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650494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县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我县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我县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我县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我县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我县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县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我县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乡镇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乡镇财政机构和队伍建设作为乡镇财政建设基础和重要组成部份,也是乡镇政府履行各项社会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基础。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加快乡镇财政发展,深化财政改革,必须大力加强财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政队伍的整体素质,造就一支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乡镇财政队伍,势在必行。一、当前我县乡镇财政运行的基本情况(一)乡镇财政所履行的主要职能1、乡镇财政原确定的职能。按照“一级政权、一级财政”的原则,我县于 1984 年成立了乡镇财政实体。原确定职责及服务范围主要是:负责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预算内外收支管理;负责

2、本镇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教育事业附加、乡镇统筹费的征管,保证行政经费、教育经费的供给。2、乡镇财政现在承担的工作。负责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预算内外收支管理;保证乡镇政府日常工作经费的供给及上下级资金往来拨付;协调国地税部门抓好乡镇地方级财政收入;负责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能繁母猪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各项惠农补贴的核定、发放工作;负责乡镇财政票据管理;落实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等工作。3、与原确定职能变化所在。一是由过去向农民收钱的“征管型”向现在给农民发钱的“服务型”转变。审核发放和管理监督各项惠农资金,包括:直接补贴农民的农业生产性资金,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养

3、殖能繁母猪补贴、家电下乡等;农村公共项目和公益事业补助,如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 “一事一议” 、对村级组织转移支付资金等,这已成为当前乡镇财政所的主要职能。二是由过去抓收入为主的“收入型”向现在“管理监督型”转变。一方面是协调组织收入,协助税务部门抓好财税收入;另一方面承担乡镇各项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同时负责监督乡镇范围内各单位的财务活动,逐步承担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等多项任务,其综合协调的功能明显增强。(二)乡镇机构编制情况1、机构名称。我县有 8 个乡镇,设 8 个财政所,在编乡镇财政所人员 26 人,实际在岗 19 人,平均每个财政所 2- 3 人,其中:男 17

4、 人、女 2 人。从学历结构上看基本是大学专科、中专和高中人员;从年龄结构上看基本是 35 岁至 45 之间。 2、管理模式。目前乡镇财政的管理主要是“预算共编、账户统设、资金统调、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 ,取消乡镇总预算会计核算职能,撤销所有账户,统一开设县财政专户乡镇分账户,将乡镇预算内外收入纳入县财政统一管理,实行综合预算,保证乡镇既得财力不变,对乡镇的财政资金实行统一调度和拨付;对乡镇各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报账制,由县局核算中心集中核算。人权、事权、财权统一由县财政局垂直管理。(三)乡镇财政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作力量不强。和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乡镇财政所承担的任务

5、可以说是“过去收的少,现在发的多” 。改革前,全县农业税征收额最高仅为 780 万元,改革后,仅 2009 年全市共发放各项涉农补贴近 3400 多万元。这些涉农资金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都要落实到户到人,乡镇财政所普遍存在“人少、事多”的现状。如宏村镇接近 2 万人,近年来每年上级下达各项涉农资金1000 余万元,而财政所编制 3 人,加之代管镇其他事务和账目,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乡镇财政所由于受到行政编制、专业性较强等条件的限制,虽然近年来全省招录公务员向基层倾斜,而且县财政机构多方争取计划,但始终难以将学历高、专业精的业务人员补充到基层财政队伍中来,导致

6、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二是人员年龄老化。多年来,由于体制原因,乡镇财政所长期未能注入新鲜血液,致使干部队伍老化,人员素质较低,业务能力不强。全县平均年龄 40 岁左右,随着涉农补贴“一卡制”发放和“金财工程”网络化的推行,新的业务技能不能及时掌握,无法适应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需要,虽然基层有针对性的也组织了一些业务培训,但由于乡镇财政人员的业务素质参次不齐,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业务素质较低。目前乡镇财政干部队伍中大中专及以下学历人数居多,且多数为就业后进修学历,知识结构老化,工作技能偏低。随着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提出,乡镇财政所的工作任务将越来越繁重。基层财政干部岗前、

7、在岗系统教育和培训的有效机制没有形成,仅靠参加市(县)组织的短期非系统性培训已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的能力十分薄弱,急需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二、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对策思考(一)合理界定乡镇财政职能。乡镇财政职能是乡镇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延伸,要结合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和乡镇机构改革情况进行统筹考虑,建议将乡镇财政建设纳入国家财政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中央尽快出台乡镇财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创新体制、完善政策、强化管理等手段,逐步解决乡镇财政的困难和问题。围绕发展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来定位乡镇财政职能,并着重从管理、服务、监督等方面予以细化。(二)统一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8、建议省对乡镇财政的管理模式、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制定统一的指导性意见,把乡镇财政所作为县级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并畅通其人员缺编招考补充渠道,充实乡镇财政工作力量。把乡镇财政干部提拔任用纳入县组织人事部门的大盘子,建立能上能下、能出能进、合理流动的良性机制。结合乡镇财政所工作量不断增加的实际,重新核定人员编制。从目前来看,乡镇财政所 2-3 人的编制已无法适应工作,建议编制 3-5 人,以确保工作需要。(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乡镇财政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解决乡镇财政所硬件和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包括办公用房、交通工具、办公设备等,为乡镇财政干部创造必要的工作环境,促进基层财政

9、所规范化建设,使乡镇财政能够适应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新要求,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四)强化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对现有乡镇财政所人员适当调整,合理设置工作岗位,确保履行财政职能的需要。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工作人员学习新知识,扩大信息量,跟上时代步伐。(五)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制度是规范工作行为的准则,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是乡镇财政工作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乡镇财政要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发展需要,进一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分工负责制、目标考评制和廉政勤政制度,做到工作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政务公开,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制订奖励约束机制,切实推行首问负责制和行政效能机制。认真研究新时期下乡镇财政所干部工作的奖励机制。理顺各种管理关系,充分调动乡镇财政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创建一支新型的财政干部队伍。(六)落实乡镇财政经费保障。建议省厅将乡镇财政所经费纳入预算,全面落实乡镇财政工作经费。随着财政所工作量的大幅增加,需要的办公经费开支也相应增长,如惠农政策业务培训、电脑等办公设备更新、下乡所需的交通工具开支、印刷大量的农户补贴清册等等,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