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案——三年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0590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教案——三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传统文化教案——三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传统文化教案——三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传统文化教案——三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传统文化教案——三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教案——三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教案——三年级(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蒙书诵读第 1 课 三字经(一)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背诵能力。2、教育孩子克服外界干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3、教育孩子尊敬父母,学会感恩。教学重点:背诵“人之初,性本善。 。教五子,名俱扬”教学难点:本段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上学期,咱们全校学生都背诵了弟子规,在“ 六一”的表演中,你们的表现也很出色。除了背弟子规以外,你们还背了哪些古诗文?多叫几个学生说, ,一直说出“ 三字经”二、学习新知:(一)诗文解析:指导学生理解和阅读教材第二页的诗文解析,教育学生诚善待人,做事要有始有终。(二)全课背诵1、齐读一遍,教 师纠正读音2、学生独立背诵。3、四人小

2、组背诵并相互检查。4、教师抽查。(三)故事连接:教师讲孟母三迁的故事。讲完后问:这个故事说了个什么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以后我们如何做?三、拓展活动:想一想,加入我们也处在一个不理想的学习环境中,应该怎么办?四、全课小节:教育孩子克服外界干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和孩子尊敬父母,学会感恩。2第 2 课 三字经(二)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刻苦学习。2、培养学生的记忆力。3、使学生能熟练地背诵“昔仲尼。 。自勤苦” 这部分内容。教学重点:本科内容的背诵。教学难点:本课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字经的第一课,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课。二、学习新知:(一)诗文解析:1

3、、和学生共同学习“诗文解析 ”。2、分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学习?3、个组展示讨论结果:小组长代表各组发言。4、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发言做简单总结:我们要向孔子、赵普、苏秦、匡衡等人学 习,克服困难,认真学习,按 时完成作业。(二)、背诵本课内容:1、学生齐读三遍。教师岁时纠正读音。2、学生独立背诵。3、分组背诵并检查背诵情况,4、教师检查:师故意背诵出误,叫学生找错。最后齐背诵。(三)、故事连接:31、请一名学生讲解凿壁偷光的故事。2、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做?三、拓展活动:想一想,读书学习需要有什么样的精神?四、全课总结:教育学生刻苦学习。第 3 课 三字经(三)教学目标:教育学生

4、勤奋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记忆能力。教学重点:本课应背诵的内容“犬守夜。 。裕于后”教学难点:本课全文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复习已学过的两课内容。学生齐背诵个别抽查。2、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三字经的第三课。(二)、学习新知1、诗文解析:(1)、和学生共同学习诗文解析。(2)、四人小组讨论以后我们该如何做?2、背诵全科内容:(1)、师找一个课前已能背诵的学生背,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师及时评价。(2)、学生齐读一遍。(3)、纠正读音。(4)学生独立背诵。4(5)小组检查- 师个别抽查 。3、故事连接:学生独立看书:故事苏洵发愤。4、拓展活动:看完故事,想一

5、想你有什么收获?(三)、全课小节。第 4 课 百家姓(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百家姓(一),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2、初步了解传统文化中的有关姓氏的基本内容,并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视野。3、调动、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情感,掌握并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和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全课内容的诵读和背诵背诵教学难点:全课内容的背诵。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师:我姓杨, 说说你姓什么?(多叫几个孩子说说)2、你现在想到了什么?一直到学生说出百家姓为止。3、点题:今天我们学习百家姓的一部分内容。(二)、学习新知:1、简介百家姓:百家姓以“百家”为名,实收单姓 408 个,复姓 30 个,宫

6、 438 个。其实仅仅汉姓也不止这个数,据说,见之与文献的姓氏,可达 5600 之多。其中不仅有单姓、复姓、还有三字5姓,四字姓和五字姓,还有的民族有名无姓。比如傣族。2、作者介绍:具体作者不详,相传是北宋初年杭州的一个书生编撰的。3、姓氏的由来:目前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 别婚姻”、“明世系”、 “别种族”。据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时期,各部落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的物,如狼、熊等等这些标志便成了姓的标志。姓有单姓和复姓之分,单姓就是一的字的姓氏,复姓就是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的姓氏。本课主要是单姓。4、强调

7、读音:“仇”读“ 求” 、“区” 读 “欧” 、“召” 读“哨”、 “任”读“ 人”“华”读“ 化”、“补 ”读“ 瓢”等等5、背诵:(1)分句教孩子们读,(2)孩子们独立背诵。(3)齐读、能背诵的背诵。(4)个别抽查。6、趣味姓氏:中国五大怪姓:死、难、黑、老和毒。7、赐姓:略8、改姓:古代要比皇帝的名讳。如果你的姓和皇帝的名讳一样的话,你就要改姓。中国古代两位杰出的思想家荀子和庄子就是这样的。他们的姓氏囿于河汉宣帝刘询河汉明帝刘庄的名字分别同音、同字,被迫改名。随着汉代的灭亡,他6们两人才又都恢复了原来的姓氏。(三)总结结束: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第 5 课 百家姓(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百

8、家姓复兴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并掌握百家姓种所设计的有关内容。2、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学生诵读甚至背诵百家姓的兴趣。3、深化学生对传统蒙学教材的认识,使学生能够从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内容,增强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教学重点:全课内容的诵读和背诵。教学难点:全课内容的背诵。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百家姓单姓的部分,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复兴的部分。(二)学习新知:71、复姓的来源:由居地而来:如东郭、南门氏、南宫氏濮阳等等由封邑而来:如钟离氏、令狐、梁丘、上官、羊舌、段干等有王父之字、官名、爵系、族系而来:如公羊、子车、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

9、即墨、乐正等由部落而来:独孤氏、尉迟氏。有人名而来:端木氏、颛孙氏。自创姓氏:赫连氏。有山水之名而来:完颜氏、由赐姓而来:长孙氏由国名而来:淳于氏由职业而来:漆雕氏由排序而来:第一、之外第八复姓。2、复姓名人简介:公孙大娘:唐朝舞蹈家,杜甫曾观看她和她的弟子的剑舞,并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大力称赞公孙大娘的剑舞精妙奇绝;又说大书法家张旭观看了她的剑舞后,得起神韵,草书也上了一个台阶。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曾为太史令,后因触怒汉武帝而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他 发愤 著书,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即后世所称的史记,因此名垂千秋。欧阳修:北宋文学家。3、帮助孩子背诵:(1)帮助学生读

10、、注音(2)分句读,帮助孩子理解字义。8(3)学生独立背诵。能被多少背多少。(4)个别检查。(三)总结:你今天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第二单元 民间传说第 6 课 牛郎织女教学目标:1、通过这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 乞巧节”的由来及其意义,2、学生能够完整地讲述“牛郎与织 女”的故事。3、使学生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善良品质。教学重点1、了解牛郎、织女等人物形象。2、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教学难点:9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本科的教学难点是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你读过哪些民间文学?多叫几个孩子说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间

11、传说牛郎织女(二)探究新知:1、学习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乞巧节”是介绍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从而引出牛郎织女的故事。师问:(1)谁读过有关的故事?(2)这个故事说了个什么事情?齐读第一段:问“乞巧节”是什么意思?它来源于一个什么美丽的传说呢?2、学习第二段:接着读第二段。介绍了牛郎的身世,牛郎是个孤儿,由于嫂子对他不好,给她出难题,只给他九头牛放牧,却要带回十头牛,是他有机会认识了天上的金牛星。问:牛郎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孤儿)嫂子对他如何?(嫂子对他不好。还刁难他)我们应该向牛郎学习什么?(诚实、善良、勤劳的品格)3、学习第三段:介绍了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与天宫的的

12、织女相识、相爱、并生下了儿女,但织女因为触犯天庭,被带回了天界。读两遍后问:10织女与牛郎这两个角色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社会的什么阶层?为什么织女与牛郎结成夫妻就是触犯了天条?4、学习第四段:讲述了牛郎穿上老牛的皮制成的鞋来到了天界,即将与织女团聚时被王母娘娘用银簪变成的银河挡住了去路,喜鹊化为鹊桥是牛郎与织女团聚,牛郎织女的爱情最终打动了王母娘娘,牛郎和孩子们得以留在天界,每年和织女相会一次。为了纪念这一天,人们把这个日子定为“ 七夕节”引导学生多读几遍,了解王母娘娘这个形象,并思考王母娘年娘对于整个故事所起的作用?为什么他对牛郎织女的爱情要干涉,最后态度又发生了变化?5、巩固:学生分组分角色

13、读文,达到基本能口述故事的程度。(三)作业布置:搜集民间故事,讲给同学或家长听。第 7 课 孟姜女教学目标:1、通过这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快速浏览并概括文章大意,知道正确有效速度的方法,培养自读意识,为提高阅读量和阅读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2、学生能够完整地讲述“孟姜女”的故事。3、使学生对我国的万里长城有所了解。114、了解秦始皇的暴政。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内容,关注课文中的人物命运。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如何让今天的孩子体会到秦朝的暴政,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与辛酸,认识到今天雄伟的万里长城是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泪修成的,这是培养孩子们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着力点。教材简析:孟姜女的

14、故事讲述了秦朝刚刚结婚的范杞梁被征召去修长城,结果一年时间过去了,都没有回家,他的妻子孟姜女历经千辛万苦寻找到他时,发现范杞梁已经累死在修长城的过程中,万分悲痛的孟姜女失声痛哭,居然哭倒了长城。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谁爬过长城?谁看过有关在长城过程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间故事牛郎与织女,今天我们学习民间故事孟姜女。(二)探究新知:1、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一段介绍了故事的历史背景,秦始皇征 80 万人修筑长城,范杞梁被征召。此时的范杞梁刚刚结婚,就离开妻子孟姜女去修长城,一年未归。孟姜女连夜为范杞梁赶制寒衣,要去长城寻找丈夫。通过朗读第一段,问:孟姜女姓什么?为什么不是姓孟?孟姜女的名字有什么

15、习惯含义?回答完后继续教学生读书,让他们认识到正是由于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繁重的老矣,计划了人民与统治者的矛盾。这也是本故事的社会原因。2、学习第二段:第二段讲述了孟姜女历经千辛万苦,却发现丈夫范杞梁已经累死。 连尸骨都找不到了。)(1)多媒体展示长城的图画,叫学学了解长成的雄伟和壮观,以曾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12(2)学生读两遍课文,一道学生通过范杞梁筑长城却尸骨无存的事例了解,长城的修筑,一方面代表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其修筑过程劳动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是劳动人民的血泪史。3、学习第三段:第三段讲述了孟姜女得知梁杞梁已经累死的消息之后,失声

16、痛哭,哭倒了长城,在长城得崩塌处,露出了范杞梁的尸骨,孟姜女悲痛之下,投海而死。学生读课文后问:孟姜女为什么失声痛哭以至哭倒长城?范杞梁为什么在死后被埋在长城之下?4、学习第四段:介绍了人们纪念孟姜女的情况,人们根据传说推断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山海关,由于不知道孟姜女是哪里人,所以很多地方都说是孟姜女的故乡,修建了孟姜女的墓。(1)师向学生介绍孟姜女庙,位于山海关东,此庙是根据“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故事修建的。(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很多地方都宣称自己是孟姜女的故乡?5、知识链接:古代兄弟姐妹的长幼顺序是:孟(伯)、仲、叔、季。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姓姜,孟姜女实际是孟家的大女儿。6、知识拓展:“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 消”,请孩子们试着读一读.(三)作业布置:1、通过今天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