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集1(新课标人教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0654553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集1(新课标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集1(新课标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集1(新课标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集1(新课标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集1(新课标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集1(新课标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集1(新课标人教版)(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集 1(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上册全册教案集 1(新标人教版)1、我们的民族小学 1 周 1 节第一时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 等个生字。会写 “坪、坝”等 12 个字。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举行“民族风情 ”展示会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

2、习俗。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揭示题,范读。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题:我们的民族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 蝴蝶泉边 、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自学生字新词,试读。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

3、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第一自然段:坪坝(b) 绒球花 傣(di)族 景颇(p)族阿昌(hng )族 德昂( ng)族 绚丽多彩第三自然段:蝴蝶 孔雀舞 摔跤(i) 狸第四自然段:凤尾竹 摇晃(hung)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 指名读生字,新词。2、 指导书写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 “戴、蝴、蝶、雀、舞 ”。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b学生写字。3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的词语。第二时 1 周 2 节学习目标1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 ”等

4、19 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教学重难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过程:复习旧,导入新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的美。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 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 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

5、名练习。d 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a “当,当当!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 学生各自读,然后交流。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反复朗读这几句话。d下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4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学习、下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

6、上几句道别的话。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看谁先背出。板书: 1、我们的民族小学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热爱团结2 金色草地 1 周 3 节第一时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钓、拢 ”,会写“耍、装”等 13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 ”吗?(板书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

7、么回事呢?我们一起读。自读1请各自轻声试读,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分段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玩耍 一本正经 谢寥(li)沙 绒毛 假装 钓(di )鱼观察 花瓣 合拢(lng) 手掌 有趣读书感悟1第 1 自然段a 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第一自然段)b 谁了解蒲公英?结合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2第 2 自然段a 二年级上

8、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 “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对学生表演。d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学生描述。e 谁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 2 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3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 12 自然段。第二时 1 周 3 节学习目标:1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 ”等 14 个词语。2正确、流利

9、、有感情地朗读,能描述“我” 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重难点: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教学过程:复习一、二段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每段大意。感悟第三、四自然段。1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 “我们 ”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飘起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共同地探究这个奥秘。a 学生读。b 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10、。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教师可以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早晨,花朵 , ,草地就 ;中午,花朵 ,它是 ,草地就 ;傍晚,花朵又 ,草地就 。d 谁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释?e 齐读第 3 自然段。2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又新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a 齐读第 4 自然段。b 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 ,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切不恰当?联系上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总结1、朗读。2、小结引申。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

11、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余生活记录下。板书: 2、金色的草地玩耍 绿色快乐 草地3 爬天都峰 1 周节第一时1认识“陡、链” 等 6 个生字。会写“爬、峰”等 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 等 12 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的主要内容,体会“我” 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教学重难

12、点: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教学过程: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黄奇石 ,了解了黄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3这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自读,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了解大意。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读通顺。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

13、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通读,感知大意1指名逐段通读,联系上下疏理字词含义。石级:石头台阶。仰望:抬头望。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 1 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2按“爬前 -爬时-爬后”的顺序把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大意。指导写字,掌握笔顺1教师范写“辫” 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2抄写本的生字和词语。3把第 2 段描写天都峰

14、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读一读、背一背。第二时 2 周 1 节教学目的:1认识“陡、链” 等 6 个生字。会写“爬、峰”等 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 等 12 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过程:紧扣题,承前启后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 而不用 “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 更能准确反映出登的费力、艰难。2 (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中的话变成自

15、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 ”受鼓舞爬上峰顶1在爬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我” 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 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 哩” 等,读中体会“ 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2结果“我” 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的第 8 至 10 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3 “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第 3 到 7 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6、4 “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 6、7 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动作的词语。a 学生读书圈划。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从“攀着铁链 ”、 “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的艰难。引读第 7 段,从“终于 ”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后的喜悦。d 体会爬的艰难、上后的喜悦,指导朗读 6、7 两段。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 ”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多媒体出示思考题: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总结,明白道理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 是什么意思, “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