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7667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重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摘要2009 年底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会议的无果而终,给国际社会连续数十年来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平添了一抹悲观色彩。2012 年是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40 周年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 20 周年,它可以而且理应成为我们在理性总结与反思中继续前行的一个新起点,而即将举行的里约会议 20 周年纪念峰会就可以理解为国际社会重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并为之作出进一步政治抉择的重要会议。我们面临的根本性挑战不是要不要“发展” ,而是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 ,这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来说都是如此。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哥本哈根峰会;斯德哥尔摩峰会;里约峰会;环

2、境政治abstract: copenhage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2009 came to nothing, but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 in stockholm and 20th anniversary of un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n rio de janeiro should serve as a new start for us, with rational conclusion

3、and reflection, to continue moving forward. the forthcoming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rio summit should be taken as a significant move by international society towards reuniting global consensu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making a further political choice: the fundamental challenge were faced with

4、 is not whether development is necessary or not, but that development must be “sustainable”.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penhagen summit; stockholm summit; rio summit; environmental politics无可否认,2009 年底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会议的无果而终,给国际社会连续数十年来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平添了一抹悲观色彩,甚至让许多激进的生态主义者频繁提及玛雅人关于人类命运的古老谶语。2012

5、 年是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 40 周年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的 20 周年,它可以而且理应成为我们在理性总结与反思中继续前行的一个新起点,而即将举行的里约会议 20 周年纪念峰会就可以理解为国际社会重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并为之作出进一步政治抉择的重要会议。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现状沾沾自喜,但对全球视野下近半个世纪以来绿化进程的简要回顾却也可以清楚表明,我们已经行进在路上,尽管仍然任重而道远。一、从斯德哥尔摩到哥本哈根:国际社会的绿色响应尽管现代国家特别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自由民主国家的“环境失败”遭到广泛的绿色批评(尤其是来自生态激进主义方面,比如生态无政府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 ,

6、但至少在当今世界舞 台上,民族国家及其政府仍是国际环境合作与一种全球性环境管治架构的创建进程中无可置疑的主角,而这主要体现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一系列规约国际社会的绿色制度、法律和规范的创设、落实与延展。(一)地球危机与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于 1972 年 6 月 5-16 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其直接动因是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在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中迅速生成与蔓延着的地球危机甚或“世界末日”意识,西方工业化国家中以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为代表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副效果不断显露,而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则发挥了一种警世危言式的加速大众传播与社会政治动员的

7、作用。来自世界 113 个国家的代表以及各主要国际组织的代表共 1300 多人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旨十分明确,那就是促使人们和各国政府注意:人类的活动正在破坏自然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受到严重的威胁。这是世界各国政府的首脑或高级代表首次坐在一起(前苏联和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出席) ,探讨如何应对共同面临的环境挑战,讨论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同时也是联合国自创建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规模、高规格地讨论非传统性议题(而不是安全和经济议题) ,并达成了广泛的政治共识,环境问题从此成为联合国日常性政治议程的一部分。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成果,可以概括为“一个宣言、一个计划和一个机构

8、” 。一个宣言是指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一个计划是指包括 109 条具体政策建议的环境行动计划 ,而一个机构是指于 1973 年 1 月成立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人类环境宣言概括了会议所达成的 7 项共同看法或“政治共识” ,而对于民族国家及其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它的第 21 条明确规定:与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相一致,各国拥有开发其所有的资源并实施独立的环境政策的主权,以及确保其辖区或控制区之内的活动不会引致其他国家或民族国家管辖范围之外区域的环境破坏的职责。这意味着,国家不仅要为“辖区或控制区之内”的环境风险或“危害”行动负责,而且要为影响“超出民族国家边界的地域”的相关行动

9、负责。尽管该宣言的条款本身并没有直接的法律约束力,但它所提出的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基本原则或“政治共识”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接纳和认同,并成为此后世界各国制定国内环境法和国际环境法的法理依据。环境规划署的宗旨是:促进环境领域内的国际合作,并提出政策建议;在联合国系统内提供指导和协调环境规划总政策,并审查规划的定期报告;审查世界环境状况,以确保可能出现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环境问题得到各国政府的适当考虑;经常审查国家和国际环境政策与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和费用增加的问题;促进环境知识的取得和情报的交流。值得指出的是,环境 规划署的总部设在了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它也因此成为少数位于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

10、机构之一。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之后,欧美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一个环境监管制度创设和环境法律体系制定实施的新时期,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关注民族经济现代化发展和国际经济交往与合作中的生态环境损害或“发展的环境代价” 。自此,尽管东西方之间(美苏领导的两大阵营之间) 、南北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分裂依然存在,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却明确地呈现出一种世界性或地球性维度。(二)里约峰会与21 世纪议程1992 年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既是 20 年前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自然延续,同时又是基于一种全新的环境问题认知理论与实践背景。就后者来说,虽然传统经济发展理念与增长模式的不

11、可持续性或生态破坏效果,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张蔓延而变得日渐彰显,但一方面,包括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步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轨道,而在这些国家中,环境问题日益呈现为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和生态环境副效果问题经济增长及其所带来的物质财富大量涌现成为整个社会的统治性偏好,因而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冲突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经过近 20 年的产业与经济结构调整、科学与管理技术革新和法律规范与制度 建设,工业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取得了重大成效,而且,致力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共赢互动的“生态现代化”理念与战略开始成为欧盟核心国家的主动选择。因此,在相当程

12、度上,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视野下应对生态环境问题,一时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志趣,而这也就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作为对环境与发展会议的理论准备,1983 年举行的第 38 届联合国大会上批准成立了由挪威工党领袖格罗哈勒姆布伦特兰夫人担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通称联合国环境特别委员会或布伦特兰委员会。该委员会于 1987 年 2 月正式发表了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并被随后举行的第 42 届联合国大会辩论通过。该报告分为“共同的关切” 、 “共同的挑战”和“共同的努力”三部分,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环境、资源(能源)和发展挑战之间

13、的相互依赖与制约关系,明确提出为了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生存)而改变人类目前的发展模式。对于贯穿全文的核心概念“可持续发展” ,该报告的界定是:它是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发展” 。1992 年 6 月 3-14 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南部城市里约热内卢召开。来自全世界 183 个国家代表团、70 个国际组织的近 1.5 万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其中有 102 位国家元首或政府 首脑与会,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首脑会议并作了大会发言。会议回顾了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世界各国政府与公众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合作,阻止环

14、境污染与生态恶化,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作出共同努力。这是继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之后的一次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国际会议。值得提及的是,这次会议的会徽是一只巨手托着插着一支鲜嫩树枝的地球,其象征性含义是:地球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手中。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也可以大致概括为“一个宣言、一个计划和一个机构” 。一个宣言是指会议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 ,简称里约宣言或地球宪章 。一个计划是指会议接受的21 世纪议程 。这份长达 800 余页的政策框架文件,包括了多达 2500 余项方方面面的具体行动建议,勾画了一个旨在鼓励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蓝图。一个机构是指此后成立的作为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下属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它与 20 年前成立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分工协作,共同致力于世界性环境与发展相关议题的应对与协调。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会议期间还开放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 ,分别有 154 个和 148 个国家的政府代表签署了这两个公约,而这两个公约特别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