公德是一个大花园的话,那也是由我们每个人心中盛开的花朵构成的。如果我们心中没有花朵,未长树木,甚至连野草也未生,只有一堆死灰、一袋垃圾、一圈圈蛛网、几块石头,那我们的社会会怎么样呢?我们每个人活着,还会什么活头呢?所以,“修身践言”,是遵守公德的前提和必需的条件。但仅靠道德的约束,显然是不够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随时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一栋居民楼中,公用楼梯上下堆满了垃圾,四周墙壁上也乱划得“惨不忍睹”,要多脏有多脏,要多乱有多乱。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楼梯属公用,似乎人人都拥有,但人人都不视为已有。因而,在很多居民心目中,它和垃圾场差不多,故如此对待。而与此截然相反的是,每

10、户居民的家,皆极尽精美装修一新,日日打扫,保持整洁,视为安乐窝。内外比较,反差如此之大,说明什么呢?遵守私德容易,遵守公德难!为此,人们首先寄希望于制度和法律。但法律和制度也不是万能的。总有人目无法纪,总有人以身试法,法律往往会演变成守法的受罚,法不治法、法不治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比如在公众场合乱倒垃圾,就是古今都难以杜绝的一大难事。早在秦朝商鞅变法时,就曾明令“弃灰于道者斩其手”,这样的法够严酷吧,但乱倒垃圾的现象仍在发生。为何?民国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在重庆时,曾想禁止一些人随地大小便,专写字条张贴、以为戒示。不想,一句“随处不准小便”被人揭去加以装裱,竟成“小处不准随便”的名言条幅,成

11、为珍藏。而随处小便者,依然未禁绝。为何?在某旅游古城,一条大街口,曾经树立着一块“随地吐痰罚款百元”的大牌子。每天来往的市民和游人皆习以为常,不以为有何不妥。忽一日,有一老外,要花万元购买此木牌,人们才意识到,这块木牌意味着什么。因而,随地吐痰款照罚,那块木牌便被市管人员藏起来了。否遵守公德,是衡量一个人,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程度的一大标准,怎能轻视(五)班长读道德倡议书,全班同学和听课老师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签倡议书附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学生,家之学子,国之未来。我们应该切之弊病,正身立己,扫除不良行为习惯。关键在于自身思想上的认识与重视。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没有攻不破的

12、难关;只要我们真正有“建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这个信念,就能清除掉所有的“问题”,完善自我。踏踏实实做事,正正稳稳做人,积极树立校园新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源上发现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提高个人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文明合格的当代中学生。在此,我们呼吁大家以文明为己任,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自己身旁点滴小事开始,时刻紧记我们的口号:人人讲文明进步,从改掉一个不良习惯做起!由此,班委倡议:(1)、爱班爱校,说文明话,作文明人,塑造文明形象。(2)、以校为家,爱护公共设施,杜绝损坏公物,拒绝课桌文化。(3)、遵守公共规则,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4)、严守校规校纪。(5)、服饰整洁大方,不得染发、不配带耳环、项链等饰物。(6)、男女同学,自尊自爱,正常交往,举止文明,言行得体。 同学们,借此契机,端正思想、严守校纪、去病端、树新风。争建文明学校!请记住我们的目标:建设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