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744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教研室 时厚祥课堂教学模式概要在汉语中, “模式 ”乃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教学模式作为一个正式的科学概念, 1972 年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 韦尔首先提出,但教学模式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夸美纽斯、赫 尔巴特等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在教改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 20 多种教学模式。涵义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式的策略体系,它是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的反映。既是某种教学思想的简化表达形式,又是某种教学经验的固定提升方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 间的中介环节。结构

2、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因素:(1)教学思想 教学模式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2) 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 结果,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因素。(3)操作流程 课堂教学展开的时空序列以及每一序列的主要方法。(4)师生角色 教师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及相应地位。 (5)教学策略 为达到某种预期效果所采取的最有效的方式方法。(6)评价方法 某种教学模式采用所达效果的配套评估体系。政治教学模式研讨依据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结 合目标教学的基本特征,立足开卷考试的具体实际, 为了推进课程改革由思想理念到行 为实践的有效深入和有机融合,特草拟我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以供研 讨和参照。一、

3、教学思想 此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源于以下思想理念:1、情境教学思想:刘勰的“ 情境学说”:以“物(境)”激“情”,以“情”发“辞”,以“辞”促“思”,以“思”识“ 物”。2、学生主体意识:关注学生主体是新 课程有核心理念, 这一意 识的确立目标是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形成,确立要求是要认清课堂是学生阅读、探索、 观察、 质疑、创新的过程,是 师生知 识、情感、 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念、生活经验 相互交流的过程。3、三维目标理念:课堂教学应该统 整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精神构建,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多元立体目标。4、课程四大特征:思想性、人

4、文性、实践性, 综合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特征,其中思想性是生命,人文性是追求,实践性是基础, 综合性是构建。政治教研之窗(一)二、教学目标 通过这一模式的操作实施,要达到的 预期教学目 标有:1、知识目标 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2、能力目标 培养鉴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5、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形成自我调 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 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 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 坚强。 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 资源。 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 诚实守信。 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 创新。 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

6、献精神。 热爱社会主 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三、操作流程 政治新授课基本流程:具体解读:模块一:设境示标 教师结合“ 生活在线”、 “探究园”等教学板块内容,通过生活事件、典型材料、专题图片、精彩故事、影视歌曲、媒体信息等方式创设情境,巧设疑问,引发兴趣,展示目标,体现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模块二:体验感悟 教师结 合七年级教材“ 探究平台”、 “拓展天地”,八、九年级教材“感悟”、 “探究 ”、“交流” 等板 块内容,通过精心选取的对话主题,精心安排的主题创设情境展示目标体验感悟探究目标提炼升华践行目标训练反馈检测目标 活动,精心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体验,积极

7、感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合作探究,讨论辨析, 探究目标, 体现思想品德教育的人文性。模块三:提炼升华 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中“情感、 态度和价 值观”目标,围绕主题活动成果,结合问题探究 结果, 针对教材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提炼,演绎升华,渗透德育,指导行为,践行目标,体 现思想品德教育的 思想性。模块四:训练反馈 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七年级教材“拓展天地”、 “单元小课题研究”,八、九年 级教材“感悟”、 “探究”、 “课外时间活动”等板块以及学习手册、 复习指南 等内容精心选题, 训练巩固,引导辩论,综合归纳,检测目标,体现思想品德的实践性 。政治复习课思想品德是一门

8、知识系统、逻辑严 密的课程, 针对这一特点,无论是按单元复习,还是按每课复习,还是按专题 复习,都可采取如下操作模式。基本流程:具体解读:模块一:呈现考纲对照课程标准,依据考纲要求,通过教学案呈现、小黑板展示,投影仪投影等方式,向学生全面解读某一单元、某篇 课文的考查要求以及最近几年中考所涉考点。模块二:构建体系依据教材内容,参照考纲要求,教师有序引导学生对某一单 元或某篇课文知识进行逻辑疏理、系统整理,通过板书知识图表的形式构建知 识网络。模块三:分析范例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 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复习指南和中考热点,精心筛选典型习题 (可以不同题型的题组出现) ,引导学生

9、进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提炼概括, 辅以教师的点拨提示,讲解剖析,归纳小结,拓展延伸。模块四:拓展训练结合课程标准,依据考纲要求 ,教 师要精心编制配套习题 ,题型要多样,内容有拓展。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在 规定时间内自主答题,独立完成。政治讲评课试卷讲评课是一种形式特殊、 针对明确的复习课,它不 仅对 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训起着矫正和规范作用,而且 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增 强能力起着无可替代的完善和强化作用,它可以采用以下模式。基本流程:呈现考纲 构建体系 分析范例 拓展训练分析归类 纠错答疑 典型剖析 强化训练具体解读:模块一:分析归类在细致批阅试卷、全面把握试 卷的基础上, 认真进

10、行统计分析,首先定量分析整体成绩,以便围绕优劣,激励鞭策;其次,定量分析得失情况,以便凸现典型, 补救矫正;最后定性分析失分原因,以便把准脉膊,对症下药。模块二:纠错答疑对学生个体存在的错误或疑难,通 过教师适当点拨和巡回答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和辨别分析,强化正确信息,分清错误症结。模块三:典型剖析这是讲评课的重点和关键。教 师要结合阅卷记录,重点剖析错误普遍、失分较多的试题,既要分析错误的原因,又要探讨纠正的方法;既要 归结答疑的要点,又要指导答题的规范。模块四:强化训练对试卷体现的共性问题,通过变 角度设疑, 变幅度拓展,变深度巩固,集中精力强化训练,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四

11、、师生活动 新授课主要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课主要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讲评课主要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境示标 引领探究 点拨释疑 提炼渗透 拟题训练 评析归结体验情境 思考讨论 质疑问难 感悟践行 自主答题 纠错补标解读考点 呈现网络 回放经典 拟题训练 反馈评析识记考点 互动回顾 思考探究 自主答题 纠正巩固讲评导入 统计分析 点拨答疑 典型剖析 拟题拓展浏览分析 自查自纠 探究质疑 聆听讲析 强化训练五、教学策略 教是为了不教让我们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 验;给学生一点困难, 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学生一个问题, 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

12、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片天空,让他自己向前走。教无定法 此操作模式 仅为 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模式之一。它可适用于单篇课文的教学,可适用于某一课时 的教学,可适用于重点问题的研析。其中模 块一是切入,模块二是主体,模块三是重点 ,模块四是关键。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和主 题活动,模块间可以相互调整、可以相互融合 ,当然我们可以参照“导学式 ”教学模式: “导入激趣导读激情导议激疑导结激活导练激励”的相关环节, 进行 适当增补或适当取舍。其中,主题活动情境创设的方式 有:(1)生活展现情境;(2)实 物演示情境;(3) 图片再现情境;(4)音乐渲染情境; (5)角色表演情境; (6)语言描述情

13、境等。课堂教学目标呈现的方式有:(1)课前印 发目标;(2)课堂板书目标;(3) 语言描述目标; (4)媒体展示目标;(5)过程揭示目标;(6) 归纳照应目标等。学须有法 思想品德是一门内涵丰富,要求全面的 课程,根据开卷考试的实际要求,它不再需要学生像以往那样死记硬背,它更需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1) 自读思考;(2)自主质疑;(3)辩论探索; (4)亲身体验;(5)积极感悟; (6)提炼归纳;(7)收集信息;(8)拓展训练等, 这样才能实现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综合目标。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教育对象为主体,以全面 发展为根本,就必 须

14、 践行以学生的“ 学”来评价教师的“教”的“ 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总体原则指导下,从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状 态、情 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达标状态五个方面进行:(1)表述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状态和成果进行语言描述评价。(2)情态性评价:通过体态语言如点头、微笑、手 势、鼓掌等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和成果,让学生随时都能受到鼓励和指点。(3)延时性评价:即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不要过早给 予评价以免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留出充裕的 时间, 让学生在自由的空 间、和谐的气氛中驰聘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生 发灵感。(4)奖励性评价: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类型的奖励如评选“少年演讲家”、 “最佳表演奖” 、“优秀小导游”等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拼搏信心。(5)成果性评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能使学生 产生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 习成果的激励功能, 让学生从成功中体 验学习的快乐。二 00 七年八月二十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