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应用

上传人:王哥 文档编号:3065538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应用【摘要】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主要作用是对城市的风情与特色进行塑造与保持,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将自然生态条件、地带性指标作为依据,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融入民俗、文化、宗教、历史等因素,赋予城市绿地特有的地域特色与文化特征,提高城市绿地的可识别性与特色型,将城市绿地的功能与意义相互统一,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1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1.1 适度性原则 事物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界限,在界限之内量的增减并不会改变事物的质,一旦超过界限就会引发事物的质变。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实践中,必须遵循适度性

2、原则,要实现景观与其他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协调,通过适度性原则创造节约、美观、适用的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 1.2 因地制宜原则 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实践中,要依据城市原有的立地条件、地域文化等进行景观设计。只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为人们所接受与欢迎。 1.3 经济性原则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与愉悦的空间环境。因此,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豪华消费,不能以过度开发环境与资源作为创造景观效益的代价,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点,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采用绿色材料,同

3、时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2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2.1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生态功能 生态设计是指通过多样性景观的构建与绿化空间的配置,提高景观生态结构的生产力水平。在城市绿地生态功能中,最基础的就是绿量,利用植物进行造景的过程中,要通过植物复合群落结构实现叶面指数的提高,在植物选择方面要尽量选择叶大、光合作用强的植物,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能耗,为居民提供贴近自然的机会。同时,选择植物时要注重其耐污染性,充分发挥城市绿地对污染物的覆盖、同化、吸收等作用,从而对城市的污染发挥重要的清除作用。 2.2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物种多样性 2.2.1 提高

4、植物品种意识 在进行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提高植物品种意识,注重对地带性植物生态型与变种的筛选与驯化,通过地带性植物的应用形成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绿化景观。同时,在引进国外特色物种时要慎重并有所节制,重点采用原产我国并经过改良的植物品种。 2.2.2 注重合理、科学地配置植物 城市对植物引进的过程中,往往是种类较多而种群规模较小,甚至出现渐渐消亡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存在追求完美与轻易否定两种情况。例如,在绿化过程中追求四季常青,追求景观的一次成型,导致很多适应性较强的落叶植物被冷落。就植物本身而言,植物之间并不存在好与坏的区别,植物的枯荣是正常的自然现

5、象与景观,而是要注重合理、科学地配置植物,从而实现绿地适应性种类与多样性物种种群的增加与丰富。 2.2.3 实现生态系统的多样化 自然群落是指在不同的气候、生态环境等条件下,经过长期发育形成的群落。不同的自然群落有着不同的种类、外貌、层次与结构特征。自然群落的维持能力与修复能力较强,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广泛地仿效合适的自然群落类型,既能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又可降低维护成本。 2.3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保证因地制宜 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多样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对土壤、位置、功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要结合城市的特殊小气候与地下环境,实现栽植植物与城市

6、环境之间的适应性、稳定性。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植物对周围建筑物的遮挡、修饰、协调等功能,实现植物与建筑物之间的相互融合。在植物造景过程中,不仅要选择基调树种,同时还应该选择花卉、草皮等,实现景观空间的丰富化与多样化。另外,要应用更多的乡土植物,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不能盲目引入过多的外地植物。 3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 3.1 合理配置植物 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重点考虑植物的种类组合、色彩季相、园林意境、园林植物等要素之间的相互搭配。 3.1.1 适地适植物原则 首先应对当地的自然条件与植物特征进行了解,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遵循适地适植物的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途径:(

7、1)改植物适地,是指对植物进行选种、驯化及育种等,通过这些措施使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2)改地适植物,通过对土地的施肥、灌溉、混交等方式使土地适合植物生长。 3.1.2 依据植物特点进行合理配置 植物配置应该将植物的特点作为依据。植物具有多种多样的特性:(1)观花植物:玉兰、紫薇、石榴、山茶、月季等,其中部分观花植物具有花形奇特的特点,如兜兰、美人蕉等,部分观花植物具有香气迷人的特点,如月季、桂花、梅花等,部分观花植物具有花色鲜艳的特点,利用不同的花色可以组成花带、色块及图案等,在植物配置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兼具香味与花色则更好。(2)观叶植物:棕树、蒲葵、亚马逊王莲等植物具有叶

8、片巨大的特点,应用非常广泛?部分植物的叶片形状奇特,如含羞草、山杨、马褂木等,部分植物的叶片具有鲜艳的色彩,在园林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如枫叶、红叶桃、红桑、银白杨等。 (3)观果植物:象耳豆、神秘果等,其中果实巨大的有番木瓜、木菠萝等,果实色彩鲜艳的有葡萄、枸杞、南天竺等。 (4)香花、香叶植物:部分植物的花朵或者叶片具有香气,在园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茉莉花、兰花、含笑、桂花、紫罗兰、金银花、梅花、荷花等,能够为游人提供美好的嗅觉享受。 3.1.3 植物的高度与色彩搭配的协调性 植物在配置过程中要注重色彩的变化与对比,体现园林景观中丰富的季相变化。例如在落叶树的下方可以选择一些长青植物,在春季

9、或秋季形成鲜明的季相对比。在常青树下可以选择一些耐阴性强、花期长、花色鲜艳的植物,如紫萼等。 3.2 通过乡土植物的充分应用提高园林绿地的地域特色 当地树种资源较为优越、品种齐全、适应性强,还能够节约成本,为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园林景观中,可以将当地树种作为园景树,构成园林景观的中心景物,体现出园林景观的形体美或色彩美。观叶树木主要应用于城市道路中,而花果树则多用于园林色彩点缀,同时还能够增添园林的生气,吸引蜜蜂、蝴蝶、小鸟等,例如桃树、梨树、杏树、石榴树、海棠树等。乡土植物还可以在墙面、桥梁、廊架、假山等地作为垂直绿化,例如紫藤、金银花、五色锦、爬山虎等。乡土树种在

10、园林中还可分隔空间、屏障视线、衬托景物和起到防范的功能,这类绿篱树又可分为篱、果篱、彩篱、棘篱。 4 结语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城市绿化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充分认识到建设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重要性,通过各种具体措施的落实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亮东.生态园林设计理念在河道滩地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3,52(22):148-149. 2陈观贵,吴春程,吴陈华.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的原则与实施要点J.城市建筑,2013,64(20):185. 3张金鑫.浅谈生态园林与城市园林植物景观中的视觉元素J.吉林蔬菜,2014,58(Z1):50-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