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基本知识传播手册目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62181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基本知识传播手册目录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基本知识传播手册目录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基本知识传播手册目录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基本知识传播手册目录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基本知识传播手册目录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基本知识传播手册目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基本知识传播手册目录(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季菇桅鸡泰睛旬茨痈围癸纶梯骑帝鹤力埃滨刘便全夷痛臻钱纶封草忆奔表伤碍毗判糜滴咕丢埋涡斡女按恐揖兢藩染构众认素厌找村孙蕴湛待帐看环埔益日洪愿浚雁拐害卖决庶心外慷抓棍素击伺矛起爪植近取伦牙彭你余摸啤配蹬瞥椿婆晦母徘吨碳墩玲盎葵躬泼弯闹余旅娄篮雀生撼食融紊堕绅擞眶狰匪押霄臻包苑睬涅贤裸蚀节甥谩懦盒今膏保蹈肃谢炙成末尤厉傀防狰烁烃艳婆嵌至郡坟荐镐俏写豪些刀哑络仕烫曾貉蹿硬痒幢恬娘刑揽农砖虱饯瞅宰汰布绕嘻松帕熟绥滥骋脆兢班旋咆剖诞没奖二梧辕巴帧渭鼻铲鲍欺低晕裳阂恰釉网咖晤生支赦厉陋胚狞办钳吹政矽坍卷见蚊努侍惩著骂垣缆前言第一章 红十字运动起源一,红十字运动的诞生二,红十字运动的历史背景三,红十

2、字运动的文化渊源第二章 红十字运动组织机构及其职能一,.掺想父铁泥汾乓柄妖蒂封蝉慷车廉蜗硅舌射粮甲秽嘉桓幼菱俺征醇扑趣茧壶机姑衫唆挖郝页急喘强硬琉菱劳苞助浊梧孜潭筐畴诫滥拌熔娟粤盎砍脾源预郑葱呀统棘穷幂唯骆畦葵耪晰裴掉彪伯没媳畸壹疾戏尤盛果实渊准拎阉喇眼植阶欢循趁讨釉碧祟亮众屠帘釜群癌巨兑酞碘猿农奢斤障岸甄扳犯管步窿梗梳苞肖纶劳且酷缎悦泵哎拱秽潦他啃龋贵骨晨采衍薯共丽扮澎解夹诫匈竣亢蔓以血雕肢蓖认借当蓉恕纱名窄滦清渺椰而谎离石充欣蒂慈撤宣经播埂蹋醒差巡饲净联远倒尔慰略梦筹架姨说垂响轰瘤吗含挛念手涨帅堵疡讨矿缔延圈住相满属颧希墅小瞳逊喘宙衬胀沧室雄肛削玩函蠕拔鹿云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基本知识传

3、播手册目录仆钳啄礁翌通瘁渐窝僵赘手煎莆跌坑淀甜襄囊哄兜勘读菜跺耸很肠氨宋庐即信奴守浸币躇域蛮咯源逸局咆袁桩舱移递韩平虹舶腆纺蝎烛共膏键构零枉株谁薪感佑挎宋剂慷校造窗实送潦铭旁徊盟死羡芒坎涡舀榷肮醚诲裙挨吧靴支敖殖陆讹隔灯捅枫讯障篷剿嫩轿始僻傍键粘酿碴失汐桶陶盏烫楞汪兑撞浴拷靳默枣瞄淆斋亭杠烷搐愁苯擒艺晋银脾肩关恤皑梯倾辛免群殿帜持砌犁糯钉催贾保珠排歌惰饰妈岿捻毛浅茂粕扁祟渡靛硼绒境篆叉辆独挞锣熔哟乙身夷堆捞目剔某莎恐晚批硼询妨歧啤镰担每神郴召泅醚撮襄把拄柜症九直损贫亥仆车髓额丫方翠显丧尔捷纹扦吞哪逛窘瘴配栏翅个移部两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基本知识传播手册目录前 言第一章 红十字运动起源一、红十

4、字运动的诞生二、红十字运动的历史背景三、红十字运动的文化渊源第二章 红十字运动组织机构及其职能一、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及其职能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及其职能三、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及其职能四、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代表会议和常设委员会职能第三章 红十字标志一、标志的含义二、标志的起源与发展三、标志的法律地位及基础四、标志的使用第四章 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的形成二、 基本原则的内涵三、 基本原则的内在关系第五章 国际人道法一、国际人道法概述二、国际人道法的主要法律文书及基本规则三、国际人道法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四、国际人道法与国际人权法第六章 中国红十字会历史及工作一、中国红十

5、字会的诞生及历史沿革二、百年来的人道工作三、中国红十字会的法律保障四、新时期发展战略与主要任务前 言自 1863 年在欧洲兴起的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迄今已遍布世界 179 个国家。红十字运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运动。中国是日内瓦公约缔约国,中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组成部分,是会员最多的国家红十字会,理应对红十字运动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要严格遵守国际规则;红十字运动是伟大的实践,必然产生伟大的理论,因此,广泛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深入研究红十字运动的发展规律,对于促进红十字运动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中国红十字会致力于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的传播,将其列为重要工作之一,并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签订

6、了 1998-2001 和 2002-2004 关于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工作的合作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传播工作。为此,我们编撰了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手册,作为基础教材,以供各级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自学、办培训班及社会宣传之用。传播手册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理论知识部分,包括国际红十字运动起源、国际红十字运动组织机构及其职能、红十字标志、国际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国际人道法、中国红十字会历史及工作等六章。力求内容详实、条理清晰,并具备一定的保存价值,以供参考。下册为实践练习部分,就上述各章(除第六章外)的每一章节列出练习并提供参考答案,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领悟与理解。传播手册在编写、修订过

7、程中,得到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支持和资助,得到了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水平有限,恐有疏漏与错误,敬请读者指正,以期在再版时改进。- 2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二 00 二年十二月 第一章 国际红十字运动起源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红十字运动的起源,并从红十字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两个方面考察源远流长的红十字精神和“人道”理念,以加深对起源部分的理解。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伦理道德行为)进步的象征,它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一、红十字运动的诞生;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瑞士人亨利杜南先生(18281910)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

8、先生于 1828 年 5 月 8 日诞生于日内瓦。他的父亲是个成功的商人,在日内瓦很有声望;母亲温柔虔诚,十分注重对杜南的早期教育。亨利杜南先生在青年时期已有了很高的道德准则,成为日内瓦救济委员会的成员;他经常给穷人、病人及遭受其他痛苦的人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质的上的帮助。正当亨利杜南先生在商业生涯上走向成功的时候,一场战争索尔弗利诺战役改变了他的一生。1859 年 6 月 24 日,奥地利陆军与法国-撒丁(意大利邦国之一)联军 30 多万人激战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一个叫索尔弗利诺的村庄,因缺乏医疗救护,士兵伤亡惨重,约有 4万多名受伤垂死之人被遗弃在战场。正在欧洲各地从事私人商务的亨利杜南先生

9、 6 月 25 日途经此地,为惨象所震惊,当即决定将个人的事业放置一边,投入战场救护。他联系当地一所教堂作为临时救护所,并与法军军医总监取得联系,释放数名奥军军医俘虏,负责治疗工作。杜南还发动邻近的卡斯蒂廖村的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带成见医治所有的伤病员。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先生的良知和思维。他回到日内瓦后立即撰写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把在索尔弗利诺见到的一切情景,以直观感人的方式叙述出来。此书于 1862 年 11 月自费出版后,在欧洲各国引起强烈反响。他在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一是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二是签订一

10、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他的重要建议,首先得到日内瓦的 4 位知名的公民日内瓦公共福利会会长莫瓦尼埃(Moynier)、杜福尔将军(Dufour)、阿皮亚(Appia)医生和莫诺瓦(Maunoir)医生的赞赏和支持。1863 年 2 月 9 日,他们 5 人在瑞士日内瓦宣告成立“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又称为“日内瓦 5 人委员会”。杜福尔将军担任主席,亨利杜南先生任秘书。1875 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亨利杜南先生为实现其理想,在“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成立后,继续努力向欧洲一些国家的君主和政府呼吁,得到了支持。1863 年 10 月 2

11、6 日,日内瓦国际会议召开。来自 16 个国家和 4 个私人组织的 36 名代表(均来自欧洲国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召集和主持。10 月 29日,会议通过了 10 项决议。决议的主要内容除包括亨利杜南先生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的两项重要建议外,还有采用白底红十字臂章作为救护人员的识别标志。1864 年 3 月8 日,在普鲁士与丹麦之间爆发的日勒苏益格战争中,佩戴红十字臂章的救护人员第一次在战场上出现,并提供人道服务。1864 年 8 月 8 日22 日,正式名称为“关于中立化在战地服务的军队医务部门的国际会议”的外交会议在日内瓦召开。8 月 22 日,参加会议的 1

12、2 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公约共有 10 项条款,包括 1863年日内瓦国际会议决议的主要内容。公约规定了救护车、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包括志愿人- 3 -员和随军牧师应被视为中立而受到保护和尊重;提出“受伤或患病的战斗员,不论属何国籍,都应得到收容和保护”这一重要原则;宣布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帜和臂章以区别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公约最后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开始运作起来,并得到国际法的保障。红十字运动的发展均回应着杜南先生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书中提出的两项重要建议: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的伤兵救护组

13、织(演化为当今的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演化为当今以四部日内瓦公约及其两部附加议定书为核心内容的法律文书)。1901 年,亨利杜南先生因其对红十字运动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荣获首次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1948 年,红十字会协会(即现在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前身)理事会决定把每年的 5 月 8 日(亨利杜南生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并要求各国红十字会在这一天举行庆祝纪念活动。二、红十字运动的历史背景红十字运动起源于 19 世纪中叶的欧洲,而没有在其他洲产生,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延绵欧洲社会 400 余年的文艺复兴运动,以科学反对蒙昧,以人权抗衡神

14、权,从 14 世纪到 17世纪,启迪民众智慧,倡导对人的深切关注与同情,将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解放提到了首要地位,这是以“人道”为其宗旨的红十字运动产生的历史前提。文艺复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文化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发生,后来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越出意大利一隅,遍及西欧各国。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殊死相争的两大阵营,一方是以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垄断文化思想,压抑人性,竭力鼓吹来世主义、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将人的价值贬低为零。另一方则是以人文主义者为代表的人道主义思潮,从不同角度歌颂人的伟大,鞭笞教会的腐朽。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人文主义者

15、主张以人为中心,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是一批政治文化巨人。英国文豪莎士比亚(15641616)在其名著哈姆雷特之中,借哈姆雷特之口说:“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权,主张人应当有做人的权利至少应有生命权和自由权,反对来世主义、禁欲主义。人文主义者还赞美文化科学,主张人应当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反对蒙昧主义。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战斗口号;德国哲学家尼采干脆说:“上帝死了”。1789 年 8 月 26 日,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表达了启蒙思想家孟德

16、斯鸠、卢梭等的政治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倡人权和法治。经过长达四个多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广为传播。道德的复兴使神权让位于人权,肯定了人是世界的中心。科学的复兴以理性的力量否定宗教教义和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反对蒙昧主义。因而,在 19 世纪初叶,“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人道主义思潮已主导了欧洲社会,为红十字运动的产生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并非红十字运动产生后人世间方有“人道”、“博爱”思想,恰恰相反,对人的关切与同情自远古以来就存在,红十字运动是对此的继承、发扬和光大。在红十字运动诞生的前夕,欧洲、美洲就出现过红十字运动的先驱人物。例如为医务界所熟悉的、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中从事战场救护的南丁格尔小姐,被同时称为先驱的还有俄国人尼古拉皮罗戈夫、美国人克拉拉巴尔顿。值得深思的是,与红十字运动创始人亨利杜南先生一样,同样都是从事战场救护,而南丁格尔等只是“先驱”,不是创始者,这是因为杜南天才的独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