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集团公司抢险应急预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992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集团公司抢险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铁集团公司抢险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铁集团公司抢险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铁集团公司抢险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铁集团公司抢险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集团公司抢险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集团公司抢险应急预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地铁施工突发险情应急预案第一部分 总则一、编制目的1. 满足地铁对施工突发险情进行应急处置的需求,优化现有应急指挥系统和组织网络,建立统一、规范、有序、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2. 按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准备险情处置所需的抢险队伍、设备、物资、技 术专家等应 急处置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常备不懈、运转协调的应急保障体系。二、编制依据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上级相关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02 90 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2003 393 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 11 号)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2009 年17 号)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津政发2006 36 号)天津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规定(津政办发 2008 147 号)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地铁建设工地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事故,以及发生或可能发生其他重大社会影响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四、应急预案管理1. 集团公司编制的应急预案作为总预案指导地铁突发事故处置工作。2. 项目公司在总预案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指导施工单位建立健全风险识别、 监测预警、信息报告、 应急处置、恢复重建、 调查评估制度,真正形成“ 网

3、络化、全覆盖” 的应急工作机制。23. 项目公司组织成立应急抢险队,储备应急物资、设备,定期进行演练,以积累抢险经验,提高应急作战能力。4. 各施工单位在总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特点编制相应的分预案,对上报时间、上报程序、事故等级、 抢险人员 、抢险材料、抢险设备、通 讯工具、抢险方法和措施等 进行详细规定。五、应急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原则。当 发生或可能发生险情时,应迅速、有效地实施工程抢险以及对人员进行抢救,尽一切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2. 预防为主原则。把预防作为应对突发险情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建立责任体系,完善工作机制。 3. 资源整合原则。 应 急抢险实行统一指挥,充分利用

4、现有资源,高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行动。4. 分级管理原则。根据险情具体情况确定组织抢险的领导级别,确定上报的单位级别。第二部分 项目危险性分析一、项目概况地铁2号线是市快速轨道交通网中的东西骨干线,西起西青区曹庄花卉市场,东 至东丽区李明庄。设曹庄、延安路、芥园西道、咸阳路、 红旗路、青年路、西南角(与1号线换乘)、鼓楼、东南角、建国道、天津站( 与3号线、9号线换乘)、新开路、红星路、靖江路、翠阜新村、沙柳北路、博山道、津赤路、李明庄等共19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8座、地面站1座,设车辆段及综合基地一座,占地约38公顷;设停车场一座,占地约24.8公顷;设主变电所2座。该线初步设计概算123

5、.33亿元。线路全长22.79km,其中地下线21.42km ,地面及过渡段1.37km。地铁3号线是从西南至东北的主干线,西南起于西青区华苑产业园区,至北辰区小淀结束,线路全长为29.51公里,其中地下线21.43公里,过渡段0.6公里,高架线6.87公里,地面线0.61公里,共设23座车站(含天津站站),3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4座,地面站1座。 设车辆段一座,占地约27.37公顷,设停车场一座,占地约12.3公顷,主 变电所2座。沿线途经西青、南开、河西、和平、河东、河北、北辰七个行政区。途 经华苑产业园区- 第三高教区-迎水道- 水上公园北道- 平山道-气象台路-营口道-赤峰道- 天

6、津站-昆纬路-中山路-天津北站- 张兴庄大街- 宜兴埠镇规划路- 津围公路-小淀,初步设计概算135.2亿元。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工程位于规划文化中心西部,银河广场地下,东侧为越秀路,南侧为市博物馆(拟改建自然博物馆),西侧为友谊路,北侧为乐园道。该项 目包括地下交通工程和地下商业配套工程,地下交通工程实施3座地下车站(分别为M5、M10、 Z1线车站, 总建筑面积6.97万平方米),总商业配套工程包括5.1万平米的商业、1.2万平米的停车场和1万平米的非机动车停车库。该项目预计总投资为37.7亿元。二、危险源及风险分析根据地铁工程的实际情况,经风险分析评估,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四种:1. 基坑开

7、挖过程中的 围护结构管涌、土体 纵向滑坡、支撑失稳、基坑底隆起、坑底突涌等。2. 冷冻法施工过程中的冷冻管内突涌、冷冻孔温度回升、地面隆起、冷冻施工结束后地面沉降等。3. 盾构隧道工程的盾构始发与到达突发险情、隧道进水风险、盾构内进水风险、盾构推进中建(构)筑物、管线变性过大、 区间联络通道渗漏、 区间联络通道渗漏等。4.其他风险事故:触电、高处坠 落、区 间 隧道有害气体中毒、机械伤害、火灾及洪灾等季节性风险。第三部分 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地铁集团公司应急组织体系41、地铁集团应急指挥体系:2、地铁集团安全风险责任体系:详见附件一。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地铁集团公司抢险指挥部抢险总指挥: 总经

8、理: XXX(全面指挥应急抢险工作)抢险副总指挥:主管生产副总经理: XXX(负责指挥抢险实施工作)主管技术副总经理: XXX(负责指挥抢险技术工作)主管动、拆迁副总经理: XXX(负责指挥抢险与地方政府的联络、协调 、保障。)2、现场抢险组现场抢险组组长由地铁集团项目公司经理担任,组员由事故单位、抢险队、监测单位、 项目公司、监理单位负责人组成。工作职责为负责组织协调地铁集团抢险指挥部 对外协调组现场抢险组后勤保障组技术专家组其他工作组5抢险人员、物资、 设备;营救被困或受伤人员,控制并消除事故影响;预置抢险物资,及时报告抢险进展。3、技术专家组技术专家组组长由地铁项目公司总工程师担任,参与

9、抢险的专家根据事故种类及工程抢险实际需要,在专家组名单中挑选,与地铁集团公司安质室、总工室、项目公司、市安 监站、质监站人 员共同组成技术专家组,技术专家组负责审核抢险方案、分析监测数据,为抢险总指挥提供最佳技术方案。专家名单及联系方式见附件二。4、后勤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组长由地铁项目公司书记担任,组员由事故单位、项目公司人员组成, 负责为抢险人员提供办公、生活条件;负责协助地区政府部门紧急疏散危险区域人员并安排好撤离群众的生活;负责保证场区内抢险运输道路的畅通。5、对外协调组对外协调组组长由地铁集团公司安质室主任担任,组员由地铁集团公司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工程管理部、 项目公司人员组成,负责对

10、外联系公安、消防、卫生、 环保、管线、安监、质监、保 险等应急联络单位;负责交通疏导、治安、管理现场新 闻媒体的活动;负责对各类会议纪要进行汇总,起草事故快报和新闻稿件。第四部分 预防与预警一、危险源监控地铁集团建立地铁建设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管理中心,建立信息平台,每天对施工现场的监测数据、巡视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对施工风险进行跟踪并发布预警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咨询小组,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风险巡视,动态掌握风险源状态, 汇总分析施工监测数据及现场巡视信息,及时判定安全状态级别, 为建设单 位提供预警信息,协同各方第一时间处置风险。6二、预警管理根据地铁建设工程环境风险预警工作管理办

11、法规定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 493 号 2007 年),按照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环境风险安全事故预警级别分为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三级,行为安全事故预警级别分为 I 级(特别重大)、II 级(重大)、III 级(较大)(一般)四个级别。分类标准如下表:1、环境风险安全事故预警标准预警等级 预警标准红色 “双控”指标(变化量、 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或实测变化速率出现急剧增长。橙色 “双控”指标(变化量、 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85%,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 。黄色 “双控”指标(变化量、 变

12、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70%,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 的 85%。2、行为安全风险事故预警标准预警标准预警等级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I 级) 30 人 100 人 1 亿元(II 级) 10-29 人 50-99 人 5000 万元-1 亿元(III 级 ) 3-9 人 10-49 人 1000-5000 万元(级) 1-2 人 3-10 人 300-1000 万元三、信息报告与处理1、险情报告:地铁建设工地一旦突发险情,险情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内逐级上报,具体 报告程序如下:7施工突发险情发现者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项目公司地铁集团公司及政府监督部

13、门城投集团及地铁指挥部市政府地铁集团各级抢险通讯录详见附件三。2、险情报告内容:险情发生单位概况、工程概况。险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 现场情况。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3、险情报告时间要求:1)一旦发生事故,施工单位必须在10分钟内向建设单位报告,建设单位必须在20分钟内向建设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在6小时内将事故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2) 报告流程中的人员在收到事故报告后,应对事故情况进行核实并上报,原则上每一级报告时间不超过10分钟。3)紧急情况下可越级报告,后按程序报告。第五部分 应急响应一、响应分

14、级1、环境风险安全事故响应分级(1)红色 I 级(特别重大)响应:施工单位应组织专家论证,启 动应急预案。施工单 位企业主管领导主持组织险情处置工作,地铁集团公司主管领导8主持组织抢险及协调工作。地铁建设公司主管领导负责协调处理和跟踪监督。(2)橙色 II 级(重大)响应:项目公司总工召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第三方监测负责人组织召开五方会议,地铁建设公司总工或主管安全领导参加,共同研究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的监督、管理。项目公司负责协调处理和跟踪监督。(3)黄色 III 级(一般)响应:施工单位应加强组织分析,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组织险情处理,项目总监、第三方监测负责人、设计

15、单位专业负责人和项目公司总工参加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安全巡察单位加强监测和巡视。监理单位负责跟踪监督。2、行为安全事故响应分级当发生 I 级(特别重大)、II 级(重大)、III 级 (较大) 和级(一般)预警时的响应:地铁集团公司抢险指挥部成员组织抢险和事故处理工作,项目公司各抢险组成员、地铁集团相关部门人员参与抢险救援,施工单位企业主管领导主持组织现场险情处置工作,配合善后处理。监理单位配合建设单位组织抢险事故处理。公司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应及时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公司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启动总预案,施工单位启动分预案,各专业指挥组工作人员接到命令后,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16、。配合各级政府机关、市建委、市质安总队抢险及事故处理。二、响应程序1赶赴现场1)各级单位主要领导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途中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并向上一级领导报告。2) 根据现场的险情状况,项目公司组织抢险队、技术专家组、交管部门、各相关 产权单位赶赴现场。93)安质室负责联络安监站、质监站等部门。工程部负责联络公安、消防、管线抢修等部门。4)险情单位立即调集抢险所需的物资、设备、车辆、人员赶赴现场。5)各方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听取情况简报,对现场情况进行踏勘。2、研究确定抢险方案1)险情发生后,抢险指挥部立即根据险情和现场特点,召集有关技术专家,研究事故抢险方案。2)施工现场抢险方案由险情产生单位制定,经专家组审核同意后严格按方案实施,如需调整必须由专家组确认。3)抢险方案应包括应急处置行动资源的配备、事故发展趋势的预测、抢险力量的部署、人员的防护、抢险程序、 监测 、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