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425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县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县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县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县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濮 阳 市 商 业 银 行 流 动 性 风 险 管 理 应 急 预 案为加强濮阳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濮阳市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 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我行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濮阳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 ,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日常风险预警、跟踪、监测,在出现突发性事件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处置效果

2、,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二、 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流动性原因产生的支付风险及突发事件给濮阳市商业银行造成的经济损失,维护金融稳定和广大客户的利益,确保濮阳市商业银行稳健发展,以适度控制存量、适时调节流量为目标。第三条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县农村信用社对突发性支付风险进行预防、预警和处置。第四条 突发性支付风时积极筹划落实各项防范化解风险措施,相互协调,共同控制和化解风险。第六条 组织机构一、成立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联社理事长担任副组长:由联社主任担任成员:由联社副主任,及风险管理部、财务会计部、市场拓展部、稽核监察部、安全保卫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等部室主任组成二、联社应急处置

3、领导小组为非常设机构,组成人员相对固定并随工作岗位变化及时调整。三、联社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联社办公室。第七条 应急处置内容一、日常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预测:1短期流动性需求的预测。主要是指由季节性因素引起的资金需求。2周期性流动性需求的预测。指由经济周期性变动因素引发的资金需求。3意外流动性需求的预测。指由不可预测的非常事件和来自大客户大额存款和大额贷款波动引起的资金需求。4趋势性流动性需求的预测。指未来较长时期内的流动性需求。二、定期对流动性风险等监管指标进行监测1按月计算存贷款比例、流动性比例、超额备付率,按季计算流动性缺口率、核心负债依存度等监管指标。并根据银监办的要求,在

4、日常业务分析报告中对流动性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及时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客观预测,并采取应对措施。2按季对:潜在的存款流失,包括受其他金融市场收益提高影响而流失,存款的季节性或周期性变化,大额存款机构转移存款等情景。央行回笼流动性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上调。贷款回收受到重大影响,不良贷款增加较多(。收藏县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应急预 摘要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资产结构不均衡,变现能力差,流动性不佳,要么流动性过剩,要么流动性不足,其原因主要是信用社流动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理念滞后。为此,农信社应树立正确的流动性管理目标,增强风险管理意识,采用主动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多渠道化解流

5、动性风险,完善流动性风险的分析指标体系,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置机制,以更好地均衡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关系。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管理,风险预警,风险处置流动性是指资产即时转变为现金的能力,它不仅指资产本身即时变现的能力,还包括随时从外部获得现金的能力。流动性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取款需要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或其他即时的现金需求,从而引发挤兑风潮或信誉丧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一旦转化为现实,农村信用社的损失和在社会上的恶劣影响就难以弥补和消除,就会使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导致其破产。综观银行危机的历史,不论危机的原因如何,其最

6、终都以流动性不足进而引入困境或破产而表现出来。流动性风险是农村信用社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其伴随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全过程。因此,加强流动性管理就成为农村信用社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农信社流动性现状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信用社资产的变现能力及成本,资产变现能力越强,所付成本越低,则流动性越强。二是负债的流动性,是指农村信用社随时筹措所需资金的能力及成本,筹措资金的能力越强,所付的成本越低,则流动性越强。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则表现出令人担忧的状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资产流动性不佳资产的流动性对农村信用社至关重要。资产流动性综合反映了农

7、村信用社的应变能力,资产的流动性越高,其变现能力越强,自然应付突发的客户提现等事件也就越强。但是,信用社保持高流动性,虽然能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却减少了收益。保留的高流动性资产越多,其机会成本损失就越大。因此,如何使资产保持最佳的流动性是农信社面临的重要问题。而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资产结构不均衡,变现能力差,造成资产的流动性不佳。1.资金分布不均衡。农村信用社的资产分为现金资产、证券投资、贷款、固定资产等项目。一般来说,现金资产的流动性最强,证券投资的流动性次之,贷款的流动性更次之,固定资产则不具有流动性。从资金运用和资产流动性的要求上看,农信社对其资产应进行合理分布,使资产分布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8、,既可以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又能兼顾资产的盈利性,但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信用社则很难做到,资金分布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具体表现在:被称为一级准备金的现金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普遍较高,有的信用社甚至接近 20%,而国外的花旗银行、汇丰银行这一指标仅仅维持在 2%以内。被称为二级准备金的证券投资虽然变现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但是占总资产的比重很小,甚至有的信用社根本就没有。资产分布的不均衡,使信用社的支付压力都集中于一级准备上,这就使得信用社必须留存充裕的一级准备金,当然,这是以牺牲信用社的盈利能力为代价的。2.一级准备与实际的现金需求之间难以做到最佳平衡。虽然保留充裕的一级准备对资产的流动性能够

9、起到很好的作用,但仍不能有效地解决与现金需求间的最佳平衡问题,要么出现流动性过剩,要么出现流动性不足。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农信社的现金需求波动性较大。储蓄存款在农信社的存款总量中占绝对比重,资金稳定性差,易受农村春季、秋季以及节日的影响;农信社贷款的需求也易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这两方面共同促成农信社现金需求的波动性较大,对信用社留存的一级准备形成巨大的支付压力,要么留存过多,要么留存过少。其二,人民银行的再贷款和同业拆入资金的刚性偿付加剧了一级准备金的支付压力。在不良资产挤占大量资金、存款波动严重的情况下,信用社往往采用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和向同业拆入资金的做法来缓解头寸的压力。事实上,许

10、多信用社的一级准备金并不是来源于自身吸收的资金,而是过度依赖于人民银行的再贷款和同业拆入资金。这种方法对缓解农信社的支付压力虽然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到期偿付时对农信社的支付也会起到雪上加霜的负面效应。3.资产变现能力差。如上所述,农村信用社用于保证支付的资金基本上完全依赖于一级准备金,在资金紧张时,除了举债筹措资金外,也可以考虑将部分信贷资产进行变现。但是,农信社的信贷资产中,积压的不良贷款较多,有限的正常贷款也会由于合同期限的因素无法随时变现,因此,信用社的信贷资产变现能力差就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二) 负债流动性差农村信用社的负债可以分为存款类负债和其他负债。存款类负债包括单位存款

11、和储蓄存款两类,是农村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利用自身的业务向客户(包括政府机构、企业和居民) 吸收的资金,属于被动式负债。其他负债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入资金和临时占用的资金,属于主动式负债,这部分资金的多少可以反映信用社主动筹措资金的能力。存款类负债越多,资金越稳定,信用社的支付压力就越小。其他主动性负债越多,缓解支付压力的能力越强。但目前农信社的负债结构并不尽如人意。在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中,存款类负债占绝对优势的地位,占比在 60%-70%,且 1年期以下存款的比例较高。被动负债的高比例和非稳定性给农村信用社的支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也给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管理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再加上近

12、两年股市行情高涨,投资基金、国债的收益远大于存款收益,由此出现了罕见的“存款大搬家”现象。据央行统计显示,在 2007 年 4 月和 5 月股市火爆的两个月中,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分别下降了1674 亿元和 2784 亿元,而在 6 月份居民储蓄存款搬家的现象出现了“急刹车”,1678 亿元的资金重新回流到银行。但从总体来看,2007 年上半年,居民户存款增加 8271 亿元,同比仍少增 5938 亿元。在存款搬家的风潮中,信用社的存款也未能幸免,被股市分流了部分资金,特别是位于县城范围内的信用社,更是出现存款下降势头。存款持续下降,使信用社的支付压力大大增加。在一级准备金难以保证正常支付时,信用

13、社会对外主动筹措资金,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或向同业拆入资金,以缓解支付的压力。但再贷款和同业拆入资金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人民银行的贷款规模、同业资金的充裕状况以及信用社的偿债能力等,无形中也会增加信用社主动负债的难度。(三) 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取决于负债流动性的大小,也可以说,负债流动性的强弱决定了资产流动性的强弱,因此,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应进行合理配置,才能做到真正的流动性管理,把流动性风险控制到最低状态。这里的合理配置除了数量匹配外,还包括结构、期限匹配。但是,农村信用社目前还没有做到资产负债结构的合理配置。具体表现在:第一,数量不匹配。如存贷款比率过高或过低,流动性

14、比率过高等。 第二,结构不匹配。如信用社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依赖于储蓄存款,稳定性差,且高成本资金占主要部分;而信用社长期形成的不良贷款数量较大,占压时间较长;固定资产占用资金量较大,较多地超出了监管部门对信用社要求的固定资产比率不超过 50%的比例;资金来源的短期化与资产运用的长期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资金运用方式较单一,盈利资产主要为贷款;贷款总额中,占相当比重的是不良贷款;投资渠道没有得到运用。资金来源的过度集中与资金运用的不合理,使得信用社的营运资金越来越少,沉淀的资金越来越多,隐含的风险越来越大。第三,期限不匹配。长款短用、短款长用的情况多有存在,不能有效地预测资金的变化情况,进而匡算

15、头寸的多少。二、农村信用社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 流动性管理意识淡薄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未能理解流动性管理的真正含义,只是简单地认为流动性管理就是保证信用社不会出现支付危机,因此,为了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往往保持较高的超额准备,以牺牲资产的盈利性为代价来获取资金的流动性,提高资金的机会成本。不能合理地预测头寸,在资金紧张时,只能被动地用高成本资金来缓解资金矛盾,更削弱了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在资金充裕时,较少关注闲置资金的出路,缺乏高效管理意识,不能很好地把握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平衡关系。(二) 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滞后流动性对金融机构来说非常重要,流动性风险管理历来被商业银行视为重中之

16、重。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三个阶段。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相继采用过资产管理策略、负债管理策略,但没有真正实施过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策略,而且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管理与国外商业银行不同,它不是一种流动性管理策略,而是一种总量、计划和规模管理策略,因此,迄今为止,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开展过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流动性管理。而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相比,在流动性管理方面更逊一筹,根本称不上什么流动性管理,只能算是一种粗放式管理方式而已。(三)流动性管理指标体系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起到准确地预警作用流动性评价指标主要是存贷款比例、备付金比例、流动性比例和中长期贷款比例。这些指标只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农信社资产的流动性状况,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流动性水平,更不能反映出信用社的融资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存贷款比例的高低反映了农信社将吸收的存款用于贷款的比例。一般来说,该比例越高,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