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一讲:准确理解概括主旨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0650756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一讲:准确理解概括主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一讲:准确理解概括主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一讲:准确理解概括主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一讲:准确理解概括主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一讲:准确理解概括主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一讲:准确理解概括主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一讲:准确理解概括主旨中考语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一讲:准确理解概括主旨考点:感知并能概括(段)内容知识要点:准确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概括(段)的主题。考试说明:1、能判断对(段)内容的概括正确与否。2、能准确概括出(段)的中心。努力避免感知不准,理解不透,概括不准或不全等问题。3、能找出最能体现(段)主题的语言材料或事材料。4、能结合自己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就(段)主题谈一点体会。考点例析:一、阅读下列散,然后结合本考点的考试说明答题。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积下了一个厚厚的茧。那是一种细细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自己折磨自己。她想用死结果自

2、己,同时用死对这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有爱的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她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活的可贵。当她一觉醒,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积下的茧。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她简直要跳起了。她简直要飞起了。一伸腰,果然飞起了。原,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两片多粉的翅膀。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结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

3、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1、选出符合本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内容的一个成语( )A 自作自受 B 作茧自缚自讨苦吃 D 垂死挣扎2、请从中找出两句既能体现主题,又富含哲理的话。3、联系本的主题,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实例,谈一点体会,0 字左右。简析:第 1 题属于判断选择性的题目,要求在感知、理解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的基础上选出能概括其大意的成语,其答案是 B。第二题则要求考生在理解全主题(即自己造成的失误或不幸得靠自己去解决)的基础上,从中找出能体现主题,富含哲理的语言材料。通过仔细阅读,我们发现,中“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你结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 两句符合题目要求。第三题要求在理

4、解主题的前提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例谈点体会,本题的关键是生活实例要和主题相符合,答案略。二、阅读下列议论段,然后答题。马克思的这段名言早已成为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座右铭:“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对于第一个去征服科学征途上的险隘雄关的科学家说,更需要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有时甚至需要为这献身。第一个提出血液循环理论的塞尔维特,在教会的淫威下牺牲;第一个发明滑翔机的里利塔尔,在最后一次飞行中突遇狂风,机坠身亡;随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的 26 名水手,在三个多月航行中忍受一切困难,甚至饮用污水,以木屑和老鼠充饥,生还

5、的仅 18 人;第一个导引天电的富兰克林,在风雨雷电中用风筝和绳索引电,面对的是被雷电击倒的危险;第一个发明牛痘疫苗的琴纳,在儿子身上试验牛痘疫苗,担了极大的风险当我们历数这些灿若繁星的科学先驱者的名字的时候,深深感到这些勇敢无畏的“第一个 ”是用鲜血和生命铺就人类通向科学之宫的道路的。每一位“第一个 ”,都是一座令后代钦慕的丰碑。1、这一段话的论点是:2、根据的意思给这篇拟一个标题:3、这段话中有个论据需要换一下,你认为应该换哪一个?为什么?请将用替换的新论据写在下面。简析:第一题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的论点(也可在中找出能充当论点的原句) ,答案是“在科学的入口处,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第二题则要求考生在理解全的基础上给拟一个合适的标题。这一题主观性较强,有一定的开放性,像“在科学的入口处”、 “要敢做第一个 ”等等之类的答案均可。第三题要求考生辨别出不能有效支撑观点的事材料,纵观这几个材料,唯有麦哲伦环球航行这一材料中没有突出麦哲伦的“第一” ,它突出的是水手的艰难和伤亡,这显然不能有效证明本的观点。可以替换为第一次使用麻沸散的华佗等首开历史先河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