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求发展 创业创新创特色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57156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强不息求发展 创业创新创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强不息求发展 创业创新创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强不息求发展 创业创新创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强不息求发展 创业创新创特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强不息求发展 创业创新创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强不息求发展 创业创新创特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强不息求发展 创业创新创特色黑龙江科技大学是黑龙江、吉林乃至内蒙地区唯一一所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高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是国家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唯一一所高校,是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高校,是黑龙江“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在 60 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践行“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铸就了“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办学精神,培养出了 10 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区域经济和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煤炭工业的脊梁” 。

2、学校前身是中国共产党 1947 年在鸡西建立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干部学校。1954 年与鹤岗煤矿学校合并成立鸡西煤矿学校。195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本科教育鸡西矿业学院。1964 年因院校调整又改为鸡西煤矿学校。1978 年复建本科教育鸡西矿业学院,1981 年改称黑龙江矿业学院,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98 年划归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0 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2013 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 学校坐落于冰城夏都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70 年的发展历程谱写了一部艰辛的创业史,可概括为三部曲: 第一部曲依煤而生,曲折发展。学校

3、因煤而生、依煤而长。边陲煤城办学 56 载,几代科院人凭借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始终以服务煤炭为已任,甘守清贫,艰苦创业,献身煤炭,为国家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1997 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第二部曲二次创业,跨越发展。为更好地为国家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学校抢抓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战略机遇,于 2001 至 2003 年白手起家在哈尔滨建设新校区。历尽千辛万苦,攻坚克难,用“泪水、汗水和血水”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一座现代化的新校园。2003 年 8 月,学校主体由鸡西市迁入

4、哈尔滨市,实现了办学空间的跨越。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实施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和人才强校战略,2003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跨越。 第三部曲办学转型,科学发展。2004 年以来,实施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2008 年在国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10 年被确定为黑龙江“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2012 年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4 年获批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十三五”开局之际,学校结合国情省情校情,科学确立了应用型的办学定位、 “立足应用,精准育

5、人”的办学理念,绘就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的长远发展蓝图和“百年名校”的宏伟目标,汇聚全校合力,聚力转型发展,激发办学活力。 学校不断积淀和创新,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文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为要、固基强实”的思想和“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的服务理念,以立足应用的教学理念为引导,以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全日制

6、在校生 21769 人,其中研究生、博士生 819 人。 “十五”以来,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在 90%以上,连续保持省内高校前三名,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 50 强高校” 、“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 。在全国、全省大学生标志性竞赛中,获奖数量和层次居于省内高校领先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师为尊、为师服务”的理念,构建开放、多元、有序、效能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实施“五大工程 23 项计划”的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 23 人,省教学名师、教学新秀 9 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 8 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1 个,省级教学团队

7、4 个。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0 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15 人,聘请教育界、企业界、政界知名人士等 150 余人为兼职教授。长期聘用企业工程技术骨干145 人为“双师型”教师,直接服务特色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进跨文化学习与互动,不断拓宽国际合作领域,先后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奥地利、美国、德国、法国等开展合作办学和科技交流,引进、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取得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新经验,成为黑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 全面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为大学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强保证。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 、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全国教育系统关系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 20余项国家级荣誉和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 “文明单位标兵” 、“师德建设十佳单位”等 80 余项省级荣誉。 ?前,学校正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紧紧围绕质量提升主线,聚力转型发展,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开启了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和“百年名校”梦的新征程,为国家经济发展、龙江全面振兴和行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