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30654 上传时间:2016-1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财务管理-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财务管理-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财务管理-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财务管理-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会计错弊与查账方法入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错弊1什么是会计错误会计错误指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会计核算中发生各类失误。 2什么是非故意错误(1) 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2) 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3) 对会计政策的误用。有些错误与会计入员的熟练程度有关,如果其业务水平和熟练程度较低;就会发生较多的错误;也有些错误与其熟练程度并无直接联系。从人的生理角度看,财会人员在大量的业务面前,难免会由于疲劳或大意而发生一定比例和一定数量的差错。3会计错误的特点(1) 会计差错并非出于故意,而且从客观后果上看,经办人员并没有从中获益。例如,会计入员由于业务生疏,将应计入制造费用的车间管理人

2、员差旅费计入了管理费用;出纳人员由于粗心大意,误将现金收入 8000 元记为 800 元,但并没有侵吞差错部分;材料核算人员因月末结账任务繁重,对材料收发业务只记总账而未记明细账等。(2) 会计差错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影响,也可能并不影响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公允性和真实性,而只是在业务处理过如,会计入员误记会计科目或误记金额,均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但出纳人员为图方便没有逐日登记现金日记账,而将几天的业务合并填列等错误,虽违反了正常的操作规定,但并不致于歪曲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当然,不能因为这些错误不影响会计质量而听之任之,因为这些差错如不纠正,常会诱发严重的舞弊行为。

3、(3) 会计错误往往只是个人行为,而非团伙行为。(4) 会计错误往往易于查找和纠正,一般不具有隐蔽性。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则错误很容易复核。账目核对、试算平衡、内部审计等环节中被发现并被予以纠正。4什么是会计舞弊会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舞弊强调的是出现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它与会计错误有相同或相近的形式,但却有本质上的不同。舞弊是见不得人的,是不敢公之于众的,需要伴有一定形式的伪装和掩饰,通过虚列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做假,一般很难以让人发现。会计舞弊主要包括:(1) 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 侵占资产。(3) 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 记录

4、虚假的交易或事故。(5) 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5会计舞弊的特点(1) 会计舞弊一般都是故意行为,当事人进行舞弊是为了达到某种不正当的企图。例如,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隐瞒现金收入业务;企业领导为虚夸利润、粉饰其业绩骗取上市资格等而授意财会人员虚列收入、人为少计费用等。(2) 会计舞弊一般都会导致企业最终会计信息被歪曲或掩盖,与客观事实不符,违反国家有关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不能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 会计舞弊可能是个人行为,也可能是串通舞弊的团伙行为。例如,出纳人员篡改凭证的方式贪污现金,通过私自签发支票并不予登记的方式挪用企业存款等属于个人舞弊;而材料核算人员与仓库

5、保管人员串通作弊,侵吞企业财物,企业领导授意有关财会人员人为调整账目、虚计损益则属于团伙舞弊。(4) 会计舞弊由于一般都有预谋,因而手段比较隐蔽,较难被发觉。(5) 会计舞弊一般后果比较严重,往往导致企业财产受损、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流失等经济后果,而且它一般与经济违法、犯罪行为伴生。因此,经济、法律各界人士都应学习一定的查账技巧,以保护个人或集体的财产。计舞弊惯用的手段会计舞弊者经常采用的舞弊手段有:(1) 利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薄弱环节进行舞弊,以达到满足私欲的目的。例如,出纳人员利用企业空白支票。财务专用章、法人印鉴未予分离保管的弊端,私自开具支票,挪用公款;经费报销核算人员利用

6、企业报销审批制度不严密,而将自己的个人消费票据随同有关业务支出一起报销人账等。(2) 拉拢掌握与自己职责不相容的人员串通舞弊。例如,材料核算人员拉拢仓库保管人员侵吞材料;产成品核算人员勾结产成品库人员窃取产品;费用核算人员串通出纳人员虚列费用侵吞公款等。(3) 隐匿或篡改凭证。例如,出纳人员隐匿收款单据侵吞公款,经费报销人员篡改单据多报费用私吞,企业为隐瞒收入而隐匿销货发票或开具“大头小尾”的发票等。(4) 虚构业务。例如,企业为虚报利润而虚构收入,少计费用;为套取现金而虚构预借差旅费业务;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虚构支出等。(5) 利用一些过渡性会计科目进行舞弊。例如,企业为调节利润而故意多记或

7、少记“待摊费用”、 “递延资产”、 “预提费用”等科目金额;为隐瞒销售收入而将其列入“预收账款”科目长期挂账;为套取现金而利用应收应付等往来科目来回倒账等。) 故意造成一些相关科目相应变动进行舞弊。例如,将“现金”和费用科目同幅度多记以侵吞现金等,这种舞弊极具隐蔽性,看起来很像偶然的笔误所致。(7) 发票造假或伪造单据,如“阴阳票”。 “大头小尾”发票。虚开、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侵吞企业财物,偷漏国家税款,进行走私活动。3)会计错误往往只是个人行为,而非团伙行为。(4) 会计错误往往易于查找和纠正,一般不具有隐蔽性。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则错误很容易复核。账目核对、试算平衡、内部审计等环节

8、中被发现并被予以纠正。4什么是会计舞弊会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舞弊强调的是出现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它与会计错误有相同或相近的形式,但却有本质上的不同。舞弊是见不得人的,是不敢公之于众的,需要伴有一定形式的伪装和掩饰,通过虚列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做假,一般很难以让人发现。会计舞弊主要包括:(1) 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 侵占资产。) 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4) 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故。(5) 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5会计舞弊的特点(1) 会计舞弊一般都是故意行为,当事人进行舞弊是为了达到某种不正当的企图。例如,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隐瞒现金收入

9、业务;企业领导为虚夸利润、粉饰其业绩骗取上市资格等而授意财会人员虚列收入、人为少计费用等。(2) 会计舞弊一般都会导致企业最终会计信息被歪曲或掩盖,与客观事实不符,违反国家有关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不能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 会计舞弊可能是个人行为,也可能是串通舞弊的团伙行为。例如,出纳人员篡改凭证的方式贪污现金,通过私自签发支票并不予登记的方式挪用企业存款等属于个人舞弊;而材料核算人员与仓库保管人员串通作弊,侵吞企业财物,企业领导授意有关财会人员人为调整账目、虚计损益则属于团伙舞弊。(4) 会计舞弊由于一般都有预谋,因而手段比较隐蔽,较难被发觉。(5) 会计舞弊一般后

10、果比较严重,往往导致企业财产受损、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流失等经济后果,而且它一般与经济违法、犯罪行为伴生。因此,经济、法律各界人士都应学习一定的查账技巧,以保护个人或集体的财会计舞弊惯用的手段会计舞弊者经常采用的舞弊手段有:(1) 利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薄弱环节进行舞弊,以达到满足私欲的目的。例如,出纳人员利用企业空白支票。财务专用章、法人印鉴未予分离保管的弊端,私自开具支票,挪用公款;经费报销核算人员利用企业报销审批制度不严密,而将自己的个人消费票据随同有关业务支出一起报销人账等。(2) 拉拢掌握与自己职责不相容的人员串通舞弊。例如,材料核算人员拉拢仓库保管人员侵吞材料;产成品核算人

11、员勾结产成品库人员窃取产品;费用核算人员串通出纳人员虚列费用侵吞公款等。(3) 隐匿或篡改凭证。例如,出纳人员隐匿收款单据侵吞公款,经费报销人员篡改单据多报费用私吞,企业为隐瞒收入而隐匿销货发票或开具“大头小尾”的发票等。(4) 虚构业务。例如,企业为虚报利润而虚构收入,少计费用;为套取现金而虚构预借差旅费业务;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虚构支出等。(5) 利用一些过渡性会计科目进行舞弊。例如,企业为调节利润而故意多记或少记“待摊费用”、 “递延资产”、 “预提费用”等科目金额;为隐瞒销售收入而将其列入“预收账款”科目长期挂账;为套取现金而利用应收应付等往来6) 故意造成一些相关科目相应变动进行舞弊

12、。例如,将“现金”和费用科目同幅度多记以侵吞现金等,这种舞弊极具隐蔽性,看起来很像偶然的笔误所致。(7) 发票造假或伪造单据,如“阴阳票”。 “大头小尾”发票。虚开、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侵吞企业财物,偷漏国家税款,进行走私活动。(8) 收款不入账或支出多计账,将差额私分。(9) 虚报冒领、私物公报。将个人所用物品和个人应承担的费用,如炒股赌博。游山玩水、请客送礼、装修房屋,购买高档消费品、子女读书、通讯联络等作为企业开支项目列支报销。(10) 将企业单位资金置于体外,供个人或团伙经营之用。(11) 恶意使用会计政策中不完善的地方,来达到不可告人目的。(12) 恶意透支和非法集资,将所得资金用于

13、炒股和期货生意。(13) 利用计算机舞弊。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舞弊者会盗用计算机密码,暗藏计算机程序、扰乱计算机命令来使计算机财务系统生成一套“假账”。这类舞弊常被忽视,较难被发现。7会计错误与会计舞弊的区别会计的错误与会计舞弊有时在表现形式上极其相似,但从本质上讲,它们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行为,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 会计差错属无意识的过失行为,而会计舞弊属于有意识的不正当行为。例如,出纳人员在登记现金日记账时,因笔误记错金额属于会计差错;为贪污公款而故意漏记,截留收入,则属于会计舞弊。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出于主观上的恶意。(2) 会计差错可能产生实质性后果,也可能只产生

14、形式上的后果;而会计舞弊一旦得逞,往往导致实质性的后果,国家、企业也会因而遭受损失。例如疏于内部牵制、会计程序错乱等只产生形式上的后果;记错账目只会产生记录不实,而国家、企业一般不致受损;但利用内部控制薄弱、会计程序错乱,而故意记错账目,侵吞财物的会计舞弊行为,不但导致记录失真,而且会使国家、企业受损。客观上并从中受益是构成会计差错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否则就构成会计舞弊。(3) 会计差错一般都是个人过失行为,即使是群体过失,例如内部牵制机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也不是出于主观上的故意;而会计舞弊一般可能是个人单独舞弊,也可能是多人串通舞弊,后者更具隐蔽性的危害性。正确地区分会计差错与会计舞弊,是查明问

15、题,落实责任,确定处理办法的前提,也是进行防范,完善内部控制的基础。8会计错误与会计舞弊的联系(1) 会计差错与会计舞弊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这是因为:第一,舞弊者出于隐瞒不法行为的目的,往往将会计舞弊做得好像偶然的会计差错,以便掩人耳目,制造搪塞抵赖的机会;些会计差错与会计舞弊一样,在客观上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和危害,例如因会计入员业务知识缺乏,多计当期费用的会计差错,也会导致虚减利润,少交税金的严重后果;第三,会计差错如不及时发现纠正,往往会被有不良目的的舞弊者所利用,演变为会计舞弊,例如,经费核算人员对费用报销业务多记借贷双方会计科目金额的差错,就容易被出纳人员利用来侵吞公款。(2) 会计差错

16、与会计舞弊在查证技巧和防范措施方面比较接近。由于差错和舞弊存在着上述联系,要想查找和防范,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是相同的,如进行复核、审计,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二、查账 会计凭证的检查,对财务报表以及其他财会资料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其异常和舞弊之处。有时,查账还需对统计核算资料、业务核算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审查。由此看来,查账即是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规定以及企业的制度规范为依据,运用一定技术、方法、经验和技巧,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信息资料,主要是会计账目,进行审查、验证、分析、查对,以发现其管理漏洞和员工的违法舞弊行为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查账依赖于“账”,也依赖于“查”,账就是会计核算资料的问题,查就是检查方法和技巧问题。好的会计信息系统能够使行为不轨的人暴露出来。违法乱纪行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